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 篇1
马跃檀溪
有次打仗,刘备缴获一匹名叫"的卢"的千里马。荆州刺史刘表看后禁不住连声称赞。刘备见刘表如此喜欢,将此马送给了刘表。刘表手下有一人颇懂相马术,言此马有妨主之相,劝刘表将马还给刘备。刘表的夫人蔡氏和其兄蔡瑁早有杀害刘备之心。
一次,刘表请刘备代替他到襄阳去会见百官,蔡氏兄妹觉得这是杀害刘备的好机会。该城西门外有一条檀溪河,河宽水急,不易通过。蔡氏兄妹在东、南、北门派重兵把守,只留西门,等待下手。席间,一个叫伊籍的人来到刘备面前暗示,刘备假借更衣来到了后花园,伊籍附耳告诉刘备:"蔡瑁设计害你,已在东南北三个门派人把守,你只能出西门,快逃!"刘备大惊,策马跑出西门,行数里被檀溪河阻住去路,这时追兵赶来,刘备急打马过溪,没走几步,马失前蹄。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果然害我!"话音刚落,只见马从水中一跃数丈,飞身上了西岸,摆脱了追兵
设连环计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但又苦于无好计可施。
司徒王允,深夜独自到花园,望着天空一轮明月,心想着国家大事,不觉悄然泪下,他忽然听见牡丹亭处有人长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家中十六岁的美丽歌女貂蝉。问她为何长叹,貂蝉跪道:"我自入府,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不知如何报答才好。最近见大人总是愁眉不展,一定是有难办的大事,但又不敢问,故而长叹,如果我能与大人分忧就好了。"
王允一听,猛然醒悟说:"没想到汉朝天下,竟在一个女子手中啊!"他把貂蝉领到亭内,跪在地上给貂蝉叩头。貂蝉忙问:"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有用我之处,尽管吩咐。"王允见貂蝉十分坚决,就说:"董卓和吕布都是好色之徒。我收你为义女,先把你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你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貂蝉听后,满口答应,并发誓说:"如果我不按大人说的去做,不报大义,我当被乱刀砍死!"这就是王允和貂蝉共同定下的连环计,最后除掉了董卓。
曹操献刀
统帅二十万西凉大军的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乱进军洛阳,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自封为相国。他欺主弄权,残暴凶狠;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
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司徒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他走到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侧。董卓问曹操为何来迟,曹操说:"马走不快,所以迟了。"
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答应着出去了。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欲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机会。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吕布对董卓说:"曹操有行刺之举。 "董卓说:"我也怀疑。"于是派人去追。此时曹操已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三国成语故事 篇2
老将程普尝云:“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醇醪即美酒。本来意思是:老将程普曾说,与周瑜交往,如同品饮甘醇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被感染陶醉了。
后来也有人用如饮醇醪来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很值得交往。典故就是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而程普曾经用来形容周瑜的心胸宽广。
三国成语故事 篇3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侍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略之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关云长单人独马》:“肃邀羽相见,各驻戎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人独马 。”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有益州后回绝偿还荆州。孙权一面指令吕蒙强行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面指令鲁肃守巴丘(今湖南岳阳),防范关羽声援。吕蒙陷三郡后,关羽公然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压服关羽以保持联盟,约请关羽到约好地址商洽。
商洽前,鲁肃的部下忧虑对方会设下“鸿门宴”,不赞同他冒险去见关羽。可是,鲁肃从大局出发,当机立断地带着几个部将,佩挂单人独马。
在商洽桌上,鲁肃不管风险,力排众议,“大声呵之,辞色甚切”,驳得关羽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尤其是鲁肃的一番慷慨陈词,更是令关羽哑口无言:“最初刘备在长坂坡时,戎马缺乏,计穷虑竭,吴主怜惜刘备没有栖身之地,才割爱借荆州以济其患,使有所庇荫。
但刘备矫饰私情,已获得益州,还想吞并荆州,这种行为连平常百姓都不狠心去做,况且仍是有头面的领袖人物呢!我知道有这样的话:贪而弃义,必为祸。将军你我都是重担在身的人,假如不能理解道理,做不到以义辅主,反而一味包庇其短,哪里会有什么协助呢?” 最终,孙刘两家达成协议: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所以罢军。”至此,鲁肃不光赢得了这场商洽的成功,还保护了孙刘联盟的联合局势,其功可谓大也。
单人独马主人公分明是鲁肃,成果却被按在了关羽的身上。《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有很大的价值,可是小说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物人物有自己的特色,所以难免会产生破绽百出的现象。
三国成语故事 篇4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20xx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
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绕树三匝,无树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歌罢,刺史刘馥说,此歌不祥。曹操乘醉,将他用槊刺死。果不出所料,曹操乐极生悲。赤壁一战,险些特了性命。
三国成语故事 篇5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队伍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队伍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三国成语故事 篇6
讲稿党支部叙职;古诗建议书节日的教学方法鄂教版条例排比句,寓言弘扬:采访征文好段计划开学,建党决心书礼仪常识励。
三国成语故事 篇7
【桃园结义】
东汉(25-220年)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一天,他边看榜文边长叹,忽听背后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思为国出力,在这里叹什么气?”并自报姓名说:“我叫张飞,靠卖酒杀猪为生。”
刘备说出自己姓名后说:“我想为国出力,又感到力量不够,故而长叹!”张飞说:“这没什么可难的,我可以拿出家产,招兵买马,创建大业。”刘备听后非常高兴。
二人来到一个小店,边喝酒边谈,正说得投机,门外突然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刘备、张飞请他一同饮酒。交谈中得知,此人名关羽,因仗义除霸有家不能归,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们各自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三国成语故事 篇8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闻名的谋士名叫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智慧过人,遭到曹操的信赖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别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靠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领袖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损坏边境地区公民的正常出产和日子。
曹操有心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忧虑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突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剖析了其时的局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全国,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定不会防范。进行突然突击,一定能消除他们。假如延误机遇,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从头搜集残部,乌丸各族呼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咱们了。
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干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愿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定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虑的。”,曹操所以带领军`队出征。抵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当地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假如乌丸人知道我军的状况,就会有所预备。不如留下粗笨的军器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行进,乘敌人没有防范建议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曹操依郭嘉的计谋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
乌丸人不知所措地应战,落花流水。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孙康所杀。
三国成语故事 篇9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_魏、蜀、吴_
公元_280_年,三国又合而为一。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5个):锦囊妙计、张飞当阳一声吼草船借箭
鞠躬尽瘁、成事在天,谋事在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赤壁之战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三顾茅庐__ 人物及故事:__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君王_
成语:__桃园三结义 人物及故事:___刘备、张飞、关羽在桃园结为兄弟___
成语:草船借箭故事:周瑜为难诸葛亮要他10天制造10w只箭
成语:三顾茅庐故事:刘备求贤若渴,3次登门拜访诸葛亮
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赤壁之战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曹操____,“智绝”是__诸葛亮_____,“义绝”是__关羽______。
三国成语故事 篇10
公元210年,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在巴林病逝,周瑜的老友庞统非常沉痛,亲身到巴林参与周瑜的悼念会,庞统才学过人,能变善言,与诸葛亮齐名。这时他是刘备的军师,庞统一到东吴,许多人就景仰前来访问他,东吴的名士陆绩、顾韵、全琼等人都与庞统成了知交,在周瑜悼念活动后庞统就和他们聚会话,咱们谈得非常宽阔,庞统对陆绩说你比如一匹很有脚力的马,陆绩听了有些洋洋得意,庞统又对顾劭说你像一头牛能背着重物走很远的路,顾劭毕恭毕敬地表明谢意。
过后有人问庞统,在先生心目中,是不是以为陆绩的才干胜过顾劭?庞统不做正面答复,持续比方说马儿虽好只能运载一个人。他又说驮着重担的牛一天能行300里,它运载的岂仅是一个人的分量。后人常常用成语负重致远,比方一个可以背负重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