小学风俗作文1
照我们东北这里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就开始了。这一天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在这一天,家家都和过年一样吃饺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按照东北传统习俗,这一天要进行一年中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把屋里屋外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到了二十八,就要开始蒸馒头了,这是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
一到过年,就更热闹,我们东北人是很注重春节的,也很讲团圆。所以无论身在何方,儿女们都要尽量回家,全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年夜饭。团圆饭的菜必须要有鱼,有鸡。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团圆饭的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老人和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祝贺孩子们又长了一岁。大家一块儿放鞭炮,希望赶走过去一年的种种不愉快,高高兴兴地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一帆风顺,家庭幸福美满。
过年时,那红彤彤的对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家门前都贴上春联,喜气洋洋。至于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各家门前都红彤彤的,对联市场红彤彤的,大街小巷也红彤彤的。那火红的对联,鲜艳的中国红,红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红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元宵节也是很重要的,吃元宵,看灯会。大红灯笼要一直挂到三天以上才能结束。
一眨眼,到了二月二春节就结束了,学生们就要去上学了,大人们也照常做事了。在东北,年,过得分外热闹。
小学风俗作文2
中华民族是一个融合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我是汉族人,虽然汉族人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少数民族来说人数上具有压倒性的实力,可我却很自豪,因为从远古到近代的史书上都有记载,我就是华夏的传人,是炎黄的子孙。
因我的家乡地处内陆的丘陵地带,对少数民族也所知不多,下面我就讲一下我们家乡汉族的民风民俗吧!
我的家乡是位于湖北西北部的“十堰市”城市的周边有山有水,是一座宜居而美丽的园林城市,空气的质量很优质的。我们家乡的民风也很淳朴,也很好客。
正月初一,为春节。大家会在这一天穿着新衣服、穿新鞋、戴新帽,寓意彰显辞旧迎新从这一天开始大家会在亲属之间互相奔走,传递问候,互拜新年,并且会坐在一起胡吃海喝,一醉方休,而小孩们会拿着大人给的红包去买鞭炮,去放炮。在这一天大家无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喜笑颜开,慈眉善目,一切都是那么的喜气洋洋。
正月初二早上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欢乐甜美,此汤圆一直会吃到初八甚至十五那一天,哪家都有,只到让人吃腻。
正月十五,闹花灯。街道广场单位大院有很多民间组织自发的玩花灯。有走高桥的,玩花龙的,玩花轿的,玩狮子的,敲锣打鼓热闹异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看热闹的人群那是人山人海,其实大家也不为别的,就是图个热闹,图个喜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俗称的过年,当然在过年的前一天,我们称之为大年三十,寓意旧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在凌晨0点的时候会集体放鞭炮庆贺,并且看春节文艺晚会直到很晚很晚,这一晚我们俗称为“熬百岁”寓意睡得最晚的能长命百岁。
当然,还有其他的民风民俗。如:重阳节时我们这,会有划龙舟比赛。中秋节我们大家会在家吃月饼赏月。清明节,学校会组织学生去革命烈士亭祭奠先烈,或是给自己已死的亲人上坟,等等。
其他的各民族或许在风俗上有些不同,甚至有些民族还具有本族特色的特定节日,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让大家在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大家共同喜庆,共同怀念。
上述就是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小学风俗作文3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小学风俗作文4
正月十二,表姐的奶奶做七十大寿,请我们一家去吃寿酒。表姐老家在柯桥农村,我们到了奶奶家,只见家门口的空地上点满了蜡烛,大的有大腿粗,小的只有手臂粗,虽然大小不一,但是排列的方方正正,煞是好看。每家亲戚来拜寿都要拿一对蜡烛,我们也不例外,点了一对十斤重的大蜡烛,这应该也是绍兴的习俗吧!
到了中午,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的鞭炮声,只见三五成群的亲戚邻居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吃饭。这时,帮忙的亲戚马上端来热气腾腾的菜肴:有张牙舞爪的大龙虾、有美味的大甲鱼、有象征富贵的富贵鱼、还有寿面和蛋糕。其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叫“金屋藏娇”的菜,外表像一颗鸡蛋大小的巧克力,剥开外面一张金纸后,原来是一个盐鸭蛋,里面还有糯米,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我尝了一下,觉得非常好吃。
饭后,我们大家对为什么要放鞭炮的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为了喜庆吧,有的说为了好玩,表姐的爷爷给我们介绍说在柯桥放鞭炮是为了通知亲朋好友可以前来吃饭了。这独特的`通知方式很有趣,也很有效,比我们老家要先进、方便,我们老家那边是需要挨家挨户地去请,有时候主人不在,还需请二三趟,真是“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