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优秀8篇

时间:2023-11-24 11:33:14 综合范文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1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范文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亿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

  三是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在老师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班主任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断地完美自我,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这个职业,今后我仍将这么做。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2

  “和谐教育要求班主任做到有爱心、平等、民主和耐心。”这是在听一位老师在讲班主任工作艺术中听到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班主任实施和谐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班主任应重视作为“人”的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让学生乐于接近你。只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

  班级工作中,多让学生“说话”。只有民主,学生才能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才会积极参与。记得在一次主题队会前,我和学生一起商量该怎么开、开什么,学生的建议非常多、非常好,把本来让我很棘手的事情一下子就搞定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主人。陶行知曾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班集体更加充满亲和力。

  面对问题学生,“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同你的学生说话。”可班主任切不可让愤怒冲破理智的闸门,不能把学生当作出气筒,更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另外,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反复抓,抓反复,用耐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耐心,将会让问题学生在爱的温暖中走向进步。有时,我也总是急切的想让学生进步;想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想让学生一下子长大,变得懂事乖巧。而这个过程又是多么不易,总是在学生不听课时气的火冒三丈,总是在学生闯祸时大发雷霆,缺少了班主任应具有的品质。而在每一次生气过后,才觉得懊悔万分,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啊,渐渐地,我改变着自己的角色,试着用心和他们交流,让他们学着换位思考,相信,我的孩子们会越来越懂事!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3

  请耐心等待一会,花儿就要开了。――教师要学会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就应用心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个性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犯同样的毛病,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孙同学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日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决定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就应,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4

  时间过得真快,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这对于我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使我得以比较快的适应了我的工作。平时我也主动地查阅这方面的知识,吸取经验,用之于工作当中。通过这两年多的实际带班情况,对于班主任工作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作法。在工作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在高一开学初即对学生提出在高中学习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好养成教育,使学生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与在校的生活习惯。在常规管理中,坚持常抓不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每天通过认真观察,及时发现班上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遇到问题时尽量进行客观的分析,及时处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做事能有较认真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比较重视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要求自己先要做到,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2、对学生有“三心”。记得在刚工作时一位资深班主任说过,对学生要有“三心”,即关心、耐心、爱心。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深刻,我也将之用于我的工作之中。

  ⑴关心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不仅是关心他的学习,也要关心他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平时我也常常通过和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以及班中一些同学的优点。在他们学习中有困难时主动找他们询问,给予帮助,使学生能感觉到老师很在意自己,关心自己。在课余时,我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并在有条件时和他们一起参加,如看他们参加球类比赛,形象大赛,看文艺演出的排练等等。这样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能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并不是只重学习成绩,而是重视他们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让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能在别的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也能树立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加班级体的凝聚力!

  ⑵在班主任工作中有耐心。有很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也包括我在内,常常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是比较琐碎的,感觉就是“大事没有,小事永远做不完”。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时刻注意班上同学的方方面面。我的工作中几乎天天都有事情要解决,这也就要求我对待学生和问题时要有一定的耐心。以前刚毕业时,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总想立即解决,所以处理时不免有些急躁,但是实际情况让我感到,那样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也改变了一些工作方法。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5

  做班主任的会都会遇到一些性格鲜明的学生,有的脾气异常暴躁,有的异常不爱说话,有的思想早熟,有的异常自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环境下,注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每一位同学,我们还必须关注到那些异常的学生,对于异常的学生我们要给予异常的管理方法,给予异常的爱,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被动,才不会忽略那些异常的学生。对于脾气暴躁的同学班主任切记不能以暴制暴,这样可能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于异常不爱讲话的同学要经常给他制造机会,让他大胆的表达自我心中的想法。对于思想早熟的同学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引导,不断修正思想的偏差。对于异常自私的同学教师要经常地进行点拨,多让他参与到团体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他人,体会和他人相处的欢乐。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6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带一年级。说实话,对一年级学生的管理,我还真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我来到学校后,都是从二年级接手的学生,上届老师带的学生纪律、卫生、学习习惯都培养得非常好,接管起来很顺手。现在突然要带一年级,面对着六十几个孩子,我该如何去做?在这就说说开学后几周我做的点点滴滴:

  一年级学生来到学校,还不适应小学的生活。记得开学第一天,王熙元同学哭了,他问我:“老师,什么时候才能放学,我想回家。”可是这才刚上第一节课呀,怎么就想着放学呢?这时候我心想:这样的孩子还能上小学?于是我对他说:“再别哭了。”但是他还是哭,我吓唬他说:“如果不听话你就出去,不要再上学了。”可他才不吃我这套呢,照样哭。我想这样不行,换个方式试试,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擦掉他的眼泪,对他说:“孩子,你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这多好呀!你再看看别的同学都不哭,他们多坚强,你愿意学习他们吗?如果你不哭,那你也是个坚强的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很喜欢你的,你愿意让我们喜欢你吗?”他抬起头看看我们,点点头擦掉了眼泪。直到放学,他都没有再哭,放学时,我带领同学们对着他大声说:“我们喜欢你――王熙元。”他笑了。下午上学来,他显得很高兴,而且对我说:“老师,我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再也不哭了。”我点点头,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以后他每天都是高高兴兴来学习,欢欢喜喜回家去。这时我突然明白,孩子在最需要安慰的时候,不能只一味地吓唬,哄和唬要适时而用。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时形成的,刚开学进行入学教育时,学习了《班级公约》、《小学生守则》,但是当执行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刚刚讲上课要专心听讲,但是很快他们就忘记了,上课前20分钟还能认真听讲,但到后面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忘了老师讲的`纪律,我就说:“同学们,大家要认真听讲。”可是他们只坚持了一两分钟,就又不听话了,怎么办?我就采取“开火车”读、点名读的形式,于是兴趣来了,注意力就集中了。另外,我还采用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小苹果”的方式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方式效果还不错。还有就是有时上课看他们累了的时候,穿插讲个小故事,他们的兴趣就来了,学习的热情就高了。为了学生课下不打闹,下课我做到勤跟勤管,因为老师在身边,学生打闹自然少点,如果有,也可以及时制止。总的来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一年级老师需要耐心加爱心,还需要好的方式方法,我在学习也在总结,并不断改进。

  虽然说做一年级的老师是累点,但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培养下幸福、健康地成长,在老师的教育下获得了文化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我们的任何付出都值得。我愿意做一名辛勤的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7

  家访真好,上周六,我和刘老师去周芷琪同学家家访,还未到门口,只听见一声声响亮的叫声传来,张老师、刘老师你们怎么来啦?蹦着、跳着、高喊着的她似乎激动不已。何止这样,就连她的妈妈也一同迎上前来。直拉着我的手一直拽到她家门前,此时的我和班主任刘老师被她们的热情所感染,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那天天气真好,周芷琪同学端来了椅子让我们在她家院子里坐下,那环境真适合闲暇聊天,一下子她的爸爸妈妈,奶奶,还有隔壁的邻居都围着我俩坐了下来,这场合看上去好像马上要召开一个小型会议似的。可见这家子的家人们是多么关心孩子,这家子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啊!

  刘老师直接进入了主题,:“周芷琪同学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乖巧的孩子,在班级里是个好榜样,可就在学习上还欠扎实,有点毛躁总是犯一些不该犯的错,小马虎一个。刘老师很诚恳的说出了她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她的小毛病,”坐在一旁听老师讲述的她,忍不住的直点头,嗯:“我爸爸妈妈也给我提醒过多次,可我就是改不了,我看真是改不了啦!”听到这话真让人纳闷,这么活泼乐观的一个孩子,怎么就对自己如此的不自信了,甚至已灰心失望。“周芷琪,别灰心。”我接过话来,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论是怎样的习惯与个性,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培养逐渐形成的。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习惯与个性,也就很难通过简简单单的方式改变。其实不止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情况,人有这些毛病也是很正常的,你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已向成功迈了一大步,在行动上老师希望你一点一点的做,不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太急于求成了,如果进步不大你就会失去信心的,此时的她安静的朝我看看朝她的家人们看看,还情不自禁的点了一下头,看着她的样子,我和家长们都忍不住的笑了。

  家访真好,给了我和孩子交流的舞台,在短短的交流中,让我的孩子重塑信心。家访真好,它让我和家长们同心播撒着爱的种子。对待孩子,不赞成“棒下出孝子”,但是,更不主张一味地纵容和赞扬,孩子就像一株嫩绿的小树,不仅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修枝剪叶,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 篇8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

  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

  三、多开展有针对性的丰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来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以达到强化、巩固的效果。

  1、开展“讲故事,明道理i班队会”

  许多传统美德故事代代相传,众口皆碑,学生也爱听。采用各种故事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形式。教师可利用各类日常行为规范、传统美德之类的书籍或典故,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轮流讲故事比赛。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个别问题,也可以通过讲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

  2、积极“设情境,辨是非

  教师积极搜集网络或新闻媒体热点新闻来让学生评判是非,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平视教师应重视班级信息搜集工作,还原和创设各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测试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四、借助家庭教育相力量,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能够教育的一个孩子一生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师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建立班级群、手机短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重要性。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习惯养成同等重要达形成共识。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共识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