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书香校园的活动总结(必备5篇)

时间:2023-12-12 04:58:25 综合范文

书香校园的活动总结 篇1

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底蕴,营造清新的校园风,充满书香。我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将其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接下来,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

1.校内外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时认真思考的习惯。

1.课堂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明确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大力提倡多读多读。读,读一本好书,读全书,有意识地把课延伸到课前课后,用课上四十分钟带出几、几十……四十分钟。

2.开设阅读活动课,指导思考的内容和方法。

  每周举办一次阅读指导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阅读指导:(1)参考书目选择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避免借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课外时间的无心浪费。 (2)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训练和掌握阅读方法,如跳读、略读、速读、精读等; (三)加强读书笔记的指导。如摘抄、写作阅读心得等,让学生逐渐养成不读书不读书的好习惯,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边读边想的习惯逐渐被学生养成,学生们写下了工整整齐的阅读笔记,每一篇读后感人肺腑,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3. 建立家校联系卡:家长及时反馈学生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给予指导。

  我们认识到,课外阅读指导计划要通过家校结合,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课外阅读计划的好处和长远意义将通过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让计划得到周边人的重视和支持;此外,教师和家长将带头营造阅读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计划顺利实施。虽然时间不长,但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父母满意;教师课堂教学进展顺利,目前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收集大量信息;学生可以坐下来阅读、学习 此外,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内心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初步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习惯。

第二,以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善于交流的习惯。

1.设置读书角,营造氛围,促进交流。

班内设立图书角,学生从家里带书,选择班内有责任心、热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保管、借阅等工作,交换借阅图书岁月之间。同学们非常热情,挤在一起还书和借书,不禁议论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谈论书籍,阅读的风气逐渐形成,交流的习惯也逐渐形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交流阅读的感受和收获。

  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两次班级故事会,让同学们畅谈被故事中的真善美感染和熏陶;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收获。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积极性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

3、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类图书均为精品图书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资源,我校开展了图书借阅活动。学校定期按班级借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书籍。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资源共享的乐趣,培养良好阅读和交流的习惯。

第三,搭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促进学生养成多种阅读习惯。

为调动学生阅读热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养成多种阅读习惯,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

1、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设立阅读栏目,播放学生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2. 自编手写报纸。随着课外阅读的广泛开展,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断扩大,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编写手抄小报,广泛介绍古今中外优秀作家和作品,推荐阅读方法;他们会根据从广播、电视和报纸上获得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手抄报”,表达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阅读报刊知识竞赛、阅读写作比赛等活动,并将获奖情况及时通知学生,以便以增加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

4、学校创办校刊《绿草》,可发表学生读书、读书、读书生活的优秀手稿,每月一次,分发到每个班级。学生的阅读作品可以在全校交流,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5、建立奖励机制:每学年进行一次读书笔记评选,鼓励学生把这项工作做好并成为一种习惯;每学年进行一次读书之星评价和表彰等.

6.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迎国庆,庆中秋”诗歌朗诵比赛、“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诗歌朗诵比赛、赞美祖国诗歌朗诵比赛、经典朗诵等活动。在县教育局举办的经典朗诵比赛中,我校评选的《三字经典》获得一等奖,《月亮颂》获得二等奖。

  随着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我校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

书香校园的活动总结 篇2

  为全面落实xx县教育局关于“构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建设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引领广大师生“走进五千年文明、品读祖国经典美文”,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引导师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丰富内涵,为了创设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知识源,亲近母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校力争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地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从而也有效推动校风校纪的建设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务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行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三、活动主题

  全员阅读,领悟方法,同享快乐 ;润泽经典,濡养心灵 ,积淀生命。

  四、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阅读组织机构;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1)、创建书香校园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2)、创建书香校园实施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 各班班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2.营造氛围。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画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图书角等符合班级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

  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语文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2)保证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托管、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4)开展阅读活动。

▲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本学期设9月份为“校园读书月”,其主题为“书香伴我行”。

▲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开展其他各类读书活动。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落实评价。

(1)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班主任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2)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显”、“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学校将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同时,不定期开展阶段性的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5.档案整理。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五、时间安排: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9月—10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教导处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10年6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教导处将不定期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和参加市镇级组织的活动。

  第三阶段:20xx年7月,为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是:总结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含各班总结),好的经验在全校交流推广,参加镇组织的相关展示、评比、总结和评估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

  各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小组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规范管理。

  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各班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载、成果汇报等,协助各科组和教导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确保落实。

  各班级要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为原则,各个科组,各个班级、各个学生、各位教师全员参与,以班主任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

  附 :活动口号

  1、与好书交朋友。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涵养人文精神。

  5、我阅读,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

  6、让读书成为最美丽的校园风景线!

  7、读书--为你的心灵、智慧和品味插上腾飞的翅膀。

  8、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 。

  9、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

  10、让师生心中溢满书香,让好书伴我们成长。

书香校园的活动总结 篇3

  1. 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2. 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3. 和经典相伴,与书香同行。

  4. 和声细语显淑女气质,谦恭礼让展绅士风度。

  5.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 弘扬传统文化,浸润幸福人生。

  7. 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办学品位。

  8.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高雅校园环境。

  9. 厚积薄发,用书籍点亮人生;喷薄欲出,让感动溢满校园。

  10. 慧仁和谐音,书墨香满园。

  11. 汲取知识的力量,建设美好的校园。

  12. 汲取知识力量,建设和谐校园。

  13. 精读一本经典着作,与名人伟人对话,点亮心中的明灯。

  14. 聚师生合力,扬传统文化,创优质学校。

  15. 开卷有益,为生命加钙补锌。

  16. 开展全民读书,建设书香校园。

  17. 快乐读书,勇于创新,充实人生,共建和谐。

  18. 立志为党添光辉,书香文明伴我行。

  19. 砺学砺行,维实维新。

  20. 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

书香校园的活动总结 篇4

  自荐书书苏轼规划贬义词的一封信员工手册规划了随笔防控思想品德反问句

  导游词倡议书党课考试班组,营销策划随笔心得体会短信,弟子规课外知识的提纲教学方法述廉的歇后语阅读教学方法悼词答案的李清照发言说说期中。

书香校园的活动总结 篇5

一、指导思想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知识的主要源泉来自于书籍。在“书香校园”活动中,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树立国家荣誉感,集体责任感,个人使命感。在丰富多彩的“书香校园”的活动中,汲取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养。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不仅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而且积极有效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使山密二中教育教学环境更加优良!

二、活动目的

  1、在“书香校园”活动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目标,引导学生以经典好书为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2、阅读教学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3、通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三、活动范围

  山密二中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安排

  1、制定计划阶段(每年9月份)

  学校于每年秋季开学初制定新一学年度的《“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方案包括“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措施,常规读书活动安排,读书月活动安排,经典诵读活动安排,读书汇报安排等。

  2、活动实施阶段(每年9月—次年7月)

  学校按照制定的活动方案,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活动,促进书香校园氛围的营造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读书活动有主题、过程有记载、时间有保障、推进有措施、展示有特色、汇报有亮点、阶段有总结。

  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早晨阅读、午间阅读、自习课阅读、双休日阅读和假期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在校集体诵读(学习)经典的时间每周不少于1小时。

  3、专题读书活动月

①校本主题读书月(每年10—11月)。学校确定读书主题,教师要负责分学段向学生推荐有意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学校将要开展演讲比赛、读后感、读书小报、朗读比赛、做读书笔记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采用班级赛和校级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月底或学期中学校组织一次全校性阅读成果展示。

②经典诵读读书月(每年3月—4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举办手抄报、经典摘抄及读书笔记展评,课本剧、德育故事表演等活动给学生创建展示的平台;班级举行以“经典诵读”等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评选“诵读之星”、“古诗词之星”等;学校组织“经典诵读大赛”,每学期评选“诵读优秀班级”。

五、活动组织机构

  书香校园领导小组:

  组长:刘晓丹;

  副组长:卢明星、朱立君、王岩、高涵;

  组员:姜富秋、杨惠英、周丽娟、郭俊玲、侯远萍、刘湘萍、赵月波、吕龙泉、张晓丽、宋华、于秀凤、刘丽秋、孙明阁、李志宏、王丽君、郑伟、聂文慧、赵金秋及全体班主任。

六、活动内容

  1、“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

  阅读需要氛围,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①在校园内悬挂条幅,操场、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在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有益熏陶。

②设计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③布置班级图书角。每个班级均要建设美观实用的班级图书角,采用学生捐建、图书室定期借阅等各种形式充实图书资源,并可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

③开放学校图书馆。专人负责图书馆,鼓励学生借阅,保证全校师生要有书读,每天定时向学生开放,做好学生借阅高峰期的组织工作,通过不断丰富书目,全方位开放图书馆,将图书馆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④教师办公室设立阅读角,陈列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名著,期刊报纸等。

⑤创立家校共读机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合理使用网络空间等资源,开展亲子共读,全民共读活动。

⑥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电子屏的作用。

  2、具体实施过程

  学校活动的两大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也是建设“书香校园”活动的最终受益者。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1)学

  教者学:准则——让学生学的,老师首先要学会。不仅学会,还得学精学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学生学:要读书,首先要会读书。会选书,会读书。就得掌握恰当读书方法。

  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尤其要让学生掌握探究性阅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概括到具体的科学合理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2)读

  每个学段的年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选择的适合的读本阅读;以班级为单位可以共读一本书,这样便于交流读书心得和感悟。读书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有固定的时间,如晨读,午读,课上读等,也可以用零散的时间,自习课,课间,回家自读等

  为了保证有书可读,我们可以买,可以借阅,可以互换等方式。

  建议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着,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激发兴趣,引发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3)做

  做计划:每学期班主任、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读书计划;

  各班级制定创设“书香班级”计划。

  设计班级书香园地。设计“书香校园”黑板报

  做笔记: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的藏书,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并完成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

  做“书香校园”网站

  做“书香校园”广播站

(4)讲

  课前讲:利用语文课开展课前3—5分钟“背名篇、讲故事”。(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语文教师可根据本科内容,灵活安排,推广此活动。

(5)展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书香校园”读书主题活动

  生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每位学生有专一的阅读笔记。语文教师要负责学生阅读

  书目的筛选。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写

  读书笔记,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语文老师每周检查一次,期末进行学生读书笔

  记展评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我的读书名言”

  征集活动,“读书的乐趣”小报展览活动等。在月底或学期中学校组织一次全校性阅读成果展示。

(6)演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表演课本剧、德育故事等活动给学生创建展示的平台;用自身感悟,诠释文学作品。

(7)评

  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星”、“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将“书香班级”建设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评比“书香家庭”: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支持者。家长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看闲书。家长还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麻将等活动,主动带领孩子一起读课外书籍,并给孩子讲解,培养孩子的读课外书的兴趣。

  A要求学生主动相邀家长共读完整的一本书,谈谈各自的感想。

  B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内容既可以有父母的感想,也可以有孩子的感想和体会。

(8)赛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的比赛。如:中华诗歌散文精品朗诵比赛,“读书改变了我”征文比赛,“享受读书之乐趣,品经典之茗香”演讲比赛等

七、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

  各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小组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规范管理。

  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各班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载、成果汇报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确保落实。

  各班级要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为原则,各个学年组,各个班级、各个学生、各位教师全员参与,以班主任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