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3篇

时间:2024-03-15 10:45:50 教案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3篇,以供借鉴。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3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提土旁 ”。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4.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

  老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学生:课前给你认识的动物、水果做名片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个家住在农村的小朋友丁丁,他非常热情,想邀请我们去他家玩。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田间的小路,穿过田野,一路欣赏两边碧绿的禾苗,一路欢唱,来到丁丁家的农家小院吧。(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情境图,播放小动物的叫声)

  二、识动植物名称,初步认词。

  1、读带拼音的词。

  小朋友,你们看,丁丁家的院子里有浓浓的树阴,绿绿的小草,真是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呀,小院里好东西可多了,你找找,说说你最喜欢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图上相应位置出示相应名称的词(带拼音),并读词。(例:当学生说出“黄牛”这个词时,出示词“黄牛”,同时播放“黄牛”的叫声。老师说:“你想跟它交朋友吗?请你亲切地叫一下它的名字。”学生齐读名称。注意正音:特别是“子” 该读轻声。)

  2、去掉图片读词。引导学生发现

  ①(课件演示)丁丁家的.院子里东西可真多。不看图,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读词语) 你发现什么了?

  ②是呀!这些词宝宝可调皮了,分别是从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跑出来的,你能把他们领回去吗?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把词语分成两类。(不带拼音)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相机插入评价语:瞧,你那么准确地叫出苹果的名字,它高兴地出来跳舞给你看了!(点击后相关水果闪现)你是不是正确地叫出了花猫的名字呢?听听它快活的叫声,是在表扬你呢!(点击播放相关动物的叫声)如果学生拼得不正确,则说:唉呀,杏子不愿意和你见面,是不是你叫错了?哪位小朋友帮帮忙,提醒他哪儿错了?黄牛一声不吭,是不是你拼错了它的名字,它生气了?)

  ③连读词语,注意读得轻快、跳跃。

  三、自主认字和识词

  点击课件,剩下生字。这些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生字。

  1、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学习小组交流:

  (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请你教教组内的同学。

  (2)哪些字你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学习小伙伴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2、交流汇报。

  (1)哪个小朋友愿意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2)是呀!在家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自己看拼音学,还可以从电视、路边的广告中学习。

  还有哪些字你是今天才学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以后见面了还能认出来呢?(学生可能会说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画画的方法,给生字编歌谣的方法等。)

  (3)小朋友可真棒!这些识字方法都是宝贝,快把它藏到你的智慧背囊里,以后可以帮你学很多字。

  四、学习韵文

  1、初步看图比一比。

  童谣里唱的是什么啊?你听出来了吗?(比多少、大小)谁和谁在比呀?学生说说。同时在说时学习三个量词的用法,认识“提土旁”。。

  2、比大小比多少还能唱歌呢!大家一定很想学了吧?别急!我们先得把歌词给记熟,其实它就在书本第90页,大家快打开课本看看。

  3、学生自由朗读,读不准的可请同桌帮忙。

  (1)检查读,评读。(指名一生读,其余认真听,准备评)

  (2)会读了吗?来!咱们来唱拍手歌。

  齐念童谣。边拍手边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念童谣。

  (3)谁会背了?咱们来唱唱?一边唱一边表演。指名一个学生到台上示范表演。

  五、巩固生字

  1、开双轨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要出门了,大家还认识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

  2、游戏:过关斩将

  咱们该回家了,可路上设置了关卡,谁能读出词语来,才能通过,咱们快行动吧!(课件出示迷宫图)逐个认读词语。

  3、生活中应用:我的日记。

  终于到家了,小明回到家写了篇日记,大家来看看他写得好不好?六、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句子读:丁丁家的院子里有苹果树、红枣树。树下有黄牛、小猫。桌上放着一堆杏子、一个桃。一群鸭子回家了,一只小鸟飞来了。)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3、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复习"颗、群、堆"三个量词。

  2、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1)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现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2)指着图上的杏子问,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3、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 与“棵”的区别。

  看课件图片一颗枣。用量词颗来说说。再出示实物:一颗粉笔头、一颗糖、一颗小石子。随着出示,让学生用量词“颗”说说。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有的同学会说“一棵树”,是不是这个“颗” 字?为什么?卡片出示:一棵树。)

  4、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个杯子 一双手 一台电视机 一幅图 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 一双筷子 一张桌子 一座桥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书 一杯水 一枝笔 一份报纸

  一条绳子 一串香蕉 一扇窗户 一棵树 -把剪刀 一个书包 )

  5、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6、创编儿歌。

  7、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写字环节

  1、出示"小、少",让学生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2、教师范写"小、少",学生仿写一个。

  3、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写字。

  四、课外拓展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札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本课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本课词语时,我力求引导学生“看着这些水果和动物,认认他们的名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或水果,挑一个拼给大家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中,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处在“我想读”“我要读”的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时,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这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时,我改变单纯用语言评价的方式,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情境的特点,创设让水果闪现和动物欢叫的形式,再相机辅以童趣的语言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识字量大大增加,新课标中提出要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达成这一识字目标呢?教学本课时我尽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识字,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学习本课时,学生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2

  一、课文分析

  本文是历史故事,是依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于赤壁的故事。

  1、课文一开头告诉“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写出两军隔江相对的形势。然后点出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于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这就是火烧赤壁的起因。

  2、黄盖向周瑜献策,提出火攻之计,这是因为:曹军80万,我军才3万,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另外,曹操把船都连接在一起,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却能打败曹军80万。因为黄盖、周瑜知已知彼,看准了敌人的弱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二、重点学习: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简要复述课文。怎样做到长话短说呢?例如,对《赤壁之战》我们要抓住时间:东汉末年;主要人物:曹操、周瑜、黄盖。课文的第一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包括两点:1、曹操率兵南下,要夺取东吴,与周瑜的`兵隔江相对。2、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曹操叫人把船连起来,铺上木板,练水上打仗的本领。第二段虽属于事情发展的基本过程——定计,但不是重点,可以复述得简略些,只要点明黄盖定了什么计就可以了。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简要地复述清楚,注意哪些该复述,哪些可删去,哪些可合并。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具体的内容?因为下文有这一计策的描写:黄盖写信向曹操假降,趁东南风起的这天,用20只船,都用幔子遮着,船上装满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后面拖着几只小船向北岸驶去。等船队离曹营很近时,就命令士兵把火点着,士兵们上了小船,解开缆绳,让20条火船冲进曹操的船队。

  课文这样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避免了内容的重复,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简洁,引人入胜。这是写文章的一种技巧。

  四、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公元1xx年)开始,到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公元2xx年)止,前后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小说结构宏伟严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简洁流畅,以至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人。他根据《三国志》和有关传说资料,经过再创作写成了这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溪峪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3、认识“赋、淑、撅、叟、涤”等字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你去哪儿旅游过?那里怎么样?给大家介绍一下。(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畅所欲言。)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张家界旅游图,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思考讨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

  2、读准字音。

  3.理解词语。

  三、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选择读书方法,读课文。

  2.指名汇报读。

  思考:“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野”在课文中指没有经过雕琢的、天然的、野性的美。)

  四、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二)讨论交流学习效果。

  1.山野。(边讲边出示课件)

  ①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它的惊险体现在断壁悬崖有几十丈高。山风中半边悬空的巨石摇摇晃晃,使人看了惊心。峡谷的名称让人闻而生畏。

  ②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磅礴就是气势雄伟。从“千峰万仞绵亘蜿蜓”体会出这里的山峰又多又高,而且连绵不断,像“十进而画廊”一样。

  ③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这里有各种各样随心所欲的美,有的直插云天,高耸云霄;有的水中突起,有的簇拥一起,各种姿态应有尽有。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④以索溪峪的山与桂林的山、黄山、泰山、庐山作比较。

  2、汇报交流水“野”的部分:学习了索溪峪水野的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方法与上一部分的一样,当学生汇报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的时候,老师出示课件亲眼目睹索溪峪的水“野”体现在哪些方面。

  3、汇报交流动物“野”的部分:学习了索溪峪的动物野的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当学生汇报出自己的收获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看课件亲眼目睹索溪峪的动物那一种自由自在的野性的美。

  4、汇报人“野”部分的学习收获:学习了这一部分,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看课件亲眼目睹人进入索溪峪里那一种返璞归真的野性的美。

  五、总结升华

  索溪峪的自然美景在作者的描述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质朴真诚情感的向往。)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一段优美的乐曲练习配乐朗读。

  2.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抄写在《鉴赏习作本》上,并写下读后感

  3、为了呼吁人们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地球,请每小组的同学讨论并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可以自己在画板上制作。也可以从网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