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汇总7篇

时间:2023-12-25 09:25:23 综合范文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1

  广大人民群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先人、纪念先贤、缅怀先烈、慎终追远的重要传统节日。

  清明节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倡导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现代殡葬祭祖新风,确保清明祭祀活动有序进行,特向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祭扫。告别祭扫陋习,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忆一段往事等健康、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营造文明祭祀良好社会氛围。党政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移风易俗。

  二、环保祭扫。树立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制造、销售、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积极投身城市综合管理活动,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秩序,不在非指定地点燃放鞭炮和焚烧祭扫用品,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形象。

  三、科学祭扫。树立科学意识,提倡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多种形式祭扫活动,以科学、健康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消除因实地祭扫而造成短时间、高密度的人车拥堵压力和不安全隐患。

  四、节俭祭扫。倡导厚养薄葬,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多关心老人,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逝后,倡导从俭办丧,不搞封建迷信,坚决反对奢靡之风,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骨灰寄存等节地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

  五、安全祭扫。倡导错峰出行,广大市民应合理避开人流、车流高峰,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要自觉维护祭扫场所公共秩序,在公墓祭扫时要听从民政、公安、殡葬服务单位等部门工作人员安排,增强安全意识,严防火灾和挤踏等事故的发生。为避免交通拥堵,请广大市民朋友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为建设美丽黔西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2

  广大市民朋友: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进一步深化清明节期间移风易俗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祭扫。倡导东营籍游子如非必要暂时不返乡,以踏青遥祭、网上祭扫、代为祭扫、植树绿化等安全文明的缅怀方式,寄托哀思、悼念逝者。倡导不到现场祭扫,不组织和参加集体祭扫活动,不在街道、广场、公园、居民小区、十字路口、林区等场所焚烧纸钱、抛撒祭品、燃放烟花,共同维护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

  二、喜事缓办。倡导缓办红事喜事,原则上推迟到本轮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后再行举办,提倡贺喜、网络送祝福等方式,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确实不能延期的,应严格控制规模、简化仪式、缩短时间,落实好体温测量、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护措施。避免在特殊日期扎堆登记,前往婚姻登记处的人员务必正确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测温、出示健康码。

  三、丧事简办。从简从快办理丧事,简化治丧方式,缩短治丧时间,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搞集中悼念、集中用餐等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四、宴会不办。不举办各种宴席聚会活动,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受邀亲朋好友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表达心意与祝福。不组织和参与聚集性活动,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自觉遵守防疫规定,提倡“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一米线、用公筷公勺、不随地吐痰”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五、提前报备。喜事、丧事举办之前须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最大限度控制人员范围特别是市外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人员不能参加,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人员未按规范落实核酸检测筛查等管控措施的不得参加,所有参加人员实名制。积极发挥社区(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引导事主推迟或简办喜丧事宜,做好居(村)民喜事、丧事指引,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六、示范引领。全市各级基层组织要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和监督管理。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文明节俭办婚事、治丧事以及疫情防控等方面作表率,引导亲友文明祭扫、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要带头做到不聚餐、不聚会,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要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违规操办宴席聚会等行为。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携起手来,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自觉做好疫情防控的服务员、宣传员、管理员,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建文明和谐、安全健康、美丽幸福新东营。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3

  每年清明节祭奠活动中发生的火灾不在少数,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损失。20____年3月12日9时许,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钟家村村民钟某,来到钟家村北山祭祀已故父亲。钟某在其父亲的坟前用明火烧香、烧纸。由于当日风力较大,燃烧的纸被大风吹散,难以控制,进而引起山火。火借风势,在山林中迅速蔓延成灾。此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0。7公顷,造成林木直接损失价值近3万元。

  今年清明将至,广大市民将以各种方式祭奠先祖,但少数市民祭祀仍然采用上坟烧纸、点燃香烛、燃放鞭炮等方式进行。这既污染环境、又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为全面倡导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我代表一名中学生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文明使者。为了我们生活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告别陋习,做一名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做到不在公共场所、林区及其边缘地带燃放鞭炮香烛纸钱;不携带任何火种进入林区。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报警。

  二、自觉移风易俗。积极采取文明的祭祀方式,清扫墓碑、鲜花换纸钱、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式,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方式加以继承,树立文明祭祀社会新风。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争做文明使者,自觉移风易俗,保护绿色家园,倡导文明祭祀。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4

全县城乡广大居民:

  清明节即将来临,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是进行祭扫活动的高峰期,人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清明节期间烧纸焚香之风愈演愈烈:路口车站、交通要道、野外墓地、甚至公墓区烟雾弥漫,这种不文明的祭祀方式,既影响了社会风气,污染了生态环境,又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深化文化创建内涵,营造文明良好的榆中形象,县民 政局就清明期间的祭扫活动提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祀,摒弃愚昧的祭奠方式。党员干部要自觉开展文明祭扫,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广大公民。

  二、倡导环保祭祀,摒弃污染的祭扫方式。要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牢固树立文明意识、科学意识、公德意识,把传统的祭祀习惯用环保、时尚、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

  三、倡导节俭祭祀,摒弃浪费的`祭扫方式。做到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导科学祭祀,摒弃庸俗的祭扫方式。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

  五、倡导安全祭祀,摒弃不安全的祭扫方式。要严格遵守有关护林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田间、林地、公墓内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发生。

  广大城乡居民们,继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祭扫,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使清明节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为打造“六个榆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xxx

  20xx年xx月xx日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5

  20年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节是我们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发扬“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传统美德,更好的倡导“文明祭祀、低碳清明”新风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澄迈的水更清、天更蓝,特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抗疫为重,平安为要。生者平安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广大群众要强化“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防火相关要求,限制参加祭扫人数,不聚集吃喝春游,不在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倡导以网上献花、线上寄语、撰文追忆、家庭追思等方式缅怀逝者。劝阻涉疫区亲友不返乡祭祀,减少辗转奔波和感染风险,守护我们平安健康的共同家园。

  二、厚养薄葬,弘扬美德。祭而丰不如养之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生前敬孝尽心、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清明祭先祖,在心不在形。在治丧祭祀中,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传承,以简约方式寄托哀思,营造文明祭祀新风尚。

  三、遵纪守法,安全文明祭祀。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严格遵守县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相关规定,不在墓地、林区等场地焚纸烧香、燃放鞭炮,防止因祭祀引发火灾事故。积极主动到设置的祭扫专门区域、集中焚烧设备进行祭祀,并听从民政、公安、城管、环卫等部门工作人员安排,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确保祭祀活动安全、顺畅、文明有序进行。

  文明祭祀,有你有我,疫情防控,你我同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防疫祭祀、文明祭祀、绿色祭祀、节俭祭祀、安全祭祀,为做好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X

  20年3月22日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6

  各镇(街道)民政办、局属有关单位:

  清明节将至,为了做好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苏民电〔20xx〕9号)及全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暨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要求。为认真做好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工作,积极弘扬殡葬新风,过一个生态、文明、平安的清明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推行文明祭扫生态安葬。要以“文明祭扫、生态殡葬、平安清明”为主题,大力弘扬先进殡葬文化,积极推进殡葬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纪念先人、缅怀先烈、孝亲感恩的精神需求。各镇(街道)要以清明节为契机,向群众广泛宣传惠民殡葬政策,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殡葬改革,使惠民殡葬、绿色殡葬、人文殡葬深入人心。要积极推行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宣传生态安葬对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大力倡导家庭追思会、网上祭扫、社区公祭等文明祭奠方式,引导和鼓励群众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江葬等生态葬法。要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和村民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建筑物下等场所化纸钱、烧冥物,以防火灾等事故发生,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

  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祭扫责任。清明节期间,是群众祭扫人流、车流高峰期,也是安全事故、火灾的易发期。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清明祭扫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迅速开展清明祭扫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问题。公墓区、骨灰堂要建设集中焚烧设施,严格限制烧香焚纸,严禁祭扫燃放鞭炮,严禁林区焚烧纸钱等行为,加强火源管控,严防因祭扫引发火灾事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应急值守制度,祭扫高峰日和节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科学合理设置祭扫观察点,选派专人负责,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三、加强行风建设,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各殡葬服务单位要切实加强殡葬行风建设,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解决好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殡葬收费项目、收费价格、服务质量问题。要宣传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节俭办丧事。要全面推行殡仪服务制度,大力推行殡葬系统行风建设,社会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殡葬服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要严格按照“丧属至上、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各负其责”的要求,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篇7

  市民朋友们:

  雄鸡唱韵,大地回春。鼠年春节将至,在衷心祝福广大市民朋友春节吉祥快乐之时,XX市文明办、XX市民政局、XX市环保局共同向全体市民发出文明过年,绿色过年,平安过年的倡议,以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方式纪念先人、缅怀先烈,让我们努力做到:

  一、文明过年。拒绝购买冥纸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不在公共场所抛撒、焚烧冥纸,不销售、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在纪念先人的同时关爱后人,关爱他人,为奔忙在节日一线的环卫工人、护林员们献上一份关怀。

  二、绿色过年。树立绿色健康的新理念,不放、少放鞭炮,用天蓝水净装点新春佳节,倡导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拒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弘扬丰而不奢,简而不陋的过节方式,共同维护美丽,建设绿色家园。

  三、平安过年。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日常用水用电安全和人身安全,及时劝导亲朋好友提高安全意识,平平安安过节,快快乐乐迎新。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春节不仅成为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成为我们这座文明城市移风易俗、告别陋习、传递文明的节点。让我们共度一个文明、健康、平安的春节。

  市文明办市民政局

  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