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小学作文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合集11篇】

时间:2023-10-14 18:35:35 小学作文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1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包粽子、放风筝、划龙舟……今天我们就去到了水蛇涌文化广场,了解了端午节更多的传统习俗。

  在那里我和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一眼望去,桌子上琳琅满目放了糯米、绿豆、还有肉和蛋黄。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两片叶子,这时我看见一位阿姨走到了我们的桌子面前,原来那位阿姨是来教我们包粽子的,我认真的看着阿姨做的每一个动作,我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眉毛连着起来,那小眉毛就像连在了一起一样迟迟不肯松开。开始包粽子了,我手忙脚乱的把叶子交叉再对折,可是我怎么折也折不起来。我头上挂满了汗珠,为什么别人包得这么好,我正想着。这时小行老师走过来说:“莞尔,你是不是不会包?”我点了点头,小行老师微微一笑,拿起两片叶子,先对着再交叉,只见她一边做一边说:“再把你喜欢吃的馅放进去,然后把粽子封住,最后用绳子把做好的粽子拴住就可以了”!我照着老师说的方法去做,“成功了,成功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啊!今天让我收获到了很多知识,也很开心。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2

  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家乡有吃粽子。割艾草。小孩子要佩戴香囊和五色丝线的风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今年的端午刚刚过去。我是在奶奶家过的端午,那天早上天刚刚亮,奶奶就起床了说是趁着太阳没露头去割艾草,这时候割的艾草能治病,驱邪。我也立刻爬了起来和奶奶一起去我们拿着镰刀走在路上,快到地方的时候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奶奶说这就是艾草发出的味道,把个下的艾草放在房子里可以驱蚊,驱虫,我想艾草的作用可真多呀!

  回到家里,妈妈把准备好的香草和五色线分别系在我和弟弟的脖子和手上,说是可以驱邪和保平安。

  吃粽子是端午的特色,今年奶奶没包粽子,我们就买了许多,有蜜枣的、葡萄干的、有牛肉的等多种味道。我喜欢吃蜜枣的,拨开薄薄的叶子,粘着白糖咬上一口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呀!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3

  端午节,也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家乡的端午节比哪个地方的端午节都有意思,有趣味。

  我的家乡是临朐,在临朐过端午节,首先就是买或者亲手做有关端午节的小香囊类的饰品了。这不,在端午节的前几天里,街头巷尾就挤满了小贩,有卖五彩绳的,有卖龙风筝的,还有卖香囊的,还有推着粽子出来卖的。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各式的香囊了,这小玩意儿,是把艾草、朱砂等缝进一个花花绿绿的小荷包里,它可以戴在身上,也可以挂在房间里,民间说这样可以驱邪。而且它小巧可爱,孩子们见了,喜欢的不得了,不一会儿,身上就挂了一个,大人们身后的摊主也是眉开眼笑的数着手中的钱。

  家乡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在端午节的前一两天,人们就挤进超市,挑选着不同口味的粽子。最常见的粽子是红枣的,八宝的,个头有大有小,也有些家庭还是会自己包棕子,这样会更有节日的气氛呢。

  记得上幼儿园时,在一次端午节时老师们就教我们学包棕子,边包还边讲端午节的来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从那以后,一提起粽子,我就会想起爱国诗人屈原与他一生的伟大事迹。

  除了吃粽子,家乡的端午节还在门口挂艾草驱虫辟邪、举办各种活动等。这些习俗都显出家乡过端午节的氛围。

  在我心中,临朐的端午节就是最有趣的,或许小城里有着不及大都市的繁华与盛情,但也别有一番乡情风味。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4

  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又一个端午节即将来临,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无比思念长眠在地下的姥姥。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姥姥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她早早起床去购买包粽子用的艾叶。于是,整个早上全家人在姥姥的带领下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倾听着姥姥为我们讲那个熟悉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于是我们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更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屈原。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它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忌日。说是公元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品着绵长厚重的中华文化,我知道姥姥想让我有屈原一样的傲骨和情怀。

  姥姥还有个拿手绝活——做香包。我是她的第一个孙子,她对我分外疼惜,每年都会亲手给我做各式各样的香包。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的。奶奶手非常巧,会做各种形状,其中有马、蛇、猪、兔子、老虎、大熊猫;太阳,月亮,星星;还有各种花形的、心型的。她无论做什么都像什么,每一个都是栩栩如生,可漂亮了。虽然我是男生,并不喜欢香包散发的那种味道,但因为是姥姥亲手缝的,所以我就视为最好的礼物。

  每到端午节,姥姥总是笑盈盈地给我腰间佩戴各种香包,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说是辟邪。吃着她亲手为我剥开的散发着竹叶清香的粽子,还有糖糕、鸡蛋……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啦!大家看着我全身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香包,笑我臭美,我反而更得意了,还可劲地炫耀我的这些“宝贝”。

  粽叶飘香,香包传情。那一个个粽子、一串串香包都藏着姥姥浓浓的爱,就算回忆褪色,姥姥对我的爱却是无法抹去的,她将永远珍藏在我幼小的心底。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5

  眼看就要到农历五月初五了,那么你知道那天是什么日子吗?对啦!那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与五有关是,这时也许你要问了:端午节的午节的“午”是不是与“五”有联系呢?对啦,聪明的小朋友,正是因为端午节的“午”与“五”谐音,所以,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与五有关。想知道吗?那就快快往下看吧!

  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因图个吉利,便称之为“长命缕”。

  除了在儿童身上系长命缕,各家还要插“五端”呢!那是哪“五端”呢?分别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也许看到这儿,有的小朋友会说:“端午节有关’五’的习俗还真不少呢!”

  别急,还有呢!有南方过端午节时,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粽子、雄黄酒。

  怎么样?端午节有关“五”的习俗一定让你大开眼界了吧?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是端午节,我跟妈妈要去奶奶家过节。

  我们坐上了汽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奶奶家。奶奶包了好几十个粽子,看见我们来了,连忙拿出来让我们吃。我吃了一个里面有花生和豆子的粽子,香香软软的,真好吃。接着,奶奶又拿出好多水果,里面有我喜欢吃的梨,还有妈妈喜欢吃的苹果。爷爷年纪大了,牙齿不好,我就拿了一根香蕉给爷爷吃,大家都夸我是个乖孩子。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7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那我来告诉你吧!有喝雄黄酒,挂艾草,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都是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认—屈原。

  屈原因为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信心十分伤心,所以他就投汨罗江而死。百姓们得知屈原死了,就把雄黄酒倒到河里,把蛟龙灌醉了,再把粽子扔进河里让蛟龙去吃,这样蛟龙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还有划龙舟这样的活动,这样是可以把小鱼小虾赶跑,这样就不会吃了屈原的尸体。

  挂艾叶是用来驱赶蚊子和蛇,以及一些对我们有危害的虫子。

  赛龙舟是表示屈原爱国,爱百姓的精神,这也是为了纪念他不给国家丢脸的精神。

  他也说过很多有名的诗:《九歌》《离骚》等有名的诗歌。他的诗歌让人看了会让人情不自禁地称赞起他写的诗。屈原在死之前也是一个名声不小的人呢!而且他还是楚国最有名的诗人,自从他走了之后,楚国没有了如此有名的人了。屈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屈原真是一个爱国又伟大的诗人啊。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8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9

  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有些地方的人们挂菖蒲,艾草,据说可以驱除蚊子等害虫。端午节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还有火腿粽子等等。记得一年端午,我们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参与了一回。可惜技术水平实在不高只好做旁观者了。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心里真是有佩服又羡慕。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随着开水沸腾而冒出来的水蒸气飘荡在房间,让房间充满了竹叶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馋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妈妈在一旁直笑我是个小馋猫,但还是帮我把粽子剥开,蘸了白糖给我吃。还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原来是古时候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因为爱国而投江的屈原的尸体,而把粽子扔进了江中。听着妈妈的讲述,我不知不觉又吃了一个粽子,觉得好甜好甜。

  几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没有改变,只是现在的粽子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方便并且选择的品种也多。但是吃着粽子总是怀念那一年满屋子的清香……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10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的历史了。

  端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出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经常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最终导致屈原被赶出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江边去凭吊屈原,百姓们怕鱼龙虾蟹咬屈大夫的身体,便入江里投饭团、鸡蛋等食物喂鱼龙虾蟹,后来就发展成粽子,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各地共有的习俗,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我们家乡则用箬叶包粽子,包成三角形,粽子除了用上等糯米,里面的馅却不一样,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无论是什么馅的粽子,我都爱吃。

  端午节那天,乡下老家都会举行赛龙舟活动,赛龙舟可有意思,每条船上除了十几个桨手和一个舵手外,还要放一个大鼓,桨手们听着鼓声落桨,动作整齐划一,河面上锣鼓动喧天,桨手们喊着号子用力划桨,岸上的观众高声呐喊,场面非常壮观。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热闹非凡的划龙舟,我从心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端午节的由来小学作文400字 篇11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有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是来纪念屈原的。当时,国家患难,屈原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立刻去告诉了皇上,皇上不但不听他的方法,而且还将他逐出了皇宫,他每天都在江边上叹气,不久后,跳进汩罗江而死。人们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所以人们将棕子投入江河。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棕子、雄黄酒。不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有的地方还要赛龙舟。传说,是要把水里的鱼虾给吓走了。我们这儿还有个习俗,就是大家都要在门上插着有淡淡清得的艾叶。几天前,人们就会包着各种各样口味的棕子,到端午节的时候拿出来吃。

  我爱端午节,我更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