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读后感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8篇(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怎么写)

时间:2024-02-17 21:31:42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8篇(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怎么写),供大家参考。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8篇(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怎么写)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1

  近日,和女儿一起读了意大利著名绘本大师罗伯特·英诺森的作品《铁丝网上的小花》。

  刚刚拿到这本绘本时,心里暗升奇怪: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绘本,怎么是如此的颜色?灰暗色的主调,让人觉得莫名的沉重。整个绘本的阅读并不困难,讲述了一个二战时期让人心寒如冰的故事。二战中,在一个德国的小镇,小女孩布兰奇发现在一处铁丝网里关着很多犹太小孩,他们瘦小、饥饿,于是布兰奇偷偷从家里带吃的送给他们。一天,当布兰奇再次来到铁丝网时,她发现孩子们都不见了!而她也被纳粹当成敌人中枪倒下了。

  整本书的色调让人恐慌、压抑,文字同样如此。文章开头:很多穿着士兵服务的男人离开了小镇,“冬天来临了”。既写了故事发生时的季节,又喻指了战争使人们陷入了无边的寒冷。妈妈让布兰奇小心街上的卡车,因为“士兵是不会减速的”,写出了纳粹士兵对生命的漠视。当企图逃跑的小男孩被佩戴着纳粹标志的镇长抓住时,“天空是灰色的”,不仅只是写出当时的天气,而是更着重表达布兰奇当时的心情。像这样的细节描绘,文中还有很多,让人能够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

  而与主色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布兰奇头上鲜红的蝴蝶结。它跟着小布兰奇一起看着小镇上发生的一切,跟着小布兰奇一起去给集中营里的孩子送食物,跟着小布兰奇一起倒在了纳粹士兵的枪下。而最后,盟军来了,胜利了,番红花如那鲜红的蝴蝶结一般,在铁丝网上冒出了芽,春天在歌唱,冬天终天离开了!

  《铁丝网上的小花》是陪女儿看的第一部关于政治的绘本。虽然女儿四年级、十一岁了,但这方面内容涉及的很少。一是因为女孩子对战争题材的故事本就兴趣不浓,二是因为我一直尽量选择美好、充满希望的故事书给她阅读。虽然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黑暗,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度,所以我想让孩子在童年时代更多的感受幸福、美好。二战时期那段苦难、残酷的历史,是我不愿让孩子去触碰的。但,读完了《铁丝网上的小花》,我感到这些客观存在的历史,不应该被隐藏起来,而应该让孩子去了解,从这些故事里学会分辨善与恶、美与丑,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善良、纯真,什么是真正的爱!另一方面,让孩子从故事里学会珍惜,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美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强意识!

  “希望世界永远和平!”这是女儿读完故事,和我讨论了读后感以后说的一句话。我想,这也是作者和读者们共同的愿望吧!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2

  在一个仲夏的黄昏,又一次翻开《铁丝网上的小花》,又一次震撼我的心灵。

  没有血腥的杀戮,文章始终以平实的语言讲述战争的残酷和犹太人民的苦难。可传达的却是战争史沉重的气息……

  是的,我的瞳孔里分明看到了历史斑驳的痕迹,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难史。整本书的色调都是阴冷灰色的,隐含着晦涩的气息。只有罗斯.布兰奇头上鲜红的蝴蝶结和红色的纳粹旗帜,打破了这灰暗的氛围。鲜红的蝴蝶结是善良纯真的代表,而纳粹旗帜的红色确是邪恶的象征。那么刺眼的红色,撼动了我的心灵。

  二战期间,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姑娘,她见证了纳粹的残酷与罪恶。

  “罗斯.布兰奇站在阶梯上,看见一辆汽车停了下来,士兵们在修理车子。一个小男孩从装满男男女女的囚车上跳下,企图逃走,却被迎面而来的镇长拦住了去路。小男孩呆耸着脑袋,乖乖地举起双手,被纳粹士兵押回到了囚车上。不一会儿,囚车载着那些人远去了……”

  天空是灰色的。

  罗斯.布兰奇对这一切充满好奇,尽管周围的世界依旧如此真实。“我随着车轮的痕迹走了很长时间,不知不觉中已远离了城镇,进入到树林,发现了一片开阔地。远远望去有一道带刺的电网。”罗斯.布兰奇惊奇地发现电网里面是一个集中营,而很多犹太人,被关在里面。

  那些犹太人穿着单薄的条形图案的囚服,左胸上都戴了一个黄色的六角星(纳粹分子强迫犹太人佩戴的标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瘦骨嶙峋,面无血色。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脸色惨白,两只空洞的眼睛深深地凹下去……罗斯.布兰奇的心仿佛被狠狠地揪了一下,莫名地疼痛。她把身上带着的面包小心翼翼地从带刺的铁丝网间隙里递给了他们。

  “他们站在长长的木屋前。太阳落山了。起风了。我感到冷了。”

  黄昏拉长了犹太人的影子,三五成群,很悲壮的感觉。我也感觉冷了。我的瞳仁镀上了沉重的忧伤,一阵寒意直袭心间,刺得生疼。

  罪恶的纳粹怎能忍心摧残他们啊?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啊,还有一些仅仅是涉世未深的孩子。纳粹怎能残忍地实行灭绝种族的政策?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狼子野心,就要让千千万万的犹太人民饱受苦难和压迫,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难道在利益面前,就可以将人的生命肆意蹂躏?

  惨绝人寰!

  感谢上苍,还有罗斯.布兰奇这么善良纯真的孩子,关怀着那一个个苦难的灵魂。透过铁丝网传递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希望与爱。至少还有她,所以人类良知的火焰才始终不熄。

  一直相信只有年轻的心才是纯净的。从未受到尘俗污染的心怀,永远传递着善性,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难得可贵的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同样作为德国人,在纳粹恐怖宣传的笼罩下,罗斯.布兰奇却甘愿冒着风险去给犹太人送食物。这,就是至善!

  苍白的冬季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罗斯.布兰奇一如既往的尽可能带多点食物,给那群困苦的犹太人。斑驳的世界里,周遭的事物都在剧烈地变化着。镇上伤亡的士兵越来越多,老百姓携带着大包小包纷纷逃难去了。

  那天,罗斯.布兰奇又去了那片树林。还是那片树林,可是什么都变了。树林中间空荡荡的,集中营消失了,只剩下寂寞的铁丝网,还有几个纳粹士兵。在大雾弥漫的树林里,有人开了一枪……

  寂寞的铁丝网上,象征小主人公的小花枯萎了,可是更多美丽烂漫的花儿盛开了。春风将平野山丘涂抹上生机盎然的新绿。鲜艳的番红花从地下冒出了芽,缀满山坡。漫山遍野林木葱茏,生机勃勃。

  那是春天在歌唱。

  罗斯.布兰奇以她纯真善良的心融化了冰雪,我们终于迎来了光明的世界。亘古不变的是战争,呼吁和平,拒绝战争却是我们永恒的口号。

  我始终相信,人本善良。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3

  《铁丝网上的小花》的作者是罗伯特·英诺森提。

  故事发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原本,小镇上的家家户户都活得挺幸福的,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许多男人都离开了这里,当兵去,还有许多小男孩也不知道被抓去哪里了。主人公罗斯·布兰奇每天放学都看着许多士兵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吵闹了,于是,布兰奇就换了一条安静又沿着小溪的小路回家。有一次,布兰奇看见一辆军用卡车的引擎坏掉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从后备箱中跳了出来,似乎想跑走。可是市长先生挡在了他的面前。小男孩又被抓上了卡车。后来几天,布兰奇跟踪一辆军用卡车来到一片空地,但一条铁丝网挡住了路。布兰奇看见里面有许多小男孩,有人说他们饿,布兰奇就给他们面包吃。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布兰奇是一位善良的女孩,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我做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小学生,也要像她那样乐于助人。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4

  一个叫玖瑰的小姑娘,住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很多男人坐上了军车,出发打仗。

  有一天,玖瑰发现一个小男孩从一辆军车的车厢里逃了出来,被抓住了,带回了汽车后开走了,她跟着汽车轮胎的印迹走,发现了铁丝网里有一群呆呆站着的孩子,有个最小的孩子说饿,她把自己带着睥一片面包递给了他们。她每天尽可能多地带面包和黄油送给这群孩子吃。

  德国人打了败仗,这天,她再来到铁丝网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守卫的士兵向她开了一枪,她倒下了,盟军来了,她的母亲一直等她回家,直到番红花开了,直到春天在歌唱。

  通过孩子的眼睛来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蓄的文笔,自然穿插的景物描写,逼真的图画,无限的爱心,残酷的现实,可怕的战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5

  二战时期的画面在我们脑海中多半都是一幅幅黑白的影像,这或许是由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我们来说已经十分遥远了,而人们对于遥远年代的回想似乎都是以黑白图像居多,也或许是由于我们所接触到的二战史料多是在人类发明彩色摄影术之前的黑白照片,即使是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反映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在把镜头拉回40年代的时候也采用了黑白画面。但是当我翻开由意大利画家罗伯特,英诺森提创作这本《铁丝网上的小花》时,出现在眼前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类似于超级写实画法的反映二战时期一个德国小镇的彩色画面。

  这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的发生在一个德国小镇上的故事。女孩名叫罗斯·布兰奇,她见证了二战时期她所居住的德国小镇上出现的一系列纷扰喧闹事件——人们手持纳粹小旗向卡车上的德国士兵欢呼致意,一批青年穿上军装被来到本小镇上的卡车带走了,装甲车从他们学校教室窗子下一辆接辆向东开过去。她目睹着一个小男孩从囚车上逃走,一个士兵在后面追他,但小男孩被镇长拦住了去路,乖乖举起双手,被押回囚车上。

  囚车被开走了,罗斯?布兰奇很好奇而追去,一道电丝网挡住了她的去路,里面有很多儿童,布兰奇得知他们很饿时,便把随身带的食物给他们。

  以后布兰奇便经常来这里。

  但是有一天,大雾弥漫,空地上的情景突然变了,铁丝网被拆除了,木板房不见,突然,一声枪响了。

  作为纯真、善良、同情心和人类良知象征的故事主人公在纳粹灭亡的前夜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

  我回味着,觉得和平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倡议大家要爱护和平,不去破坏它。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6

  这是一个发生在德国二战时期的故事,一本让人看过之后会战栗、连心都会哭泣的图画书,小主人公罗斯·布兰奇,她以纯真、善良的作为无声的讲述了二战时期纳粹给人们带来的不幸。

  第一篇图画中,许多人举着红底带有纳粹符号“卐”的小旗,还有居民的窗口也垂下一面很大的纳粹旗。罗斯也拿着一面旗,那是邪恶与悲伤的象征啊!但是,包括罗斯在内,共有两个小女孩带着粉红色的蝴蝶结,它与红色的纳粹旗相对映,可它们的意义却截然相反,一个寓意着凄惨与苦难,而另一个却是纯洁与和平的代表。接下来的一幅幅图中,罗斯选择了拒绝,拒绝当一个旁观者,给因种族原因而被囚禁的孩子们带来食物。那些瘦弱的犹太儿童穿着条纹图案的囚服,面黄肌瘦。而她最后一次来时,那个她熟悉的地方变了,不远处有着士兵的身影,一声枪响,罗斯手中的小花落在了铁丝网上……她以不求回报的善行,融化了冰雪,带来了光明。

  作者以忧伤的笔调写完了这个故事,“罗斯·布兰奇”在法语中的寓意是纯白色的玫瑰,也是一个青年组织的反战团体,他们明白了别人视而不见的事情,不幸的是,他们都被杀害了。白玫瑰是美丽的、无瑕的,这本书不仅讲了一个大屠杀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人性、同情与爱心。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7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一本让人伤心的绘本图书。名字叫《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本书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事。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小姑娘罗斯。布拉奇,很偶然地在郊外的铁丝网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这个小女孩竟然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去面包,可有一天却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绘本不长,很快我就看完了,但是还是想重新再翻翻。重新阅读使我有了新的发现:我注意到她一直带着一枚鲜红的蝴蝶结,前面的每一页都有,那么红很明显。后来突然就没有了,我猜是也许是在无意中掉落了,要不就是作者忘记画了?还有画面始终没有出现她被打中倒下的镜头,但是在她去世之后生前曾经站过的土地上,却像星星一样地开出了与她那红色的蝴蝶结一样美丽的番红花!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之前消失的红蝴蝶结!我觉得这个画面很有深意,是象征她纯真善良的心和不求回报的善良,顽强地打破了战争的阴霾,化作了美丽的番红花落在了人间。也给后世的人们留下来一幅难以忘记的画面。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心里既难过又庆幸。难过的是都是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悲惨地生活在战争离,现在叙利亚不也在打仗么?我还看过一张照片上面的那个小男孩因为要偷渡淹死在孩子倒在海滩上的样子好可伶。庆幸的是我的祖国很强大没有战争,我们生活得很安全和平,真是太幸福了!

  另外,她这种善良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在战争中能勇敢面对,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

《铁丝网上的小花》读后感8

  《铁丝网上的小花》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一个小女孩罗斯。布兰奇亲眼见到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德国小镇上的故事。让我们分辨善与恶、美与丑。

  小主人公目睹一个小男孩逃走后又被抓回装满人的囚车,后来,她追着囚车去的'方向来到了树林中空地上,被一道带电的铁丝网挡住她的去路,铁丝网后站着一群瘦弱不堪的人,小女孩经常带食物到那里从铁丝网的缝隙递给他们,直到有一天,铁丝网被拆除了,里面的木板房也不见了,突然,一声枪响……这个可爱、纯真、善良的小女孩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这个让人哭泣的故事结尾,使不懂战争的我,了解了战争的残酷。

  小主人公虽然倒下了,最后那漫山遍野万木葱茏,红艳的花蕾在其它颜色花朵的映衬下缀满整个山坡,象征善良纯真的美德重回人间,正义战胜邪恶……

  罗斯·布兰奇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她看到别人受害,就会伸出援手,无怨无悔地帮助别人,她尽她自己的能力,不求回报地去帮助受害的人,这很让我敬佩。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像罗斯·布兰奇一样,看见别人有难,就出手相助,无怨无悔地付出爱心,这样世界一定能更加美好,更加温暖。我们要像罗斯·布兰奇一样,把自己心里的阳光,把自己心里的爱,播撒给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将会更美好!

  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人人有一颗善良洁白的心,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更美好的!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