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⑴什么是名堂?
⑵谁玩出了名堂?
⑵他玩的是什么?
⑶怎么玩的?
⑷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⑴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⑵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⑴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⑵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3、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4、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5、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五、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2、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⑵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3、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⑴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⑵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⑶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4、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5、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⑴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⑵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三、欣赏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2、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⑵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3、交流讨论:
⑴小人国指的是什么?
⑵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5、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获
1、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2、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五、练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
2、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3、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六、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2
课题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刘小美
教学课时
上课教师
刘小美
备课时间
10月16日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
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一)导入
1、“小小舞台”
孩子们,又到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了,今天的小小舞台该谁上场?
孩子们玩得开心吗?喜欢玩吗?今天我们继续和列文虎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强调“堂”的笔顺、读音。
(二)复习生字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名堂”“千里迢迢”的意思。
2、品读描写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句子。
3、学会在玩中观察,玩中思考。
(四)初读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谁在玩?他喜欢玩什么?
2、交流。
3、出示第三段的重点语句,品读。
出示句子: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找多音字,品读句子感悟)
(五)巧妙点拨,引导提高
列文虎克是怎样玩放大镜的?
学习第四段,突破重点。
1、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时,有了什么新的玩法?
2、你平时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练习用“我玩——,发现————。”说话。
3、什么是显微镜?(拿出实物,让学生观看)
4、列文虎克在显微镜里发现了什么?
5、显微镜里的世界可有趣了,想不想看一看?(让学生上台观看人体血液细胞)
6、知道“小人国”“居民”指的是谁。(播放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过程的视频)
出示自学提示2:读一读第五段,思考: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1、理解“名堂”“千里迢迢”的意思,用“千里迢迢”说话。
2、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什么?
(六)自测
一、我会组词。
堂()
境()
闲()
待()
常()
镜()
闭()
特()
二、我会说。
1、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成了()。
2、列文虎克玩放大镜,发明了()。
3、列文虎克玩显微镜,发现了()。
4、我玩(),发现了()。
(七)自结
这课形近字很多,如“常”和“堂”“腿”和“随”“闲”和“闭”进形比较地讲。
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抓住“拜访、欣赏”等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感悟到女王和沙皇对列文虎克的尊重以及列文虎克伟大发现的轰动效应。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关注到句子中“连……也”句式的强调作用。这句话中有两个字配合起来使用,使得表达效果更好,通过比较两句话表达效果的不同,学生会加深对“言外之意”的理解,同时增强语感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四、板书设计
镜片
微生物
放大镜↖
↙微生物世界
15、玩出了名堂
↑
显微镜
在学习《玩出了名堂》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首先提出了今天我们要开展一个闯关的活动:字音关词语关朗读关,听到这个新鲜的活动,学生们为之精神一振,随即我讲清了活动的要求,这个闯关活动主要还是采用同桌互助的形式,以字音关为例,凡是能读准字音的孩子算闯关成功,可以由同桌给她画上一颗小星星,如果有的孩子一次不能闯关成功,可以在同桌的帮助下多练习,再次读,能读准的,也算闯关成功。任务布置下去,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看他们读的摇头晃脑的样子,我感到一种欣慰,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积极活跃的课堂了。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只有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钻研,要想方设法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平时你们都在玩什么?把平时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吧!
教学反思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3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说说你们都喜欢玩些什么?同学们说的玩耍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许多的快乐。而有些人的玩耍比我们的玩耍更有意义,因为他们在玩耍中有了新奇的发现,有了新的发明创造,他们是真正的玩出了名堂。
(板书课题:15玩出了名堂)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根据自读提示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
⑴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⑵ 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认读词语。
3、 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读中感悟,理解体验
1、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在玩镜片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划出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语句,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2、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一下。
抓住以下要点:
⑴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⑵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⑶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3、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出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以及发现的微生物资料。
4、总结过渡:列文虎克的`发明和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请同学们自读后面的内容。
四、表达感悟,拓展延伸
1、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2、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大的名堂?他的玩耍和我们的玩耍有什么不同?
3、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五、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选做题:
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吧。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
2、过程与方法: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
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二、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
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