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文档 > 工作总结

大学学风建设工作总结合集2篇

时间:2023-12-16 13:24:03 工作总结

大学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1

  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是促进班级不断进步的动力。班级的主流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首先,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学习观念转变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时时提醒他们走出校门 的严峻环境,使同学们时时有一种压力,有一种危机感,并实实在在地感到不学不行。我不仅在教学中,还在课余时间都努力地向学生传递着一种乐观人生的态度。

  无论是为了目前的学习,还是为了今后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我们都有义务培养学生建立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使他们每天都拥有良好的心情。因为成功的唯一阻碍就是自己的心态。培养学生建立一个乐观的心态,能够克服学生在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面前丧失一种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保证他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而能够使他们在以后达到一种高尚人格的修炼。 第二,

  要让他们制定每一阶段考试的学习目标,可以是班主任给他们定指标。也可以自己定指标,如第一次考试达到多少名,第二次又达到多少名。使其朝着既定目标努力,但这个目标定的不能太高,要让他有了目标才有了前进的动力,稍加努力便可达到。第

三、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不仅需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们朝着即定目标努力,在班级树立学习风气——比、学、赶、帮、超,人不可以有傲气,也不能没有骨气,要首先懂得: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胜不骄、败不馁。考第一固然光荣,成绩不佳,也不一定没出息,但是如果自暴自弃,甘于落后,那就一定会被社会遗弃!要让学生懂得: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必须实事求是,制止考试抄袭,如果作不了弊以后再考试就不掂记抄了,平时也就能认真学习了,所以要严格考核。杜绝舞弊行为.第四.、信心是成功的阶梯,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学习才能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严字当头,才可能学到真正的知识。第

五、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学习上的表现,勤奋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必须重视学风建设。

  班集体的成绩由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大类别决定,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定期总结和培养。班集体的成绩才可能稳步提高。

  尖子生具有较好基础,智力、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诸多方面也有优势,对于功课的接受理解和运用较一般学生快捷,可以给他们指标定得高一些,让出色者更加优秀。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理提高的至关重要一环,要用正确态度对待他们,时时耐心相帮,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甘落后, 相信我也能行,制定小指标, 使他们也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这样, 一部分后进生也可以转变。

  中层生是成绩变数的一大原因,但由于他们平时不突出,又很少违纪,所以他们有时会因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表扬而成绩浮沉,所以我尽量利用课余时间跟他们谈心,多鼓励他们,鼓动、迫使他们往上冲,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进行了解和分析,找他们谈话, 不仅要避免他们加入后进生的队伍,还要让一部分人加入到优秀行列。劣消优长,班集体的成绩才会一步一步走高。

  在学习中,让学生多问,多提为什么?使学生养成善思好问的习惯。班主任要严把作业关,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作业是知识的实践。所以作业不交,迟交或抄袭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几大障碍,要不定期检查,进行监督,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并重,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科学分配课余时间,有效深化课内知识,搞好复习和课前预习,久而久之,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便会日渐上升。

  在以上几方面花大气力,多做工作,坚持不懈,班级优良的学风很快形成,班级成绩会步步升高。

大学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篇2

  班主任工作与学风建设

  评估工作式开展以来,我曾问了不同年级学生同样的问题:班主任有没有用。回答当然并是是我所想的都是“没用”,而是“有点用”。的确是有点用,学生说对辅导员是敬,跟班主任就不会那么拘束,可以随便聊。也有学生说要是没有班主任,你就不会认识我了;图管的毕业班的学生说,班主任可以在论文写作方面起到帮助的作用。但这些用处似乎每个老师都可以做到。

  班主任的设置我觉得要发挥作用,可能只能对某些人有用,若要硬生生地说起到促进整体学生的学风建设,包括其他方面的建设我觉得我做不到。

第一、我一直跟新生说,到了大学是个机会,要好好学习,可以在这平台上更多的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没错。学生们也干劲十足,但是他们问我学什么好的时候,我就晕了。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历史,只知道论文。我也不知学什么好,于是就说,“按自己的兴趣去学”。结果他们想学英语可是又没有选修制度;想学广告,我也不知广告专业到底如何,我也找不到帮他们发展兴趣办法;还有的学生问说学习怎么学,我自己以前的学习也只是中等;想考研的人问我怎么准备,我的经验都是十多年前的了。所以除了对有兴趣历史学术的学生,我指导起来无愧于心外,对于那些在个人成长与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的学生,我都经常是说些场面上的话,说完后却有极重的误人子弟的负罪感。比如今年开始可以到师大选修第二学位,有学生问我学人力资源怎样?有的说学得有点苦,是不是要坚持下去。我只能在进行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其实我在指导之后却有点担心,人生的路千千万,我只是个搞历史研究的老师,却在规划学生的将来。

第二、班主任要发挥作用却必须以朋友的身份出现。但是每每我出现在全班人面前时都是老师形象,系的代言人,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强调努力学习啊、团结友爱啊,注意考风考纪。

  当然我也想以朋友身份出现。但要与学生成为朋友还必须与学生多打交道才行。目前我们的客观条件,怎样才能做到与每个学生交流呢?我没给他们上课,等到他们上我的课时已经三上了。我也去学生宿舍,但能聊什么呢,一群人围在身边,我跟谁聊,只能扮演领导的代言人,说:“你们有什么困难吗?你们有什么意见吗?”等等一类的官话。(班主任工作日志

)我也知道与学生成为朋友要参加他们的活动,我也跟班委说好有活动叫我,可是他们的活动都在晚上,我又做不到晚上不回家。

第三、为了方便学生联系,我早已把所有能联系到我的方式都留给了学生,把我出没的时间与地点都告诉他们了。但能联系我的是寥寥无几。一方面是我不可能是所有学生的朋友,还有些人天生就是与老师敬而远之的。对这些人,难道我们就一定要主动过去跟他交朋友,还是只要等待他们来找我即可。另一方面学生现在都已是大人了,他们会自己思考、自己会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找老师的;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那么多想不开东东需要我们来回答。系里为求安定稳定,是不是放大某些负面的因素,在过分担心学生不读书,过分担心他们想不开。放手,是不是更有利学生成长。

  总而言之,高校的兼职班主任只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一个选择,班主任的作用应是在个案交往中,特别是对愿意与你交往的学生中,发挥作用,对于整体的学风提升未必能起到作用。因此我觉得不应一直强调班主任的作用,毕竟学生在成长,时代在前进,而我却只是校园里的一个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