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5篇(小学体育教案详细)

时间:2023-08-27 19:31:00 教案大全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1

  一、教学内容

  《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整合三、四年级小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一堂以提高学生篮球能力,培养篮球兴趣为主的技术教学课。小篮球的原地胸前传接球是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篮球技术之一,此前学生只是初步学习了小篮球的运球技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传接球技术。

  三、指导思想

  在设计本课时,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贯彻“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地胸前传接球”动作,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目的。遵循技术教学的规律,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本堂课上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中解决练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过渡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

  篮球教学在低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运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

  五、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初步掌握“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动作。

  (二)技能目标:通过视频教学、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使70%的学生在传球时能做出“胸前翻腕”的动作,并蹬腿伸臂向前上方发力;接球时能做到紧盯来球主动伸臂迎球。学生能做到连续胸前传接球4-6次不掉球。

  (三)情感目标:在练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群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二)难点:解决传球中的胸前翻腕、向前上方发力和接球时的伸臂迎球技术。

  七、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篮球游戏为主线,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和多媒体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和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在教学手段,通过尝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巧妙的安排游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八、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看篮球视频片段,教师语言激励学生学习篮球。

  2.游戏:“近距离传接球”游戏。

  学生二人一球,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热身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持球”动作。

  (1)观看持球动作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牢记双手大拇指成“八字形”。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这是最形象最直观的手段。

  (2)学生模仿持球手型和徒手手型,并相互纠错,解决手型的问题。

  学生通过自学、模仿、互助掌握持球手型。

  (3)“较远距离传接球”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和感悟最佳的传球方法是:人不动,用力把球传到同组同学那里。

  2.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1)学生观看“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视频。

  借助教学视频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个胸前传接球的最直观而又整体的初步轮廓。

  教师通过传球的口诀:“蹲、伸、拨”;接球的口诀:“迎、收、屈”归纳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便于学生记忆,进而突出教学重点,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2)学生尝试性模仿练习。

  让学生根据前面构建起来的胸前传接球的最直观而又整体的初步轮廓,在尝试性模仿练习中,初步让学生具体感知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并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己或同伴遇到的各种困难。

  (3)师生解决练习中存在的困难(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

  如:接球不稳容易掉,传球距离近,传球高度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球和接球的各项动作要领。体现由整体感知到分解落实的技术教学规律。

  (4)学生练习。

  在学生初步了解传球和接球的各项动作要领后,安排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体会并初步掌握这些动作要领。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进行练习,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及时观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用个别指导这一最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掌握动作要领。

  (5)“听口令传接球”。

  这种看似比较死板又浪费时间的方式,其实非常有助于让传球的学生注意自己的传球技术动作,也更能让学生体会“眼睛盯球,主动伸手迎球”的动作要领。更主要的是,教师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前面这段时间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观察,了解哪些同学完成的较好,哪些同学完成情况还不够理想。更有利于教师选取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指导。

  (6)传接球比赛。

  单调的传接球练习会让学生觉得枯燥。用比赛来代替练习,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练习和巩固技术动作。

  学生根据本组的水平可以调整间距,相互协调合作、速度灵敏。

  “调整间距”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使学生们在练习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好传接球动作,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进入高潮。

  (三)结束部分

  “双人背背夹”游戏。

  将这一游戏作为本课的结束部分,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场地器材

  多媒体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投影幕一幅、篮球场一块、篮球20个。

  (五)教学预设

  预计心率:平均130次/分钟,最高为170次/分钟,出现在32分钟左右;

  练习密度:38%~40%;运动负荷:中等。

  (六)课后反思

  1.本节课多媒体教学,把教师至于导演地位,改变以往教师示范、讲解的传统,给学生以新奇感,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整体构架,找到了学习伴侣。

  2.本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时间。

  3.本节课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男生比女生要好。多数女生在接球上动作变形.虽然老师通过讲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但学生的改进不理想。

  4.最后的游戏有些学生不好好的活动,故意使别人接不住球。老师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控制的不够。

  5.本节课在运动强度和密度设计上没掌握重心,在课的主要部分学生的运动量少了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2

  教材分析

  1、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学练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2、跳跃运动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又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急行跳远及其游戏简单易学,在自然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较之三四年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进一步增长,女生身体活动能力与男生差距缩小,因此技能教学过程中,较三四年级有了更高要求,并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跳跃能力。

  教学目标

  A、学生通过学练,进一步发展急行跳远的能力,能把助跑和单脚起跳很好结合,并轻巧双脚落地。

  B、学生进一步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能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初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观察能力和时空感觉。

  C、初步养成勇敢、自信、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助跑与单脚踏跳结合技术

  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同学们都会跳绳吧!!那就跳起来吧!大家散开点。”

  2、专项引导:单脚、双脚连续跳绳(111、222,11、22,1、2)(提示想尽快跟节奏,膝盖得微屈,有弹性)

  3、教师示范完整的急行跳远动作,让学生重点观察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瞬间动作。教师的漂亮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出:加速助跑,积极跳起的要领)

  4、自主发展跳跃能力:先布置场地(把绳摆放成圆和正方形强调圆——单脚,方——双脚(上一步起跳、双脚落地)(安全提示:强调必须一人练习完毕回到队伍后面后,下一人开始练习)然后到3——5步助跑到自我适当的距离,期间教师个别指导与纠错。(期间多次强调加速助跑,积极跳起、看谁踏得准、落地轻、落地稳等)

  5、挑战赛:分自我挑战(及格赛,小组互帮互助,使尽量多的同伴过及格线,男女稍有区别;小组推优赛;全班争优赛)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6、创新游戏:小组编织图形赛(期间播放舒缓的轻音乐!)

  7、小结与回收器材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3

  教材

  1.小足球 2.游戏:截住空中球

  教学任务

  1.能知道脚背外侧运球的方法;能记住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提高学生对小足球的控制能力;能在有防守的条件下做传、接多个球。

  3.对练习有浓厚兴趣,能团结友爱、互相协作。

  课的结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秒)

  强度

  开始准备局部

  5’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检查服装、鞋子。

  4.宣布课的内容

  二.队列队形练习:

  1.立正、稍息

  2.齐步走

  3.用跑步法疏散与密集队形。

  三.准备活动:

  徒手操:

  完整练习1-7节

  1. 跟随口令节拍,动作协调一致。

  2. 充沛活动各个关节。

  一组织:如图一

  ××××××××

  ××××××××

  оооооооо

  оооооооо

  ×

  Δ

  要求:整队迅速、整齐。

  要求:声音响亮一致。

  要求:课上积极锻炼、认真练习。

  二组织:如图一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

  三组织:如图二

  × × × × × × × ×

  × × × × × × × ×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Δ

  2

  6

  2

  4*8拍

  50

  60

  120

  小

  中

  课的结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本局部

  25’

  一. 小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接力。

  教学重点:运用正确的触球部位运球。

  教学难点: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二. 游戏:截住空中球

  教学重点:在防守的条件下提高传接球的技术。

  三.素质练习:双人下蹲跳、前进

  一. 组织:如图二。

  教法:

  1. 教师讲解并示范正确的脚背外侧运球动作。

  2. 请1-2名学生试做。

  3. 集体分散练习。

  4. 组织运球竞赛。

  二.组织:分成四组成圆圈站立。

  1.讲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

  2.学生分组,站成圆圈。

  3.各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动作熟练后可适当增加球的数量)

  三组织:如图二

  要求:8米*3组

  各7

  至

  8次

  300

  350

  50

  大

  中

  大

  结束局部

  5’

  一.整理放松:

  二.讲评。

  三.收还器材。

  四.安排课后作业,宣布下课。

  一充沛放松上、下肢肌肉。

  二褒扬有进步的学生。

  三第一排同学。

  四师生互道再见。

  80

  小

  预 计 效 果

  场地器材

  操场、小足球20只

  技

  术

  技

  能

  1. 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脚背外侧运球的方法。

  练习密度

  课

  后

  小

  结

  33%

  平均心率

  130

  强度指数

  1.5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4

  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练习不时提高自身的达标水平,并且在练习中培养同学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学习内容:

  短绳和仰卧起坐

  学习步骤:

  一、 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进行常规练习。

  2、组织同学自由分组,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3、提示同学自主进行各种所学过的看过的或想到的准备活动练习,老师监督提示。

  同学活动:

  1、快速恬静集合队伍,在老师的口令指挥下认真反复进行队列队型的练习。

  2、与小伙伴密切合作,积极快乐进行游戏活动。

  3、在准备活动中,能够相互观察学习和积极创编并充沛展示自身,表示出良好的自主性。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

  激发同学练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同学吃苦耐劳的精神。

  难 点:

  在活动中激发同学集体练习的活动氛围。

  教师活动:

  1、讲解达标的重要性,使同学知道达标是国家规定的同学必需达到的要求,给同学以清晰的目标。

  2、组织同学进行短绳活动,进行一次记时练习。

  3、组织同学进行仰卧起坐练习,并进行一次记时。

  同学活动:

  1、细心聆听老师的讲解,明确知道自身的任务,鼓足干劲。

  2、积极进行短绳和仰卧起坐练习。

  组 织:

  短绳练习时四列横队,仰卧起坐。

  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

  讲解立定跳远的要求和练习数量,组织同学进行练习。

  同学活动:

  积极刻苦完成练习,高质优数完成任务。

  组 织:

  无固定队型,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自由练习。

  场地器材:短绳36根 田径场一片 垫子若干

小学体育教案范文5

  教学内容: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 2.跳背

  教学任务:

  一、准备部分:(8')

  1.学习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z.初步掌握支撑跳背的动作,培养勇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齐步走一跑步一立定。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儿童广播韵律操6节。

  二、基本部分: (28')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二)

  (1)动作:迅速,连贯地完成上两步和向后引球的动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转体、挥臂经肩上的顺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掷出。掷出的球必须从前面的两条横绳中间穿过。

  (2)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参看第10课。

  2。跳背

  (1)动作:两人一组。一人两脚左右开立站稳,上体前屈,低头,两手支撑在两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双脚起跳。两手支撑于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过大),同时两腿伸直向左右分开,腾空越过人背。落地成半蹲,两臂斜上举。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队,分别排成一列横队,按顺序依次进行练习。

  (4)注意事项:

  1、一人做上体前屈,低头,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

  2、练习时严格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4')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