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热心网友“hanlu”整理的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精选7篇,以供参考。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词语搭配,练习用比喻词造比喻句,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搭配
想一想每一个搭配的上下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交流:一个指具体事物另一个则不是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读一读
自由读句子
想一想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比喻句)
师:三个句子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词:好象、像、是
再读句子
你能用这些比喻词再造几个比喻句吗?
三、读一读、记一记
自由读句子
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练习背诵
四、读一读
自由读短文想想朗读有什么要求,这些要求如何做到
全班交流
第二、三课时
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事情经过
2、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有真情实感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一、谈话导入
师: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欢笑,也有泪水,你一定有过流泪的经历吧,你愿意谈一谈吗?
全班交流
师注意点拨:你为什么会禁不住流泪?现在当你回想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
二、指导书写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
整件事情写具体,尤其是令你流泪的部分
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能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
生自由习作、誊写作文。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2、让学生积累成语。
3、积累成语故事。
4、让学生探究与发现,发现句子的不同。
5、为小诗配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6、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7、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听、说、做、演等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2、让学生积累成语。
3、积累成语故事。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探究与发现,发现句子的不同。
2、为小诗配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3、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4、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听、说、做、演等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2、让学生积累成语。
3、积累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2、让学生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积累成语故事。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习第一题:
1、自由读词。
2、指名读词、正音。
3、你发现了什么?
4、你知道哪个词意,可用动作表示。
5、会用它们造句吗?
6、齐读。
二、练习第二题。
1、自由读词。
2、看图理解词意。
3、四人分组讨论。
4、指名说。
5、齐读,思考:这是什么词。
6、你们还知道什么成语。
三、练习“读一读”。
1、自由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你想对这个农夫说点什么?
4、再有感情读。
5、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与发现,发现句子的不同。
2、为小诗配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究与发现,发现句子的不同。
教学难点:
为小诗配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彩色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练习探究与发现。
1、小黑板出示句子,自由读句子。
2、分四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你还能不能照样子说几句。
4、齐读。
二、练习“我的作品”
1、自由读小诗。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
4、为小诗配画。
5、展示。
三、作业
1、回家收集十个成语。
2、收集一个成语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2、学讲普通话,逐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
4、讲话时通顺、连贯、态度大方、有礼貌。
5、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听、说、做、演等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
彩色笔、画纸、尖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内容:
1、小品表演“我不舒服”。
2、提示:小品演的是什么内容。
3、他们演得怎么样?评议。
二、指导讨论、培养交际意识。
1、出示课文、自由读。
2、分角色读。
3、平时当你不舒服时,你会怎么说呢?
4、四人分组讨论。
5、组内表演。
6、上台表演。
7、集体评议。
三、拓宽内容,强化交际本领。
1、如果平时,遇到我班同学不舒服时,你会怎么办?或在家里遇到父母不舒服怎么办?
2、分小组练习表演。
四、综合性学习。
1、小组分工合作做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面具。
2、按照书上的提问以及自己所表演的角色设计台词,教师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如唱、演等)来编台词。
3、小组内配合演节目,演完后互相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4、全班汇报,小组比赛表演节目。
5、评选最佳小组。
五、作业设计。
回家演示给爸爸妈妈看。
课后记: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阅读语文故事《语言的魅力》以及短文《猫》。
4、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2、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
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
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5、拓展练习:
(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
(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
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语文故事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出示: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
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
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猫》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猫的性格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猫的图片
教学过程:
自主阅读
(一)看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2、教师:我们班有谁喜欢猫呢?为什么?
3、教师导读: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很喜欢猫,他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条理
1、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
2、教师:从“阅读提示”中,我们知道了作者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下面两件事情。
(1)找出介绍大猫和小猫的`相关段落。
(2)想一想: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3、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介绍大猫?哪些自然段介绍小猫?
大猫:第1-5自然段。
小猫:第6-7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短文。
(三)再读感悟,体会猫的性格
1、引导学生把刚才自读的情况和同学交流:
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2、集体反馈。大猫的古怪:既怪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对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既胆小又勇敢,母猫对小猫很尽责,公猫则毫不关心。
小猫的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学会淘气;贪玩,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抱着花枝打秋千。
(四)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1、教师导读: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古怪和可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地品味一下老舍的语言特点。
2、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老舍先生语言上的什么表达特点?
(1)通过性格的截然相反比较突出猫的古怪。
(2)处处流露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1)学生反馈语句。
(2)教师根据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体会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课外阅读描写小动物的文章3篇,思考每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异同,做简单的纪录。
2、抄写文中划记得词语。
(七)教学后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读了《松鼠》和《猫》,你们一定喜欢上这两种动物了吧。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谈到动物和植物就滔滔不绝、喜形于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
二、读提示,明确要点
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
(1)抓住特点写。
(2)写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动作、习性等。
(3)写植物可以写它各部分的样子、习性、生长过程、用处等。
(4)可以写自己和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小故事。
三、指导表达
(一)怎样写植物
1、写好植物的形态。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3、可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4、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加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真实地抒发感情。
(二)怎样写动物
1、要抓住动物的特征。
2、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3、语言要准确、生动。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赏析、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收集书中人物
教学
1.你们都爱看课外书吗:那么在这些书中肯定有很多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开展调查:你们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列举出最受同学欢迎的几部书。
3.小组讨论:这些书那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书中的这几个人物?讲一讲这个人物身上最能表现他性格特点的一两件事情。
4.全班交流。
5.学生评价。
6.评出班上的“说书大王”个性化备课: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进一步理解和积累本单元的词语。
2、训练正确地进行多种病因修改;体会排比、比喻、拟人句子的作用,积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样句写句子。
3、读懂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划准中心句,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并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完成第1、2、4、5(1)(2)题,继续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准确修改病句,归纳说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积累好词语的知识要求。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讲清目标
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积累好词语”的训练要求,理解积累本单元更多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汉字
1、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
2、反馈订正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完成书中练习中的4个词
2、补充下列解释:
1)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招引朋友、同伴。()
四、照样子写词语。
家家户户AABB:
活动活动ABAB:
闪闪亮AAB:
金亮亮ABB:
五、修改病句。
1、小黑板出示:
缺主语病句修改
1)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读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认识。
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
1)联欢会上的音乐歌舞真好听。
2)天黑了,风雨越刮越猛。
3)小河两岸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的。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关联词语使用错位的病句修改
7)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8)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
9)尽管刮风下雨,民警总是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的车辆。
2、出示题目——各自阅读思考试改——四人小组议论,找出一类病因及修改办法——个人修改订正。
2、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修改病句。
3、交流讲评:说病因,讲修改办法及修改病句的结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完成4——4题。
2、积累佳句,划出中心句,进行说理训练。
教学过程
一、单元听写
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
1、比较下列句子的异同:
1)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风吹拂着你。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
两组句子的一、二句,句子意思都一样,但都是第一句生动,读起来感到亲切。把春风比作慈爱的母亲的手,那多亲切。把书上开满了花,写成花儿像人一样,赶趟儿的争相开放,又生动又有意思。
自由读思考——同桌议论——全班交流——齐读课文中样句。
2、比较下面的句子与课文第四大段的异同。
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着活力。你看春天万物苏醒,小草泛青,花儿开放。春天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积极向前的力量。
相同:思想内容一致。
不同:课本中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很生动很形象,也很容易懂,句子写得很美。课文中第四段读起来有劲,越读越想读。
自读——互议——交流——齐读——小结
(教师简略讲述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句式)
三、阅读短文
1、阅读短文,在文中划出“惊叹不已”、“前俯后仰”、“津津有味”、“悠闲自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2、第二次阅读,划出中心句,校对说理。
3、指名读短文,思考第3小题。
出示说话训练的借用句式和词汇:
之所以……是因为……既……又……只有……才……
自由说——指名说——评议学说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
五、补充练习
1、《教学参考书》63-66页
2、模仿第4题写句子:
1)夏天的太阳像。
2)西北风像。
3)满天的星星。
4)当烈日炎炎的时候,树木为我们;当我们;当工厂喧嚣的噪音向城市袭来时,树木为我们,绿叶你真是。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6
我的发现——
清楚完整,准确,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发现
加上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和今天发现的反义词识字法一起说说(师可提供过渡语引导)
同桌互说,在预习单上互评
反义词一人说游戏
师生对反义词:寒冷 高兴 喜欢
我会认——
整齐响亮准确地读好这六个生字,全班来挑战这个目标
同桌互考互帮
全班读生字
示词语,再接再厉齐读
师引导关注特殊词:高矮 胖瘦 美丑 新旧
补充此类词语: 多少 正反 左右 出入
引导生观察发现:两个意思相反的单字放在一起也能组词(板)
反义词小结: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关于反义词的知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意思相反 字数相等
有时……组词
谁能来看着这些提示,当当小老师说一说反义词的知识
有了这个好方法,以后自己学字就更加方便了!
我会读——
发现什么:一字多义,打字,都表动作
读的要求——读懂字义
预习时用什么方法弄懂“打”字在不同词语里的意思的:
师示引导用“换词法”
迁移练习,老师演示解题过程,生关注老师做题的方法
汇报学到的做题方法
结课:预习单上出错的内容现在你试着想一想,看弄懂没有?改一改
布置作业:回去读儿歌《人有两件宝》,看谁能在读音和内容上读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修改:
1、在教学重难点把握上,可以考虑把“我会读”中的“一字多义”放到第一个教学环节,用充分的时间来突破难点;因为,教材的第一部分“反义词识字”是比较容易的内容;
2、一字多义的内容存在难度,原来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用“换词法”来解题,并要求把解题的方法清楚表述出来是比较有难度的。一年级的学生在这道题目,能意会打字的多义,并能在表达时自觉地配以动作辅助理解。因此,顺应学情,该题解决的策略应该用形象化的方式来化解难点,用一年级能接受的`方法来理解。
3、该教学设计定位为说话训练,说学法训练,要求清楚完整准确有条理,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方法意识,说方法与用方法。这个教学目的在每个教学环节都作此训练,会影响课堂节奏,雷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习厌倦心理。因此,需要考虑哪个环节需要这样做,怎样呈现这样的训练。
4、关于说话中的评价,训练立足于平时,当训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用于引导学生学会说法的评价可以自然而然地隐身,不必次次说次次评,这样也影响课堂节奏。不要让评价成为一种形式而已。
5、关于预习单的表述应该更加简洁,准确,在利用上还要思考怎样利用学生在预习单上已有的成果。另外,是否每一次的园地预习都需要提供预习单呢?怎样渗透学法,让学生由扶着学到放手学?
六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①认识本课2个生字。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l)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们喜欢下雨吗?(多个学生说)
看来大家对雨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奇妙的雨——山雨(板书)
学生写课题。把自己写的课题读一读。欣赏了这场雨,也许你对雨会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阅读提示,(点课件)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初读感知。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场山雨,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四、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雨前景象)请看!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学生朗读一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词、读体会)让我们一起用读书声请出山雨,让他悄然无声地来到、让大家都无法发觉。(学生读)
2、(自学雨中)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美美地展现出来。
3、小组交流。(把你听到的山雨的声音或欣赏到的颜色在小组里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4、集体汇报。说到哪句点哪句。
(1)沙啦啦,沙啦啦……
1)(谈感受)当你听到山雨的声音,心情怎样?
2)这么动听的雨声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3)和着山雨的声音,我们一个大组,一个大组接力读读吧!
(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几个学生谈感受)
2)听,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点课件)我能感受到这山雨是无字的歌谣,那样动听,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歌谣?(学生说)说到神奇,问,他会是怎样神奇呢?
3)是的,的确是——的歌谣。把你们感受到的歌谣读给同桌听听吧!谁来试着读读?(可以请同学老师一起读)听了他的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好。再请,不好,示范读)
4)喜欢这无字歌谣的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3)雨声里,山中的没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
1)(学生谈感受)
2)真是动人的乐曲,(点课件)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弹奏这首小曲,你们是琴键,我就是轻捷柔软的手指。第一个逗号一组读,第一个顿号二组加进来,第二个顿号三组加进来,后面的四组加进来一起读。(配合读。)你觉得咱们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样?
3)相信你们还能弹奏出更美的旋律。赶快和同桌一起演奏演奏,然后互相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
(4)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谈感受)
1)(点课件)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引读)瞧,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绿得——,这清新的绿仿佛在——流进——流进——
2)听出来了这清新的绿色已经流进了你们的眼里、流进了你们的心里,我多么希望你们用优美的朗读声让绿色也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里,可以吗!学生再读。
3)此时,我和作者的感受一样,(点课件)我们的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色随着丝丝屡屡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你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同桌互相说。请学生说。
4)我建议我们一起再读读吧,让我们此时的记忆在脑子里化开,化开……
5、雨后。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山雨过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赶快去读读吧!。(汇报)雨后是怎样的画面?
1)鸟。歌声为什么那么动听?它会唱些什么呢?谁能用轻松愉快的朗读把小鸟的歌声引出来?(读后点课件)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喜欢的孩子,一起读一读吧!
2)雨滴。点课件,一起来演奏。
五、拓展
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这是老师眼里的雨,(师读)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