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优秀3篇】

时间:2023-12-20 09:33:08 综合范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1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学习道德模范事迹,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近年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果不断揭晓。他们中有:“最美妈妈”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板凳妈妈”许月华用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索道医生”邓前堆,不顾生命危险,在怒江上一条约125米长的溜索上来来往往了整整28年,只为恪尽救死扶伤这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一位位光彩照人的模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今天在这里,我想带大家共同学习“最美女孩”孟佩杰的事迹。90后的孟佩杰是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生,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其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8岁,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8岁,正是大多数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但快乐童年的时候,8岁的孟佩杰从此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给养母做饭,个头小,够不着灶台,她就站在小凳上,摔伤、烧伤不知多少次;为养母洗衣服、擦洗身子,小手冻得又红又肿,不知磨破了几层皮;到市场上买菜,不认识葱姜蒜,她就按养母教的顺口溜:“圆圆的是蒜、长长的是葱,扁扁的豆角绿莹莹……”尽管照顾养母担子沉重,但孟佩杰从来没耽误过学习,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20xx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这下,孟佩杰犯难了:辍学吧,于心不甘,美好的理想将化为泡影;如果到临汾上学,瘫痪母亲谁来照顾?经过几天反复考虑,孟佩杰做出了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带上母亲去上学!到临汾后,孟佩杰在学校附近租了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每天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母亲久病卧床、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褥疮,孟佩杰一天要帮其翻身擦身多次。每每遇到母亲排便困难时,孟佩杰就一点点帮母亲抠出粪便。

  能吃上一顿肉,对如今的大多数人来讲,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对孟佩杰来说,却是件十分奢侈的事。20xx年暑假期间,孟佩杰在临汾找了份发广告传单的工作,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给母亲买了一份红烧肉。孟佩杰时刻惦念着瘫痪在床的母亲。一次同学过生日请客,她把自己的那份肯德基悄悄装起来,找了个借口提前跑回家,送给母亲吃,母亲吃完后才知道佩杰一顿饭没吃一口。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孟佩杰用坚强的毅力,演绎出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

  他们是英雄,他们大爱天下,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准则: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美好,懂得了勇气、信念、善良、诚实和真爱。

  我希望大家能接过他们传递的火炬,亮出你们担当的肩膀,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秉承先辈的志向,以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严格律己,兼爱天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2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三口之家,妈妈小学教师,爸爸林场机关干部,现任财务出纳工作,儿子上小学。

一、志同道合,和谐维家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xxx与爱人都在农村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环境,经过各自的努力,爱人成为小学教师。xxx在林场就业,成长为林业的管理人员。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础。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使他们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10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二、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xxx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林业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他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名机关工作者,她除注重自身建设外,坚持正常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林场推行财务核算微机化,他能够很快的熟练掌握,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

  多年来,因为工作突出,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家庭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他们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小两口都是工作在乡下,乡下的生活条件不好,老人年纪已大,xxx就和妻子商量在xx买了个房子,把父母安排到县城里生活,休息的时候就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

  xxx的父亲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父母的教导与影响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他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他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他们总结了几点体会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对孩子即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他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四是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多年来一直邻里关系,邻居家如果有事情,两口子都能够主动的去帮忙。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

  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家庭地位的提高,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谐的代表,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很多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这个元素的完全覆盖,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让我们共同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吧!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3

  xxx,xx第一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师、班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心中时刻牢记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敢忘记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要求。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地向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前进。

  一、用师爱开启学生心灵,她收获着信任与尊重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只爱自己的专业,那他可能成为一个会教书的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专业又爱学生,那他将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邹老师自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认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渴望被外界、被他人肯定的需要,对于那些调皮捣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她总是以慈母般的关爱代替冷漠、厌恶,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代替讽刺、挖苦,以鼓励和表扬代替随意的责备和批评,孜孜不倦地清塞引流,用真情呼唤童心,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她一直坚信梵高的那句话: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她爱她教的每一个孩子,爱她天天站着的讲台,爱学生让她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二、揣着两颗心育人:自我约束,德育为先邹老师常说,教育孩子心里要有两颗心,除了爱心,还有一个良心。倾情付出,无怨无悔,摸的是良心;视生如子,关怀备至,靠的是爱心。邹老师眼中孩子们,或像红色一样热情,或像蓝色一样忧郁,或像黄色一样阳光;或许他们有很多优点,又或许他们有很多缺点,而就是这样各自不同的大家,聚集在同一个集体中,一样可以组成一朵耀眼、美丽的七色花。而教育的千般万般,都要以德育为先。在爱的基础上立下规矩,帮助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她每带一个班都会制定班级绿色作文网公约,让大家共同遵守;结合班级情况,确立学习习惯培养目标;严慈相济,班级更有凝聚力;采取直线面对面、电话线、网线三线合一的方式和家长沟通并形成合力……春风化雨,以爱育人。正是怀揣着这两颗心,邹老师的心一直与孩子们在一起。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备尝教育工作的苦辣酸甜,但是她收获的是家长和学生对她的信任与尊重,收获的是学校领导对她工作的肯定,她执教的班会课多次获得xx市优质课,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礼仪之星”班级和校级优秀班级。

  三、铆足一股劲前行:自我鞭策,且行且思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育工作者,她深知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工作24年,她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一直奉行“平实做人,务实做事”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她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自己的教学模式,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真正得到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4年的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却带不走她对教师职业的深深眷恋!24年的时间改变了她的容颜,却改变不了她对教育深深的爱恋!人生最美的姿态,莫过于在忙乱的尘世中,以深情而又简单的性情,活出一道最平静的风景。耳边回响起那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