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1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宇航员的直播课程,刚开始我非常的不感兴趣。
电视上有三名宇航员,三名宇航员告诉我们了许多个神奇的知识,他们在陆地上是没有的,三名宇航员首先告诉我们了他们在太空的生活,他们在飞船里会飘来飘去,喝水的时候是用一只吸管将水吸进去,然后再放出来一口吃掉,就像吃棉花糖一样,因为在飞船里会飘来飘去,所以睡觉的时候他们会在一种神奇的袋子里用绳子将自己包住,这样他就不会在飞船里飘来飘去了,宇航员们在飞船里吃饭时,要把两个筷子用绳子系住,这样筷子就不会飘了,宇航员在飞船里生活,还有许多的有趣事情。
宇航员还跟我们讲了许多的有趣事情。
看了快要一个小时,让我最生动的就是宇航员在太空上做小实验,首先要准备好一个非常大的圆形铁丝,一杯水,一个泡腾片,一种蓝色颜料,还有一个吸水管。然后将圆形铁丝放在一个地方,让它支撑起来,用吸水管将水吸取一点,挤在铁丝中间,水没有落在地上,而是飘在了铁丝的中间,就像一个放大镜,再将那种蓝色颜料挤在圆形铁丝的中间,水变成了蓝色的,如果用眼睛在里面看,会看见东西变大了。最后将泡腾片放在里面,过了三分钟,那个蓝色的球变得越来越大而且里面还有许多的泡泡。真是太神奇了。
我的梦想本身是当一名老师,看了这个视频,我的梦想变了,我想当一名宇航员,去做更多的神奇实验。
《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2
“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座空间站。你还别说,“天宫”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定的,那里面如一座宫殿,样样俱全。
空间站是一个可供宇航员短期住宿,并可以做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太空酒店式实验室”。那为什么要修建空间站呢?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行的各种技术设备。还能获得“失重”环境——这种在地面上难以长时间获得的特别环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当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时间,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样一个功能全面,又能让宇航员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诞生了。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我们“宫殿”的规划。
天和核心舱就是宫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员们居住。货运和载人飞船就如地上的车辆一般,用来运送货物和人员。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目前还暂未完工,它们就是“宫殿”中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太空实验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会面临各种可想而知的危险,其中的威胁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绝的各种能量,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它释放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都是非常致命的,这两种射线能轻易穿透你的皮肤,破坏身体所有细胞。那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可以天天晒太阳呢?那是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把它们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间站架设的位置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选择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们的“天宫”,为了程度的安全,架设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这样既能获得地球磁场的保护,也能获得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里住着各路神仙,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中国的太空科技进步,不断努力,让我们不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能真正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的了解不断深入。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之门已经打开,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未来可期!
《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3
今天下午音乐老师给我们看了太空课堂,太空课堂非常有意思,有三位太空老师给我们讲解和介绍。
老师给我们做了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浮力,老师让我们拿起家里的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杯子里,在地球上做实验的.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可是在太空中,乒乓球是会沉在水杯中间的。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休息地,我发现每个老师的床边都会放一些和家人的照片。
我长大了,也想当宇航员,因为可以给国家做小小的贡献。
《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全班一起观看了航天直播课,几位宇航员叔叔和阿姨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的科学课。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细节大公开,太空行走、特别的航天服、失重环境下的细胞观察……桩桩件件都让我感到大开眼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各种表现:失去了重力的约束,水在太空中会变成一个个小水珠。更神奇的是,没有重力的.情况下,浮力也就消失了!如同魔术般,水在宇航员叔叔的手中,乖乖地变成了水膜,厚水膜,甚至一个水晶球,真是让人啧啧称奇!观看了这堂直播课,我感受到太空的魔力,科技的魅力,更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投身祖国的建设!
《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5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宇航员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后,他们都向曙光报到说“感觉良好”。这一句话让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感觉良好三人组”。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称号,更多的是对他们这个团队乐观、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赞许。
尤其是宇航员王亚平姐姐,她是中国女性登上外太空、完成出舱任务的首例,这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6
宇宙无垠,烂漫浩瀚,如今我泱泱中华犹如一颗璀璨之星划破夜空。
什么是大国风采,我想我国航天可以完美诠释。
今天下午,我校组织观摩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我们见识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茫茫的宇宙中繁星不是闪烁,而是长久散发着光芒;天空不是湛蓝,而是迷茫深邃的黑色。俯瞰地球,她是蔚蓝晶莹,在她的怀抱里孕育着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如今我们冲破大气层,正在观望着我们的摇篮,庆贺着祖国的伟大。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老师,引领着青少年的我们走近了太空生活。他们的授课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见识到了天地差异,感知到了宇宙的无穷奥秘、更是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无限乐趣。
《天宫课堂》线上课堂优秀观后感 篇7
肖熠轩
当今社会,是一个腾飞的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神州十三号”的腾空而起,中国——这只东方巨龙的声音,在距离地球四百千米的太空响亮地回荡在全地球,全宇宙。
时值又一个“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光荣的日子里,遨游在天际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开讲“天宫课堂”。三位航天员带领着大家线上游览了四百千米外太空中展翅的鲲鹏——中国天和核心舱,为大家展示了三位航天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并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唤起现场所有同学的求知欲,与对无限广阔世界的畅想。
你是否曾经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又是否曾认真思考过其中蕴含的道不尽的精妙的科学原理?物理的精妙之处就在其中。将地球上司空见惯的物体移至广阔的太空中,就令人感到奇妙无比。航天员王亚平亲自制作了一个悬浮在地球之外的“水球”,而如果在地球上出现它,定会令人瞠目结舌:仅仅是缺少了地球母亲一般的重力的怀抱,就能做出如此奇迹!王亚平老师别出心裁,将一朵与地球上遥望着夜空中的自己的女儿一起做的纸花轻轻置在水球中,生怕破坏了那晶莹剔透的水球。只见那纸花,在水的抚摸下,逐渐绽开,呈现给了人们最美的姿态,还闪着远处太阳射来的两道光芒。此情此景,我想到了吾青年一辈,就像那静美的花朵,在充满科学幻想的世界里绽放,带给国家的未来愈来愈多的光芒。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在茫茫太空中的航天员们,无不对自己温暖的家里翘首以盼他们的回归的亲人们倍感思念。想古人,他们只能在宁静的深夜,举头仰望皎洁的明月,寄托思亲之情。想古人之被贬者、从军者,度过这漫漫长夜,只有头顶明月相伴。但三位航天员老师为我们介绍说,今天的航天员们,随时透过舷窗望见蔚蓝的地球,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时,他们就可以随时与家里通讯,听着家人们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感受着家人和科技带来的温暖。
这一次的天宫课堂,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新时代之青年通向未知世界、通向广阔宇宙的大门。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吾辈之青少年,应当把握住这钥匙,在科学的广阔领域丰富自己,学以致用,让不可限量的未来真正属于我们和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