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中班教案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6篇(中班语言活动设计)

时间:2024-02-11 09:59:22 中班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6篇(中班语言活动设计),供大家参考。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6篇(中班语言活动设计)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

  2、感受儿歌中诙谐有趣的事物。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一首儿歌,名字叫《剪纸歌》,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吧!

  提问:这首儿歌里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呢?(小娇娇在剪纸)

  2、教师:儿歌里的小朋友手儿真巧,剪出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幅画,同样也是一幅剪纸作品。

  3、教师出示儿歌画面:

  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画上有什么?这幅图和你们以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这副图是一幅剪纸作品图,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这幅图上有一栋高楼,楼下有一个小孩。

  4、教师:在这幅图画里同时也藏着一首有趣、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一件盖花楼的事情。它怎么有趣呢?说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初步欣赏童谣

  1、播放碟片,幼儿认真倾听童谣一遍。

  教师提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盖花楼)你听到童谣里说了什么?

  2、儿歌里说到了,盖!盖!盖什么呀?(盖花楼)

  花楼低就怎么样了?(花楼低,碰着鸡)

  鸡有什么本领?童谣里是怎么说的?(鸡下蛋)

  鸡下蛋,碰着了谁?(碰着雁)

  雁会做什么事情?(雁叼米,碰着小孩就是你)

  三、学习朗诵童谣,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童谣的诙谐有趣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听到了儿歌的内容,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儿歌吧!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学念童谣两遍。

  2、引导幼儿配上肢体节奏来念童谣:我们一起打着节奏来念一念这首有趣的儿歌吧!

  3、教师和幼儿分句朗诵童谣。

  四、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有趣的童谣,名字叫“盖花楼”,请小朋友回到家也可以把这首童谣教给爸爸妈妈,好吗!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能用较生动的语言清楚连贯地描述单个事物。

  2、能简单介绍物品的主要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喜欢的物品(幼儿自带每人一件)

  2、《语言》下p4.

  活动过程:

  一、说说喜欢的物品

  --教师示范,说说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我喜欢布娃娃因为它会说话--幼儿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在小组范围内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随时引导幼儿将物品的特点尽量说全,语言要连贯完整。可鼓励幼儿使用较夸张的语气、语调及身体语言来描述事物。

  --各小组推选出一名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介绍自己喜欢的物品。

  二、描述求购的`物品

  --引导幼儿说说还想购买一种什么新的物品。

  --鼓励幼儿描述想要购买的物品是什么样的。

  三、发布求购信息

  --请幼儿阅读画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想想说说:若果你求购和画面人物相同的物品,你会发布怎样的求购信息?

  --教师把画面上人物发出的求购信息读给幼儿听,引导幼儿和自己信息的表达进行比较。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求购信息。引导幼儿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物品,大胆地把自己想好的求购信息说给小朋友听。要说出名称、用途及主要特点,还可说一些对物品的其他要求。

  家园共育:

  家长带孩子外出购物时,可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商场里推销现场的气氛听听推销员是如何介绍自己产品的,并试着让孩子模仿一下。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3

  一、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情景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学习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 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二、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人物图片(妈妈、爸爸、奶奶)

  三、 指导要点:

  1、 活动重点:能根据情景表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活动难点: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3、 3、指导要点: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朗读时提醒幼儿注重表情和节奏,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四、 活动过程:

  1、 导入:情景表演。

  导入语:我们升中班了,小手真能干,会自己做很多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都会做些什么。

  (1) 第一位表演:穿衣、洗脚。

  (2) 第二位表演:擦桌、扫地。

  (3) 第三位表演:浇花。

  教师分别按组提问,用句式“我会XXXX”说一句话。

  2、 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出示挂图)

  提问:宝宝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说了什么?(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对奶奶说了什么?(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2)、跟着老师完整地朗读儿歌。(出示人物图片:妈妈、爸爸、奶奶)

  (3)、发音练习。(教师边做动作边进行发音示范,引导幼儿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4)、集体朗读(要求幼儿边朗读边做动作)

  (5)、分组朗读。

  (6)、分角色朗读。

  3、教师小结:我们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助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学会了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回家以后就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4

  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特殊本领。

  2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二、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啄木鸟、喜鹊、猫头鹰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1、在草地上,有两棵苹果树,一棵年纪大了,是老婆婆,一棵刚长出来,是小苹果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可是,你们看,老婆婆她怎么了?

  (二)引导幼儿想办法为苹果树婆婆治病。

  师:苹果树婆婆生病了,小苹果树可真着急,它赶紧去请医生给婆婆看病,它请了谁?

  1、喜鹊会给老婆婆看病吗?为什么?

  2、小苹果树又请了谁呢?

  3、它会给婆婆看病吗?为什么?

  继续欣赏图片

  4、你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5、你喜欢喜鹊吗?为什么?

  6、喜欢猫头鹰吗?为什么?

  7、小结:原来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它们的本领可真大!所以你们才喜欢它们。

  (三)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及它们的作用。

  大自然中的鸟类多着呢,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都是益鸟。

  (四)讨论怎样当爱鸟小卫士。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5

  设计背景:

  随着冬天的到来,孩子们发现人们的穿着有所改变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迷惑:“为什么看不到小蚂蚁出来搬食物?树上的小鸟不见了,它们都到哪去了?”孩子们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改变产生了好奇,因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我通过活动《冬天是什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冬天对动物们生活习性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了解一些动物在冬天里的特别活动。

  2.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感受冬天的快乐。

  难点: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课件《冬天是什么》。

  活动过程:

  1.教师:冬天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呢?

  吃热的东西,戴围巾、戴手套、穿棉袄、戴棉帽,烤火或用取暖器、做运动等方式取暖。

  2.教师:原来,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有好多方法来取暖!但是,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一、倾听故事《冬天是什么》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

  二、理解故事,交流讨论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

  2.教师:冬天,燕子、杜鹃和大雁有什么特别的活动?(飞到温暖的'南方—迁移过冬)

  3.教师:青蛙、小熊和蛇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美美地睡觉—冬眠)

  4.教师:松鼠、兔子和绵羊身上出现什么特别的现象?(长出更多更厚的毛御冷—换毛过冬)

  5.教师:蚂蚁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躲在窝里,不出门—躲藏过冬和储粮过冬)

  6.教师:冬天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坐雪橇、堆雪人、打雪仗)

  7.教师小结。在冬天里,小动物们就是通过迁移、冬眠、换毛、躲藏和储粮等过冬方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8.让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动物过冬》,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能运用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同时能引导幼儿理解一些动物不同过冬的方式,从而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物过冬的科学知识。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有效提问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不同见解,在说中学,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但本次活动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练,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结束较快,没能很好的小结等。但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散文诗,发展幼儿思维的连动性、灵活性。

  2.发展幼儿想像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发展幼儿口语,学习运用动词: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二、活动准备

  1.依据散文诗内容画一幅图画。

  2.活动前带小朋友到户外观察落叶,拾落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小朋友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引出散文诗的名称。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要求小朋友认真倾听,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内容。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四)丰富词汇,找出散文诗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

  (五)启发幼儿想像,鼓励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

  1.树叶还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模仿散文诗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六)教小朋友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让幼儿根据秋天的天气变化增加衣服。

  艺术:配合美工活动,让幼儿用拾回的落叶贴出美丽的图画。

  科学: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五、生活中渗透通过打扫落叶,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布置活动室墙面“五彩的秋天”,让幼儿将户外拾来的落叶、落花等布置于墙上,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七、家庭中渗透家长带领小朋友到公园玩时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树木、落叶,了解秋天的变化。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评价

  √

  √

  √

  √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附散文诗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

  躺在下面,把它当做小屋。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

  坐在上面,把它当做小床。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

  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燕子看见了,

  说:“来信了,我们到南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