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大班教案

和泥大班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23-10-03 14:11:08 大班教案

和泥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

  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上;

  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活动准备:

  1、在本园天台及种植园地。

  2、在天台布置一堆掺有许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饭盒等杂物的泥上。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种植园散步,并提出观察要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散步,你们要仔细看看,泥上上有什么?

  2、来到种植园,让幼儿自由观察后,教师提问:泥上上有什么?

  3、了解泥上的种类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们幼儿园周围的泥上跟种植园的`泥上有什么不同?

  ②原来泥土有很多种,有肥料的土叫有机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场的上叫硬土。你们知道这几种土有什么用吗?

  4、泥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泥上,植物、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5、教师与幼儿一起挖掘泥土:现在请你们挖松一小堆土,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再找找,泥土里有洞吗?如果没有土,它们会怎么样?

  6、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天台观察有垃圾的泥土: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堆土,它与我们刚才看的那些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上面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种植园与天台比,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7、了解泥土被污染的后果,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

  ①为什么这堆土会变成这样?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满地都是垃圾,盖住了泥土,会变成怎样?

和泥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认识十六分音符(时值、读法等)

  2、在新年的游戏情境中,萌发参加乐理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已较熟练掌握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

  活动准备:

  礼物节奏卡、新年老人、串铃、十六分、八分音符节奏卡一拍与八分、十六分的比较卡、视唱谱、磁带、车票、车头卡片

  活动重点难点:

  16分音符的拍打与运用。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音阶歌

  1、小兔跳跳五线谱(巩固do—do的音高、位置、手势、音名)

  2、复习音阶歌

  集体——合作

  二、引出十六分音符

  1、新年到了,新年老人驾着马车为我们送礼物啦,听听他马车上的铃铛是怎么为音乐伴奏的。(教师用十六分音副符为乐曲伴奏)

  2、你们愿意跟新年老人一起打吗?请幼儿跟打

  三、认识十六分音符

  1、介绍十六分音符

  这个节奏好快啊,比八分音符还要快,是什么音符啊?

  对了,是十六分音符(出示卡片)

  2、比较八分与十六分音符

  不同:外形上的不同,一条符尾和两条符尾

  八分音符一拍有两个,十六分音符有四个。十六分音时值短,所以快。

  读法:八分音符怎么读?十六分的读法与串铃的声音很象,读riririri。

  3、请幼儿读。新年老人的礼物发到谁手里,谁就将这个节奏边读边打出来。

  4、音符歌

  四、十六分音符的运用

  游戏1:礼物送给谁?

  请幼儿将1、2、3号任意礼物盒上的节奏打出。(先全体打一遍)

  游戏2:听听找找

  听旋律,找出十六分音在哪个小节

  将视唱唱一遍!

和泥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了不起的地方,我们中国人勤劳、勇敢、聪明。

  2、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收集各种质地、材质的纸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不起的中国运动员

  出示PPT,请幼儿说说认识的运动员有什么值得赞扬的本领。

  小结:他们为中国而努力,是中国人的骄傲。

  二、主题讨论——了不起的四大发明

  1、有趣的造纸术。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纸?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有的纸厚,有的纸薄,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有的纸硬,有的纸软,有的纸颜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样等多种特征。

——纸是怎么来的?(介绍中国人发明造纸过程和方法)

——纸可以做什么用?

  小结:纸可以用来书写、印刷、包装、装饰、做纸盒、做信封、折纸、做纸浆玩具等。

  2、神奇的火药。你米看过放烟花吗?

  小结:美丽的烟花需要火药才能点燃。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火药,请教师介绍火药的演变。

  3、指南针

——出示指南针,我们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指南针,并从我国传到欧洲,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4、印刷术

  小结:我国有四大发明,还有很多发明也是世界瞩目的,现在,中国在世界上还是很棒,很多科学家都是中国人,我们长大后也是为中国人争光。

和泥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球体的名称及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球体的特征,能向任何方向滚动。

  难点: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小塑料筐,筐内有乒乓球、硬币、操作材料各一。

  2、地球仪、活动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和各种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妙的口袋》引出主题。

  教师出示口袋,我们用这个口袋来玩一个游戏《奇妙的口袋》。玩法:请第一名幼儿上台摸口袋里的一件物品出示给全体幼儿看看并说说是什么,在用同样的方法请第二、第三名幼儿摸出另外的物品。咦,那么多的东西,你们要不要玩一玩。(幼儿回答)那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

  二、玩硬币。

  1、(出示硬币)这是什么?(硬币)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先来玩玩硬,玩好后请幼儿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总结:吧硬币立起来会朝前后滚动,也会转,如果不立起来就会滚。

  3、我们再一起玩把硬币立起来在桌子上转的方法,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像什么一样?

  三、玩乒乓球。

  1、(出示乒乓球)问:这是什么?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我们现在来玩玩乒乓球,玩好后也请幼儿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的?

  2、谁愿意告诉刘老师刚才你是怎样玩乒乓球的?(个别幼儿说)教师小结:乒乓球能向任何方向滚动。

  四、摸摸、看看。

  1、请幼儿摸摸硬币和乒乓球,然后告诉刘老师这两样东西摸上去是不是一样(请幼儿触摸后回答)。

  2、教师小结:硬币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而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放在手心里要抓起来才能抓得住的。

  3、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评判球和硬币是不是一样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4、硬币看上去只有一个圆形的,而乒乓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圆形的(教师展示请幼儿观察)。

  5、教师小结:原来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摸起来鼓鼓的,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是球体(出示词语“球体”并认读)。

  五、找找、做做、说说。

  1、好,现在老师给你们很多东西,请你们找找哪些是圆形,哪些是球体,找到后吧它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2、教师检查幼儿操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

  3、刚才小朋友在这么多玩具中找出了球体,看看我们活动室内还有什么东西是球体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过那些东西是球体呢?

  4、既然我们小朋友都是火眼金睛,那刘老师现在就想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是不是小小魔术师,能不能把老师给的橡皮泥变成(球体)“汤圆”。

  六、带领幼儿把做好的“汤圆”送到厨房,结束活动。

和泥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4以内的加法,5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

  3、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数得数不变的规律。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活动准备:

  4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3、4、5,萝卜若干,背景图两张,兔妈妈、小白兔4只,金龟子姐姐一个,幼儿操作纸,青蛙、蝴蝶、鸟、鸡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得数是4以内的加法,复习5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4以内的加法。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幼:喜欢

  师:吴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那《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今天,老师动画城里的金龟子姐姐也来到了我们班做客,她说呀要邀请我们小朋友到聪明屋去做客,她要看一下哪个小朋友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哎呀,聪明屋这么远,我们该怎么去呢?要不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嘿嘿,我们的火车两点开……

  游戏“对数”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金龟子姐姐要来考考我们“请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你出1,我出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出是5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去玩,去智力迷宫之前,我们必须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出示图片 1 :草地上先来了一只兔妈妈,后来了4只小白兔,问小朋友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兔子?

  提问:1、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算什么?

  2、要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要用加法?幼儿列式1+4=5,各数表示什么?看到这道题马上应想哪一道题4+1=5,根据什么规律(加法交换律)根据大小还可以列出哪道题?

  3、刚才我们是根据小兔大小不同来列示的,那根据袋鼠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根据颜色不同列出3+2=5,2+3=5,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2,3,5各表示什么?

  4、除了这4道5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5的加法算式题了。5+0=5,0+5=5

(1)幼儿集体读算式题。

(2)兔妈妈种的萝卜丰收了,它想请小朋友帮它收萝卜,每个萝卜后面有一道题目,得数是5的萝卜已成熟,可以摘,不是5的还不能摘。

  三、看图列式

  兔妈妈这么多萝卜丰收了,它呀请来了许多小动物来庆祝,看看,它请谁来了。

(1)根据青蛙的大小列出1+4=5,4+1=5

(2)根据鸟的不同姿态列出2+3=5,3+2=5

(3)根据蝴蝶的不同形状列出2+3=5,3+2=5

(4)根据母鸡和小鸟列出1+4=5,4+1=5

  真棒,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就可以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掌,智力迷宫到了,看看,金龟子姐姐给我们准备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

和泥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彩虹的特征,并为后面的活动做了经验的铺垫。

  活动目标:

  1.参与调制吹泡泡游戏的肥皂水。

  2.观察肥皂泡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关于彩虹绘画作品。

  2.调制好的肥皂水一瓶;记录用的白纸一张;彩色油画棒一盒;用于调制肥皂水的小罐子;配好比例的洗洁精、水各放于小瓶子中;吸管若干。

  3.幼儿用书第11~12页。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虹的图片,引发对彩虹的讨论。

  1.翻开幼儿用书第11页,认识彩虹。

  教师:看看画面上有什么?那看见过彩虹吗?彩虹有哪几种颜色?你喜欢彩虹色吗?请说说原因。

  2.出示彩虹的想象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师:老师找了很多关于彩虹的画,看看这些彩虹像什么?(弯弯的桥、美丽的彩带。)

  二、和泡泡追逐游戏,发现泡泡身上的彩虹色。

  教师吹泡泡,和幼儿一起玩耍,引导幼儿发现泡泡身上的彩虹色。

  1.教师:彩虹有着七彩光,大家都很喜欢。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彩虹色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幼儿集体记录泡泡的颜色。

  教师:这些泡泡都是什么颜色的?请你把看到的画下来。

  三、自己动手调制肥皂水,制造彩虹。

  1.观察教师调制肥皂水的过程,尝试调制肥皂水。

  教师:你想玩吹泡泡的游戏吗?让我们自己动手,调吹泡泡的肥皂水。

  2.在阳光下玩吹泡泡游戏,体验彩虹色的美丽。

  教师:知道泡泡是怎样吹出来的吗?(教师示范拿吸管蘸一点肥皂水,再轻轻吹出来。)

  幼儿自由结伴,在阳光下玩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上的色彩,看看打泡泡和小泡泡上的彩虹色有什么不同,对着暗处和亮处有什么不同。

  活动延伸:

  找一找还有那些像彩虹的东西,找到了投放到科学区,自主进行探索(如:对着阳光观察光盘,发现彩虹的颜色)。

  课后评析:

  活动开始我首先让孩子们欣赏彩虹的图片,使他们感受到彩虹的美丽,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绘画兴趣。从而使他们由感知----熟悉----记忆----再现,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用吹泡泡的形式来让幼儿观察彩虹,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亲手调制肥皂水,吹出泡泡,在阳光下观察肥皂泡的色彩。相比成品材料,他们似乎更满足于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还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对待幼儿的每一次发现,发现孩子变轻松了,我也轻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比我们大人还可爱的多,美丽的多。

  这次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用他们全副的精神去做他要做的事情,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