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博物馆导游词 篇1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重庆市博物馆合并共建,今后将挂两块牌子。
它位于20世纪亚洲十大经典建筑的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两者中间为4万平方米的重庆人民广场,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其前身西南博物院创建于1951年,现馆藏文物17万余件。
既是长江三峡的专题性博物馆,又是历史艺术类的综合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有《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和《抗战岁月》4个基本陈列;《历代书画》、《历代瓷器》、《历代钱币》、《汉代雕塑艺术》等。
重庆三峡博物馆导游词 篇2
中国三峡博物馆位于20世纪亚洲十大经典建筑之一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为全国最大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家在北京之外以“中国”二字冠名的国家级博物馆。
中国三峡博物馆为收藏、研究、展示重庆及三峡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科学殿堂;建筑主体长米,宽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是一个传统的水坝形状。博物馆正面右上方,有一个4米见方的巨大篆体印章,印章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刻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9个大字。
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平方米,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除正面与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保持三位一体外,其余部分均顺地势地貌而建,并与山体融为一体,结合地势高差与建筑的围合与半围合,呈现出山水主题的园林景观,舒展平缓变化的体量似从山体中生长雕琢而成。
整个陈列展览由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列、1个360度全周电影、1个半景画陈列、1个观众实践中心和3个临时展览构成。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全馆最重展品——乌杨汉阕,重达10吨。它20xx年夏在忠县乌杨镇发现,是中国当今保存最完整的汉阙。它是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主阙高米,子阙高米。阙体雕刻丰富,主要内容有仿木雕刻、生活图卷、灵禽异兽和神话传说。
重庆三峡博物馆导游词 篇3
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人民广场西侧,馆内收藏有巴蜀青铜器、汉代雕塑艺术品等各类文物上万件,展示了这座山城的发展历史。馆内的《壮丽三峡》展厅里,还收集了大量三峡库区的实物,真实再现了三峡原貌。
博物馆建筑正上方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外墙以大面积的蓝色玻璃和古朴的砂岩构成,蓝色玻璃象征着水,而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
三峡博物馆共分四层,主要由360度环幕电影、4个基本陈列(《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和6个专题陈列等组成。
一楼的360度环幕数码电影,展示了库区蓄水前三峡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是对三峡风貌的永久纪念。《壮丽三峡》展厅里收集了大量三峡库区的实物,真实再现了三峡原貌。
二楼的《远古巴渝》展示了重庆古老的文明,追溯其3000年文化的根源,《重庆·城市之路》则是以大量的文物资料展示出重庆近百年来的城市变迁。
三楼的“重庆大轰炸半景画陈列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及雕塑、油画作品等形式,再现了重庆大轰炸的历史事件。《抗战岁月》以诸多详实的资料,展示出重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四楼的历代书画、瓷器、钱币和汉代雕塑艺术展里,展示了上千件各色珍贵文物,有著名的“说书俑”、“巴渝神鸟”、“乌阳汉阙”等珍贵文物。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厅,展示了大西南地区各民族的民俗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