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舞蹈教案3篇

时间:2024-03-27 13:05:59 教案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舞蹈教案3篇,供大家赏析。

舞蹈教案3篇

舞蹈教案1

  【设计意图】:

  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因此,从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注重音乐对幼儿的整体影响,重视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主动地表现音乐,重视从节奏入手,让幼儿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领略音乐欢乐的气氛。

  [活动目标]:

  1、看懂节奏图谱,并能根据图谱的提示打出节奏。

  2、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合奏欢快的乐曲《小看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2、《小看戏》音乐,手绢花。

  3、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

  4、乐器图片,“身体动作图谱”。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根据“身体动作图谱”,用打击乐器合奏乐曲《小看戏》。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师:孩子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扭起来喽!(舞蹈《小看戏》)

  2、幼儿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创编身体动作图谱。 师: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小看戏》是一首东北民歌,乐曲活泼、欢快,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曲的节奏,要是不用手绢花,你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 (1)教师引导幼儿在转动手绢花时,做拍肩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X X ︳X XX ︳。 (2)用拍腿、叉腰等动作表现节奏:XX XX ︳XX XX ︳ (3)用拍手、跺脚的动作同时表现结尾节奏:X X ︳X X ︳

  3、教师指导幼儿集体、分组练习“身体动作图谱”。 (1)教师带领幼儿做整节奏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配乐方案。 (1)师出示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师带幼儿巩固演奏方法。 (2)引导幼儿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乐曲配乐。 {配器建议}:

  拍手:铃鼓、碰铃、圆舞板(齐奏)。

  拍肩:小锣。

  拍手、跺脚:编制上的全部乐器。

  5、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6、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

  7、联系“六一”,师带幼儿去找园长老师审查节目,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节奏乐谱张贴于表演区,并投放大量乐器或自制乐器,供幼儿继续练习。

舞蹈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

  2、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接受)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及画面,师作Dj带领学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

  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

  姑娘们在干什么?

  哪个民族的'舞蹈?你怎么知道?(有学生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B,欣赏及讨论

  出示各民族服装

  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

  三、创编

  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学生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学生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学生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试一试,模仿“海宁潮”

  学生八人一组进行讨论,个别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

  4、小结

  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舞蹈教案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蒙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2、提高幼儿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熟悉蒙族音乐特点,学习律动,掌握提腕、压腕动作,能跟音乐完整的`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蒙古族舞蹈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和幼儿一起表演邀请舞《找朋友》,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展开

  1、请幼儿欣赏一段音乐

  2、讨论: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段少数民族的音乐,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

  4、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蒙族人民是怎样跳舞的?

  5、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蒙古族舞蹈录像

  6、教师:你都看到了哪些动作?(让幼儿来学一学)

  7、教师重点教授提腕和压腕

  提醒幼儿提腕和压腕时,手腕要用劲,手指不要用劲,不要扣手指

  8、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9、教师表演律动《挤奶》,幼儿欣赏

  10、请幼儿来跟教师一起来表演一边

  11、教师数着节拍来教授律动的动作

  12、听音乐表演律动

  13、教师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

  14、听音乐再来表演

  15、分组来表演

  三、结束

  看录像,请幼儿模仿录像上的动作一起来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