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体育课教案模板5篇,欢迎参阅。
体育课教案模板1
大班体育: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筋,听口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协调一致,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按要求摆放椅子,男孩女孩相对各排一竖排。
热身运动“我的身体”。
(二)基本部分:
师:我们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属于大肌肉的(跑起来)运动,今天我们来玩一种运动量不大但是对你们的脑子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
1、按要求做动作:1——起立,2——坐下(多次练习)
师:这是几(1)这是几(2),好的,没问题,我们先来熟悉一下1和2。小朋友先坐在椅子的上面,坐好。1就起立,2就坐下。
师拍手干扰:要听清楚口令,耳朵、身体、脑子要反映准确,1起立,2坐下。老师先发口令在拍手的,你们不要被这个动作迷惑了。
再次练习。
2、加动作:3——跳到椅子左边,4——跳到椅子右边(多次练习)
师:我们把1234连起来做一遍。
打乱数字顺序游戏
3、加要求:5——反口令练习
师:我们要在增加一个数字是(5)听口令做相反动作。
练习(数字1-5)多次
4、加要求:6——左右两边互换位置和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6,6很容易,2组小朋友交换位置做动作,听清楚口令,1.2.3.4.5.2.6两组要交换位置,再来一次1.2.6
引导:
教唱儿歌“青蛙”并配合动作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让孩子动动身体,并熟悉“跳”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大人可布置一个水池的情境,将砖块或积木比拟为石头排列成直线的路径,体能环(圈圈)做为青蛙休息的莲花叶。
2.请孩子模仿小青蛙跳水的`动作,跳过每一个障碍,最后在莲花叶上休息。
3.待孩子熟悉基本跳跃的动作后,则可以变化各种不同路径的玩法及跳跃的动作。
观察注意事项:
1.双脚合併跳时,双膝与并节弯曲;落地时双脚着地。
2.先让孩子练习弹起身体往上跳,熟悉身体动作的控制后再进阶练习跳跃的动作。
活动评量:
1.能灵活控制身体的动作
2.能移动身体并往上弹起
3.能双脚合併跳跃
4.双脚跳跃时双膝及并节弯曲
活动结束:
游戏后让大家一起分享活动的喜悦,让幼儿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声中慢慢放松身体,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活动延伸:
每天晨间活动可以练习小青蛙跳跳跳。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体育课教案模板2
内容技巧
鱼跃前滚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鱼跃前滚翻的生物功能;(2)体操的特点
2、技能目标:
(1)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2)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
3、感情目标:
(1)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2)在游戏中享受更多的运动乐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促进师生情。
过程
顺序
教学内容
练习手段
组织要求教学
运动量
教学目的`
次数时
一 收心热身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3、安排见习
教法:
老师:讲解声音宏亮、清晰,语言亲切,注重成长。 学生:精神饱满,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2分
加强纪律和安全教育,明确教学任务 愉悦心情
二 游戏:
打龙尾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个队,一队的学生均匀站在圆圈线外,持球准备掷击在圆圈内排成纵队的二队的排尾(龙尾),被击中者退出比赛,由前面一个同学担任龙尾,直到全队都被击中,龙头可用手挡球。
徒手操:
①头部运动②肩部运动③腰部运动④膝关节运动⑤手踝关节运动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当裁判并参与其中活动。 2.学生心身投入,努力思维,注意力高度集中。 4×8拍 8分 音乐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巩固提高
三 鱼跃前滚翻
1.复习以前学过的前滚翻动作,然后再过渡到鱼跃前滚翻,强调如何翻。
2.通过层次教学,抓住动作要点,提高动作质量,让学生在复习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提高技术。
组织教法
教师:
1.先让同学分组复习前滚翻的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要求诱导学生大胆尝试鱼跃前滚翻。
2.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及保护帮助的方法。
3.层次教学:设计两个项目,会的同学向更高的目标奋进——逐渐提高腾空的高度和远度,不会的同学继续练习鱼跃滚翻,当你觉得会的话则向更高的目标奋过。 学生:大胆超越自我,勇往直前,决不胆怯,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尝试鱼跃前滚翻,同时要学会帮助别人 4—5 12分 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培养同学勇敢向前的意志,培养同学的竞争意识和团结进取、乐于助人的精神。
培养创新
四 综合练习:
呼啦圈、橡皮筋、滚铁圈、掷沙袋、爬树等一系列学生自创练习。
组织教法:
教师:
融入到学生中去,参与练习,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该怎么玩,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
根据爱好选择练习,展开想象,努力创新,敢于实践,养成一种自觉参加锻炼的习惯。
音乐 18分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能力,自觉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恢复身心
1、身体放松练习
2、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道再见
教师: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鸟是怎么飞的,是怎么走的,让同学模仿“鸟”的动作。
学生:
展开想象,极力模仿敢于表演。 5分
音乐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恢复机体放松精神和肌肉。
所需器材
(一)软式排球5个
(二)呼啦圈10个
(三)录音机1台
(四)绳子2条
(五)橡皮筋2
(六)垫子10张
体育课教案模板3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学习移动技术
(一)教学任务: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概念: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三)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体侧前方。防守时站立姿势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屈膝、降低重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
2、起动
动作方法:按基本姿势站立,向前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向前移动重心,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迅速向前跨出。向侧起动时,向起动方向一侧移动重心,上体迅速转向起动方向,异侧脚用力蹬地,同时脚尖转向起动方向,并向起动方向跨出。
动作要点: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频率。
3、变速跑
动作方法: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用力摆臂。减速时,步幅适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加速时,上体前倾,步频加快,蹬跨有利。减速时,上体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4、变向跑
动作方法:从右向左变向时,最后一步用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脚尖稍内扣,迅速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进。
动作要点:变向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另一脚步迅速朝变向方向迈出第一步。
5、侧身跑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脚尖朝着跑动方向。跑动时,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双手自然放在腰侧,密切注意观察场上情况。
动作要点:上体自然侧转,脚尖朝跑动方向,眼睛平视,随时准备接球。
体育课教案模板4
1 教学内容:
(1)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任务
(2)健康内涵;
(3)科学体育健身;
(4)健康体质测试意义及要求。
2教学目标:
(1)通过本此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健康认知水平,促进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练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寓德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通过健康体质测试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形态的监测方法,充分了解健康体质测试的.重大意义。
3教学重点:
健康的内涵和科学体育健身方法。
4教学难点:
健身计划的设计。
5教学过程:
一、知识决定命运,健康成就未来:
1现代教育两个高于一切的目标: 1.1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1.2培养心智和情感健全的人。
2高校体育教会学生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3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四自”: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独立体育参与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1树立体育参与的责任感; 2树立科学健身的观念;
3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三、健康内涵:
1心理健康; 2躯体健康; 3道德健康; 4社会适应性良好。
四、健康的误区:
1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全面; 2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3未给予体育应有的地位; 4健康投资主题错位; 5体育健身行为不当。
五、保持健康要素:
1科学体育锻炼; 2合理营养; 3心理健全 4生活方式良好;
5定期体检、体测,加强医学监督。
六、健康体质测试的意义和要求
七、西亚斯体育课程设置
八、健身无涯路,莫在途中绝!
九、课后小结:
我运动 我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
体育课教案模板5
【活动目标】
1、喜爱足球运动,对足球游戏有兴趣。
2、学习左右脚交替运球。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玩过足球游戏,学会了传接球。
2、足球人手一个、足球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
1。教师出示足球,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脚将球踢出去,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的拉伸练习。
3。听音乐做足球操。
二、主体部分
1、复习传接球和定点射门。
(1)教师:小队员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玩了足球游戏,传接球,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个本领。
(2)幼儿与同伴合作练习传接球。
2、学习左右脚交替运球。
(1)教师:你们会用两只脚来配合踢球吗?谁来试试?请幼儿来试一试。
(2)教师示范用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注意脚部用力要适中,并控制好球的方向。
(3)幼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自由练习左右脚交替运球:小足球,真听话,轻轻踢,朝前跑,左一下,右一下,我的双脚本领大。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幼儿集体用左右脚交替运球至目的地并运回。
3、教师引导幼儿左右脚交替运球与射门结合,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幼儿每人抱一个小足球,用球轻敲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和同伴用足球轻轻敲打肩、背、手、脚等部位,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安全提示】
1、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充分的热身运动。
2、注意行进中的路径安排,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是在幼儿运球绕障碍的基础上要求幼儿运用左右脚运球。因此对于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距离感和协调性的要求就更高了。幼儿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常常会为了记住换脚而忘记控制足球让足球滚出很远再去追球。对于一些左右脚交替运球不太流畅的幼儿,我放低要求,让他们先熟练的运球后再考虑左右脚。少了这层思虑后,幼儿运球的身影轻快了许多。一次活动并不能让幼儿掌握一个技能,我们需要更多的练习。让幼儿喜爱这项活动多余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