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我1
“哼,讨厌,谁要跟你这只烂狗玩啊!”“切,你自己也不一样吗?”“你..........你..........有本事我们比个高低。”“比就比,谁怕谁。”两只名叫小龙和小虎的狗争吵起来,它们两个毫不示弱,决定比个高低。
小龙和小虎气冲冲的回家了,小龙看见房间里有一个新的哈哈放大镜,它好奇地跑过去,哇!你瞧!镜子里的我长得威风凛凛,隆起的肌肉可真多,高大的它,心想:明天我可以去狗城堡让狗王下台了,明天小虎肯定成我的手下败将。
小虎回到家,看到了一面哈哈放小镜,本来威武的它,在镜子里却是这么弱小,看着瘦骨如柴的样子,小虎心想,我明天肯定会输得很惨。
小龙早上起来马上上超市买了名牌香烟,还挂了一个项链呢!瞧!他的香烟冒着一股一股的圈,耳朵像女孩子扎的冲天辫,两只手装模作样的放在背后尾巴一摇一摇好似一个大老板。
小虎早上起来双脚瑟瑟发抖,连穿衣服的劲都没有了,它的尾巴夹在屁股后面耳朵耷拉着,一点准备做战的精神都没有。
开打啦!小虎一下子趴在地上,跪地求饶,哎,这个小虎真不争气,还自愿当了小龙的跟班。
两只小狗的命运,就是这样被改变,我们不能盲目否定自己,要做最好的自己。
镜子里的我2
我们家洗手台前有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每当我洗脸时都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我哪儿都不好看,眼睛很小一点也不美,其他五官不好看没啥关系,如果眼睛好看就可以补救回来了。俗话说: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可我五官长得一般,偏偏眼睛长得也不好看,是显肿的单眼皮。我喜欢双眼皮,因为双眼皮可以让眼睛更大更深邃,更清澈,我妈妈是双眼皮,我爸爸甚至是三眼皮,可我这个女儿,为什么是单眼皮呢。
目光往下看,看见了我的鼻子和嘴,它们两个遗传了我老爸的“优质”基因,一个矮矮胖胖,一个厚得严实。在男孩身上可能还说得过去,可长在女孩身上那就是“灾难”了。
我的鼻子可真不争气,永远都是那么矮,最近又因为感冒长胖了。哎,鼻梁呀,你什么时候长高点?这叫什么?怎么只是横向发展!
嘴唇呢,也真是厚得有特色。很多人都说我有香肠嘴,我对此非常苦恼。有种想让嘴巴去整容院抽个脂的冲动。我的身材也好不到哪里去,和鼻子、嘴唇一个德行:又矮又胖!自从走上吃货这条道路后,我的身材就没有瘦下来过。
唉,我真是丑啊!有句话叫女大十八变,看来我还是有机会变美的,嘻嘻!
镜子里的我3
《镜子里的我》是本学期第一单元的首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健康的生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对自我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这篇课文从“照镜子”这个巧妙的角度切入,让学生借助“镜子”来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重在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学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同时能在此基础上,也能初步感受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尊重别人的不同。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1、 老师照镜子,师生互动,创设良好教学氛围
课的开始活动以猜谜语,老师照镜子为开始,谜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老师照镜子学生找老师的特点则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老师长相的特点,为下一环节中学生自己照镜子做出一个示范过渡。
2、 学生照镜子,自编儿歌,初步体验自我特点
活动二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让学生自己照镜子,找特点,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让学生自己照自己感受外,我让学生把儿歌中老师的特点改编成自己的特点,编一首属于自己的儿歌,在创新思维的锻炼中,学生对自我的特点又有了进一步了解。
3、 画画自画像,伙伴交流,悦纳自己尊重他人
在听过了课文中的四个小朋友的介绍后,这一活动环节中,学生可以动手把自己的特点通过自画像也画下来,与伙伴进行交流。这个过程,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过程,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小朋友来发现自己的特点,适度激发学生喜欢自己的情感;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中,还可以发现别人的特点,初步学着尊重别人。
4、 合作指纹花,再次体验,感受自我树立信心。
最后的这个活动来自于课后的“快活林”,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小伙伴与小伙伴相互合作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指纹画的同时,小朋友能再次感受到自我与他人的不同;而那一朵朵由不同小朋友的指纹所组成的小花也正寓意着我们的集体生活之所以如此美好,正是由我们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小朋友共同形成起来的,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加美好。
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体验感悟”为主的《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色,其中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镜子里的我4
瞧!镜子里有一个甜美可人的女孩。她不是很高,不胖也不瘦的身材。她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一对弯弯的柳叶眉下面嵌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她属于双重性格,在老师面前是一个稳重能干的“小助手”,在同学面前是一个活泼机灵的“疯丫头”。
她是典型的“书呆子”,经常因为看书忘记吃饭。有一次,妈妈叫她吃饭,一连叫了好几次,他都没有听见。直到妈妈走到她旁边的时候,她才不情愿地把书收起来。
她有一些优点,比如爱学习、爱劳动、乐于助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她有优点,有缺点,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马虎。有一次数学考试,他信心满满地交卷,觉得一定会得一百分。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她才得了九十七分。原来他把“7”写成“1”,唉,还是太马虎啊!但是她下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这个女孩是谁,你们猜出来了吗?哈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就是我——王睿杉。
点 评:小作者构思新颖,采用第三人称开头,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先对自己的'外貌做了简单介绍,接着分别介绍自己的性格及优缺点,层次清晰,特点鲜明。结尾用俏皮的语言揭晓答案,怎能不让读者喜欢上她呢?
镜子里的我5
我,是一个好动活泼的男孩,个子不高也不矮、有淡得不能再淡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是两颗水灵灵、亮晶晶的黑宝石,两只生来就会前后的耳朵,两片香肠般的嘴唇,使我有了个香肠嘴的外号。我那参差不齐的牙齿却能咬碎所有的食物,一个灵活的舌头常在我嘴里跳“蹦蹦床”,脸上长着一个“防伪标记”—咖啡斑。辛勤的手因为疲劳过度而“满脸皱纹”,双脚因为每天跑步,结果浑身恶臭。
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拼成了我。使我有时开心,有时难过,有时大笑,有时大哭,有时生气,有时感动。我不高兴就给“我”一拳,“我”也还击一拳。我笑“我”也笑。
“我”和影子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一个有颜色一个没颜色。记得那次,我做作业时开了小差,镜子里的我像一个严厉的监督员,把我盯得死死的,好像在说:“怎么不写作业?小心妈妈骂你哦!”我马上去抓紧时间学习。
这,就是镜子里的我。
镜子里的我6
面对镜子,不禁一声悲叹:为什么我脸上那么多雀斑,还只增不减,被别人称为“芝麻脸”?为什么我嘴巴那么小,被别人笑说“樱桃嘴”?为什么我只是脸上肉多了点,就被别人叫做“小胖子”?唉……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担心雀斑会不会长更多,妈妈说长大会少掉的,可现在都长到鼻子这儿来了。虽然,妈妈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减少雀斑:用洗面奶、少晒太阳、涂防晒霜等。可雀斑好像不体谅我的苦衷,依然有增无减,妈妈没办法只好跟我说:“以后别人说你‘芝麻脸’,你就告诉他,这是基因遗传,老妈脸上也有。”
小时候,有人叫我“樱桃嘴”是因为我可爱,可现在我都要升五年级了,说我“樱桃嘴”,就是等于把我看成个小女孩呀!我已经慢慢长大了,嘴和脸的比例在发生变化,要不是脸大了,这嘴,也不会显那么小。
班里同学和某些老师都会叫我“小胖”。天啊!我不胖,我只是脸上肉多,而且我脸上的肥肉也慢慢减少了,都睁眼看看,别那么叫了!我再三向别人抗议过,总有些老师还不停地捏我的脸……对了,说不定我的脸就是被他们捏大的呢?以后,老师叫我“小胖”,我就在心里安慰自己:不是我脸大,是被他们捏大的,被他们捏大的……
雀斑——希望能从脸上“蒸发”;樱桃小嘴——希望随着个儿长高也会大起来;至于“小胖”这个称呼,别人叫我,不理他就是了。
镜子里的我7
我每天都要照镜子,刷牙时、洗手时、梳辫子时,我都要好好地照一照镜子。而且我一照镜子,根本就停不下来。爸爸常笑说:“你每天都这样照镜子,不知道会不会变丑?”妈妈经常会催我,也说我臭美。
镜子里的我,眼睛特别大,但鼻子却矮矮的,扁扁的。妈妈经常叫我捏鼻子,说把鼻子捏高了才好看。现在,我几乎天天捏鼻子,总算有人说我鼻子高点了。
最令我烦恼的是我的招风耳。每次剪好刘海时看起来就像是个男孩,每次照镜子时,我会用手按住耳朵把它往里推,美呆了。但当我放开时,又变回了原样。原来捏耳朵对我来说没用。那我也许要做一辈子的招风耳了。
在镜子前,我认真研究我的“大痣”,我总是问妈妈:“为什么我额头上有一颗那么大的痣,而且痣上长了一根毛?”“我怎么知道呢?我只知道这是你全身上下最大的一颗痣,这才是独特的你呀。”说完,妈妈便大笑起来。
洗澡后,我会站在椅子上对着镜子照一照。看看那个大长腿,我就会想起妈妈的大长腿。看着我那瘦骨如柴的身体,这是爸爸的遗传,我时不时的会想,爸爸现在却变得那么胖,我长大会不会变胖呢?我越想越怕,最终停止了幻想。
在镜子里左看右看,我还是觉得小时候的我可爱多了,白白嫩嫩的,身材刚刚好,但为什么长大变样了呢?难道这便是成长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