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4篇

时间:2023-12-09 05:29:30 综合范文

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篇1

  打工挣来第一桶金

  一年挣了3万元,这对大一学生而言绝不是小数目,但从巫溪走出来的谭云就做到了!上周五,这个大男孩在自己的餐馆里讲起了如何赚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大一进校是贷款交的学费,每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2008年,谭云加入学院外联部,联系到在石桥铺一家商场做电脑销售,每台电脑有100到200元的提成。谭云说,每周末,自己早上7点就要出发往石桥铺走,到了商场不仅卖电脑,还留心学会了电脑组装和维修。随后,谭云在学校组建了电脑团购服务队,一个学期赚到了元。

  到了大一下半期,谭云又到商场兼职销售彩电,再加上做家教、帮计算机学校招生的收入,一年内他攒足3万元,赚到了第一桶金。

  创意来自打工经历

  大二开始,谭云开了一家餐馆,不过却比其他餐馆特别一些。“可以点两个菜坐下来慢慢吃,也可以亲自去厨房过一把做菜瘾,厨师还可以给你指导。”谭云说,这个创意来自一次打工经历,当时自己到一家酒店的厨房做了2个月小工,熟悉了厨房操作流程,还学会了不少家常菜做法。开餐馆时,就萌生了这个想法,让同学自主学做菜。

  李姝就是这里的常客。李姝笑着说,自己以前很少做家务,结果在这里炒过几次菜后,加上有厨师的指点,厨艺大大提升。寒假回家还给父母露了一手,做了一桌子的菜,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除了炒菜外,谭云餐馆更多还是送餐上门,给同学老师提供方便。

  学到管理经验技巧

  “其实,打工只看自己收入,当老板就要靠管理的功夫。”谭云说,餐馆每一个订餐都有一个三联单据,送餐的人要把单据和饭菜一起送到寝室里,晚上算账就很清楚,也方便我们查询和管理。而且,同学只要收集10张单据,就可以免费得到一瓶饮料,收集到20张可以免费得到一个盒饭。这样一来,同学也愿意收集。

  现在,谭云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市场买菜,8点上课,中午到餐馆送餐,下午继续上课,下课继续送餐。谭云说创业很辛苦,但餐馆生意很红火,让自己很安慰。他笑着说,在创业中也学到了许多管理经验,不仅要有管理技巧,还要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关系。

  学校辅导员对谭云创业很支持,但经常提醒谭云要注意课程。

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篇2

  比尔是美国费吉尼亚州的一位在校大学生,他的家庭非常富有,父亲有两家公司,母亲是律师。但当他离开家上大学时,却拒绝了父亲的资助。

  临走时他信心满满地对父亲说:“我只需要带点车费就行,上学的费用自己想办法解决。”

  父母一脸吃惊,但是看到比尔那么自信,只好答应了。

  刚到大学,比尔就跑到一家餐厅,他请求店主,说自己愿意为餐厅送外卖。因为大学里面是不允许开商店的,很多餐厅都开在学校外面,竞争压力很大,所以店主很快就答应了,并且答应他每销售一份外卖,能获得1美元提成。

  比尔为了提高销售量,获取更多的提成,用自己车费仅剩的20美元给餐厅印刷广告,然后把全校每个寝室都跑了个遍,发广告做宣传。

  当天就有人陆续打电话过来订外卖,这是比尔意料之中的:学校寝室距离外面很远,肯定会有学生不愿意多走路,宁愿多花高一点价钱。

  以后的一个月里,外卖销售量迅速增长,比尔从一天拿30美元的提成增长到了每天200美元!

  令人意想不到是,当这份工作做得如火如荼时,比尔居然辞职不干了。他拿着挣来的五千多美元,到即将毕业的学长那里收购二手自行车。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方便买了自行车代替步行,快毕业时,自行车不方便带回家,只能当做垃圾卖掉。

  比尔意识到了这一点,便立即做出了行动,到学长们那里进行宣传,称愿意高价回收二手自行车。大家一看有人愿意高价回收旧自行车,都很愿意把自己骑旧的自行车卖出去。这样一来,比尔很快就收购了几十辆自行车。

  接下来,他边发广告边把收购来的自行车进行修理、刷洗,之后又成立了一个自行车出租“公司”。

  这次,比尔又抓住了新生们的心理。因为很多新生,想买自行车,但平常上课没时间出行,只有周末才骑车出去玩,买新的到毕业时自行车只能当垃圾卖出去,很浪费,所以比较犹豫。这下听说有人出租自行车,自然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于是,比尔以10美元一天的价格出租自行车,平常每天能租出去二十多辆,周末时自行车被一租而空。看到自己的“生意”十分火爆,赚到钱后,比尔继续收购自行车,增加出租量。

  一年以后,比尔正式成立了出租公司,他花钱请了一些人员,把出租自行车的范围扩展到周围好几个大学,还开了几家自行车店面,出售新自行车。

  毕业时,他的出租公司和自行车专卖店加起来的销售额已经达到父亲一家公司的销售额!

  有人问到比尔创业的感受时,比尔答道:“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能走到今天,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点敢想敢做的勇气而已。”

  因为敢想,所以梦想一直都在眼前;因为敢做,所以成功并不遥远。

  李开复说:“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暂,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冒一些风险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会后悔终生。”

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篇3

  大学生创业故事,擦鞋哥的创业故事

  两年前,沈阳人李洪福从天津轻工学院本科毕业,学电子商务专业的他也和多数怀揣梦想的同学们一样,将人生的落脚点选在了大城市。从天津到杭州,再到青岛,他整天穿着职业装和皮鞋穿梭在各个知名企业中。“工资不高,压力极大,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行走在大城市的灯火辉煌中,总感觉这样的城市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这样的城市。”严重缺乏归属感让李洪福对自己的人生开始了认真的思考。“之所以留在大城市继续那个看似体面实则痛苦的梦,就是因为自己放不下上过大学这个事实。”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洪福发现擦鞋这个领域很有潜力。在进一步做了考察后,他发现了里面的商机。“现在的90后多数自理能力都很差,穿的高档鞋根本不会或没时间去打理,而且现在奢侈品的需求加大,许多高档鞋、包、衣服的后续保养都是个空白。”李洪福说,这个发现让他产生了回老家创业的冲动,并开始去一些擦鞋店考察,并四处偷师学艺。

  20xx年12月,李洪福的“大学生香薰洗鞋店”在于洪区松山路低调开张。近30平方米的小店,他既是擦鞋工,又是老板,每天忙得团团转。最辛苦的一次,是除夕前的一天,他从5时起床擦鞋,一直干到24时。“在小店打烊的那一刻,我的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但望着地上那些已经光鲜亮丽的鞋,我的心里有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李洪福说,他之所以将“大学生”三个字加到店名中,就是想告诉所有顾客,他这个擦鞋工是个大学生,大学生没什么了不起,也可以为别人擦鞋。

  刚开始,也有顾客好奇李洪福的选择,觉得一个大学生当擦鞋工有些可惜。“大学毕业当擦鞋工,那上大学还有啥意义?”每到这时,李洪福都会微微一笑:“千万不要把大学生的身份看得如何高,其实这个身份什么都不是,可偏有人把它当成一件虚荣的外衣。我坚信只有放得下才能站得起,许多大学生埋怨工作不好找,其实就是这个身份把他们害了。”

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篇4

  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月薪近3000元的工作,却因为"不适合创业"而被他放弃了。之后,他选择了一家只肯给他800元工资的公司,从技术员干起,在生产、售后和市场等部门中摸了个遍。两年后的20xx年,这位24岁的年轻人自创公司,依靠良好的服务,过硬的产品质量,慢慢地在行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

  辞掉高薪周围人不理解

  戈学珍出生于1984年,是内蒙古集宁市人,20xx年6月从青岛滨海学院应用电子系毕业。戈学珍说,他一直很注意观察哪些行业比较适合创业。"适合创业,一方面是这个行业要有一定技术门槛,但又不要有太高的资金门槛。"

  大学毕业后,戈学珍顺利地在电镀行业找到份工作,月薪将近3000元。"当时同学都很羡慕我,我却慢慢发现电镀行业对固定设备、资金的要求很高,不适合创业,所以三个月后我就从这家公司辞职了。"让戈学珍毅然辞职的,还因为他发现一个很适合自己的行业:环保科技业。"这个行业很朝阳,有技术门槛,但对资金的要求没那么高"。

  看到方向后,22岁的.戈学珍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稳定的高收入,找了一家环保科技行业的企业应聘。"那家公司给我开的月薪是800元,我一口答应了。"戈学珍说,他最初是在公司的生产部门,等到对产品生产流程熟悉后,他主动申请调到售后设备调试部门,之后再次申请调到了销售部门。

  独辟蹊径熬过艰难时期

  当对企业三个主要部门的流程都掌握了之后,戈学珍认为创业的时机成熟了,就向公司提出辞职。20xx年6月,戈学珍的青岛巨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这是一家从事环保与水处理领域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专业环保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万元。"注册资金一部分是自己的积蓄,另外也吸引了一部分投资",戈学珍说,成立公司后,他邀请了几位自己原先的同学加盟。

  "创业初期很困难,我们的第一个订单是在公司注册时签订的,之后几个月都几乎没订单了。"戈学珍说,"碰壁"后,他的团队经过观察发现,市场上虽然生产环保设备的厂家不少,但很多厂家都不太重视售后,设备销售之后的维修问题是很多客户的难题,因此,他们决定从没有太多利润的售后入手,先从维修开始,让使用设备的客户认可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渐渐地,公司产品有了销路。20xx年,虽然受到了经济危机的部分影响,但在25岁的戈学珍带领下,公司仍然实现了快速发展,年纳税额达到6万元。

  创业心得

  戈学珍认为,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对创业实践作用很大。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首先是独立性,包括善于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行动。其次,要善于交流、合作。再次,还要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勇于承担行为后果,敢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