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熟悉的味道7篇

时间:2024-01-30 20:44:1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熟悉的味道7篇,供大家阅读。

熟悉的味道7篇

熟悉的味道1

  在我出生的时候,妈妈买了一条小被子给我,我不管到哪里就盖着它到哪里,妈妈曾经和我说过只要她把被子一拿走,我就会开始大哭,因为那上面有着我小时候的味道,不管怎么洗都洗不掉。

  如今我们家养了小狗,那一块毯子上全部都是狗毛,也害我过敏,因为我睡觉的时候很喜欢闻着它的味道,让爸妈十分伤脑筋。

  一个晚上,当我正要睡觉的时候,发现我的被子不见了,询问下我才知道原来爸爸要准备把它丢掉了,我放声大哭,二话不说马上冲到阳台上去把它拿回来,抱着它不断的哭泣着,妈妈和爸爸被我激烈的反应吓到了,从那一天起再也没有人敢碰我的被子了,因为大家都害怕我会再度歇斯底里。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的被子破了一个很大的洞,妈妈帮我拿针线把它缝起来,看起来就像很旧的被子一样,上面有起满了毛球,根本看不出它真的是一条被子了。

  妈妈试着问我要不要考虑一下换一条被子了,我说坚决反对,那一条是陪伴着我长大的被子,是什么被子都没有办法取代的。因为它有着深深的回忆在里头,洗也洗不掉的,妈妈只好放弃这个念头。

  我很喜欢摸被子的被角,摸起来很有安全感,妈妈曾经和我一样摸过,她说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是为什么我会有感觉呢?这是到现在我还是一直无法了解的一件事。现在我已经是初中生了,还是一样每天抱着被子睡觉,难怪爸爸妈妈常说他们怎么生出一个幼稚的小孩。

熟悉的味道2

  刘元宝是个小老板,自己做点小生意。他妻子早几年因病去世了,跟独生女儿小溪相依为命。

  这些年,刘元宝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小溪拉扯大。眼看小溪就要上初三了,面临中考,这可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小溪这孩子也懂事,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就是难免心理压力比较大。

  其实,刘元宝年纪也不算大,有意再娶。而且,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是曾在他家里当过一段时间保姆的张怡。他俩年龄相当,脾气也对,但是,刘元宝觉得小溪年纪还小,不敢对小溪说实话,张怡也很在乎小溪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也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小溪在一所住宿学校当走读生,一日三餐在学校吃,晚上回家。碰巧一个周末,刘元宝约张怡来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的表情难免有些暧昧,就被小溪看出了端倪,孩子的脸上也没有了笑容,看张怡的眼神也变了。

  刘元宝一见这情景,干脆,当天晚上就跟小溪摊了牌。没想到,小溪表现得很平静,像个大人似的说这是老爸的自由,只要他幸福就好。刘元宝见女儿这么懂事,自然很高兴,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怡。张怡听了也很高兴,两个人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瞒着了。

  不久两人便高高兴兴地领了结婚证。简单准备一番,办了几桌酒,张怡就带着行李搬了过来,跟刘元宝过起了小日子。

  可没多久,他们渐渐发现,小溪变了,每天回家来也不怎么说话,也不像过去那么爱笑了,面对刘元宝还和过去一样,但对张怡却礼貌得过分,感觉好像很疏远似的。她管张怡叫"张yi",也不知道是叫名字还是叫张姨,反正就是不叫妈。

  日子不紧不慢地走着,转眼升入初三。小溪之前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可能是因为母亲去得早吧,她又独立又懂事,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可是现在到了这个关键时期,小溪的成绩却止步不前,连着几次月考的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找她谈过几次话,每次她也只是低着头,问她啥话也不说。

  老师没办法,只好找来刘元宝。刘元宝自然也知道女儿最近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几个平时跟小溪要好的女同学也告诉他:"最近小溪不知道怎么,下课不爱跟我们一起玩了,就自己闷闷地在座位上坐着。吃饭也不好好吃,我们实在看不过去,硬拉着她去吃,她还跟我们发脾气。"

  刘元宝担心,这小溪别是有什么心理问题了吧,赶紧带女儿去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孩子身体没什么毛病,估计问题出在心里,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要有个过渡,他叫刘元宝平时加强和女儿的沟通和交流。

  接下来,刘元宝开始了"爱女大作战"。小溪不吃饭,刘元宝就追着小溪去学校食堂。周末小溪回家,刘元宝就跟张怡一起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可是每次只要是张怡做的菜端上桌,小溪就板着脸象征性地动下筷子,没吃几口就把手里的碗放下了。

  看着女儿日渐消瘦,刘元宝急了,他找个机会单独跟小溪谈话。可无论他这个当爸的怎么问,小溪就是低着头,也不说话。

  "小溪啊,你到底是怎么了?你要体谅爸爸,妈妈去得早,这么多年来把你拉扯这么大,爸爸也不容易。爸爸也实在希望有个人能像妈妈一样照顾你!你看张阿姨多好啊,每天变着法子给你做好吃的,你怎么就不领情呢?"

  提到"妈妈"两个字,小溪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她喃喃地说:"我想妈妈,张怡不是妈妈。我想念妈妈的味道......"一听这话刘元宝没话说了。小溪的妈妈厨艺了得,做出来的菜味道独特,小溪从小就很喜欢吃她做的菜,可是现在......大概小溪也是以此来表达对张怡的不满。晚上,刘元宝在灯下皱着眉头抽烟,张怡走进来,给他按按肩膀,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他眉头顿时舒展开了。

  刘元宝开始给小溪送饭,说是为了让小溪养好身体,便不让小溪在学校食堂吃饭了。

  第一天,他送来的就是普通的家常饭,可是颜色很好看,那香味直往小溪鼻子里钻。上了一天课也确实饿了,小溪慢慢地吃了起来,觉得好吃之外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味道。第二天的饭菜和前一天完全不一样,以后天天都变着法子不重样,而且味道越来越好,越来越像她妈妈做的味道!

  一天天过去,小溪惊喜地发现,这送来的饭菜似乎有了妈妈的味道,她开始期待刘元宝每天送饭来,而且奇怪的是。每次爸爸送饭来,她总觉得好像有人在旁边看着她。难道是妈妈?小溪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难道是妈妈为了鼓励她每天都来看看她?难道因为这样饭菜里才有了妈妈的味道?想到这里,小溪很高兴,原来妈妈没有抛弃她,就算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妈妈还是想着她的!

  也许是有了这个心理作用,小溪胃口好了,心情也慢慢好了。这天,小溪在校门口等刘元宝,可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她心下正奇怪,使劲往街口的方向张望呢,张怡不知道从哪里闪了出来,支支吾吾地说:"小溪啊,今天你爸爸临时有事,所以让我来送饭给你,快去吃吧。"小溪见是张怡,自然很冷淡,接过饭盒,嗯了一声转身就走,连声招呼都没打。

  又是一个周末,正好这个月的月考结束,小溪比平常回家早了一会儿。三拐两拐就走到了自家院门口,院门没有关,能隐约听到里面的说话声。是爸爸和张怡在说话,只听张怡说:"你赶紧到厨房来把围裙穿上,小溪马上就快回来了,要不她看到这饭都是我做的,她又该不吃了。"

  "老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啊,你每天费尽心思给小溪做饭,周末又张罗吃大餐,却把所有的功劳都推到我身上。我觉得应该让小溪知道真相,让她明白你对她的好。"

  "别别别,千万别。孩子还小,况且现在正在考试的节骨眼上,只要孩子好,咱全家就好,不在乎功劳算谁的!"

  "唉,张怡啊,真是委屈你了!"

  小溪一下愣在门口了,眼眶不知道什么时候湿了。她这才开始好好地端详张怡:这个瘦弱矮小的女人虽不是很漂亮,但眼神里却有一种慈祥温和;衣着朴素,却干净利落,这一切不就是当年妈妈的样子吗?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阵阵暖意涌上心头。

  小溪忍不住推门而入,喊了声:"爸,妈,我回来了!"

  这一句,让刘元宝和张怡都惊呆了,张怡的双眼渐渐被泪水模糊了。

熟悉的味道3

  “长大了!”看着初一的大门向我展开时,我不由得叹息……

  结束第一天初中的生活,我哼着曲儿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条乡间的小路。那边的大草地上,一群放学的孩子还在嬉戏,还在追逐。是啊,他们的作业又不多,哪像我们……我扭头看了下背后沉甸甸的书包……今天,学校给发了新课本,总计18本,厚厚大大本的就有7本,使其书包背负了这个沉重的担子,不,正确来说,应该是我可怜的肩膀……

  一时,风起,把小草青青的味道给卷了进来,我贪婪地吸起空气,霎时,我才明白,这熟悉的味道离我越来越远了。不再是那六年间的生活,那个可以尽情奔跑,尽情玩耍的日子。在大草地上的悠闲时光,我可以躺在那,静静地呼吸着,那空气中,带有小草青青的味道;我可以在那与朋友追逐。嬉戏,挥洒汗水,急促的呼吸中,仍然闻得出那熟悉的味道来……

  移动脚步,一个巨大的阴影罩住了我,抬头一看,是一棵大树,最熟悉不过的一棵樱花树。在开始读书的那六年间,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和朋友一起来爬树,而这棵树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的乐园。现在盛夏,正值树叶繁茂之时,整棵树郁郁葱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好看。而不知不觉中,又陷入往时……穿着休闲服。运动鞋的我不费力地爬上树,坐在结实的树干上挥手,招呼朋友也过来,然后在那里享受蝉先生为我们准备的歌曲,在那片寂静的空气中,带着有着涩涩的味道……此时,风,还在吹,闻着的,仍是那熟悉的味道……

  风,还是没有长时间地停留着,一会儿就没了,与那些属于回忆的味道。象流水一样,即使缓慢,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想,那些味道,真的还是那样熟悉么?似乎,还变得陌生了。可能,这一切的一切,包括这些对于现在的我那样陌生的味道,和对它曾经的熟悉,只是在证明一件事:我,真的长大了!

熟悉的味道4

  小城深处有条古巷,我的奶奶就住在那里。每当我进入小巷,日光黄醺醺的,时常听见古巷中的吆喝声,也可以闻到那熟悉的味道。

  每到早晨,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一碗奶奶的水饺。每到我休息时,我就可以看到奶奶包水饺的全过程,奶奶做水饺时的水是清晨时打的井水,水饺的馅是奶奶亲手在老家菜园子里种的菜。每次一摘回来就在旁边的溪水中洗得干干净净。小溪边上有一棵枙子花树,每次奶奶把菜洗干净了就会摘几朵枙子花放在菜上,在那黄醺醺的阳光里一起晒晒,然后奶奶就拿着小板凳坐在门前包着。每当有邻居经过时,奶奶都会给他们分享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下水饺的时候,奶奶会在锅里放上两朵栀子花一起用小火慢煮,撒些葱花,有些蒜香,还有那淡淡的栀子花味,然后奶奶用青花瓷的盘子盛着端到我的面前,我细细地品尝着,饺陷和栀子花味在我牙缝间迸出,在口腔里舞起动人的舞,色香味俱全。可岁月不挠人,时光的痕迹慢慢爬上奶奶的鬓角,有些花白,岁月的寒风吹在她的脸上,使她的脸越来越苍老,身体也越来越差,常常住院。但也不望给孙女包水饺,常常跑到家里给孙女包着,味道没变,温馨和爱却越来越多,栀子花的香味却越来越怡人……

  可是有一天,妈妈带着我朝着医院跑去,我跑到了奶奶的身旁,看见她十分苍老的容颜。奶奶躺在床上,十分无力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直到白布盖在了她的头上。我不愿放开手,我要感受奶奶最后的一点温度。回到家里,我把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容颜,再也尝不到那熟悉的味道。我在房间里大声痛哭。我打开房门,发现妈妈站在门前,手里还端着一个青花瓷的碗递给我,是一碗水饺。我尝了尝,那栀子花和那井水的甘甜,是那样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味道5

  今天已一年不见的我的忘年交,同时也扮演我们家的大厨师,也是我的爷爷,来到了我绍兴的家。虽然我很久没有吃爷爷做的菜了,但是一直都记得,所以,我也称爷爷是“不老神厨”因为他不仅做饭好吃,而且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却一块老人斑都没有。我一见到爷爷和爷爷一见到我,都是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满面春风、哈哈大笑、喜出望外、大喜过望、喜上眉梢、满脸喜色。总之就是很开心,很欢悦的。

  我们一家度过了愉快的半天,终于到了我这种吃货最开心的时刻——吃饭了!而且还是爷爷煮的饭,这熟悉的味道。我好想研究研究爷爷是怎样做出这么好吃的菜来的,可是没想到我一进门我就不忍心看下去了,因为我不忍心看下去爷爷的满头大汗,爷爷的面红耳赤,爷爷被洋葱呛出来的眼泪,被辣烟的味熏红了的眼睛,不一会儿就传来一阵一阵的爷爷的咳嗽声。过了好久,好久爷爷终于出来了,可是他又变回了原来的他,一点也没有刚才的窘相,难道是我看错了?不,不可能!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爷爷每次煮饭,煮菜都要花掉这么长的时间……我看着满桌子的爷爷用汗水换来的菜,我竟不忍心下口,在爸爸的催促下,我终于吃下了第一口饭,味道是一样的,这熟悉的味道,没想到竟然是爷爷这样子煮出来的!我哽咽起来,这可把爸爸妈妈下了一跳,连忙问我怎么了,我把我哭的原因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们。全家顿时安静了很久很久,只有我的`抽泣声。

  这熟悉的味道和那陌生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成了一种难以述说的味道。

熟悉的味道6

  “娒娒,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馄饨汤,喝眼光;馄饨肉,配白粥;馄饨皮,配番薯;馄饨碗,吃爻倒端转。”这温暖的温州童谣在学校广播站响起,这一点都不流利的声音来自我们班的同学,虽然温州是我们的家乡,但是方言还是吞吞吐吐的。现在我们的身边,用普通话交流的人越来越多,温州也慢慢地、一点点地失去了独有的特色。

  对于我来说,温州话像是一道百吃不厌的家乡菜,让人心情愉悦;温州话像是一道美味的甜点,令人无比喜爱;温州话也像是一道令人“疯狂”的水煮鱼;菜中的各种食材让人眼花缭乱。像是我们出去旅游也好,留学也罢,何时何地都是自己家乡的方言。

  温州话对我来说有时候像“妈妈”,给予我其他人给不了的温暖;有时候像一位“姐姐”,是除了父母最疼爱最关注我的那位;有时候像“哥哥”,让我有了满满的安全感;有时候却像“弟弟”,让我对它笑……温州话的特色,温州人都知道。我听过用温州话聊天、用温州话比赛、用温州话砍价、用温州话吵架,这些对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

  说了这么多,你真的知道温州话是什么吗,据我了解:温州话在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和北部吴语也有巨大差异,不能和其它地方的吴语沟通。广义的温州话也称"瓯语",指的是所有温州话的集合体,温州市的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鳌江流域,以及丽水、台州的部分市镇,可以细分为瑞安话、乐清话、虹桥话、平阳话等等。使用人口500万左右。温州话内部差异较大,但能相互沟通。狭义的温州话指的是温州鹿城口音。(原创投稿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我的老家是平阳,平阳说的话都被称为平阳话,跟温州话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就因为差别不大,我闹出了一出笑话。平阳的筷子是读筷(jī),温州话是读筷(zī),在平阳吃饭的时候,我总会用温州话说,让人家一脸懵逼的样子,哈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这样子读着可能会怪怪的,但是,是温州、平阳人就能明白了。

  温州话有一种特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温州话说的都是反话,比如说热闹,说出来的温州话却是闹热,可以试试哦!

熟悉的味道7

  今天早晨我起得很早,推开门走出去,扑面而来的是露水的气味,等我把一切都打理完时,树影子已经渐渐地淡了,星斗渐渐地少了,仿佛月亮正在那道亮光之前撤退,亮光愈来愈呈现出粉红色,愈来愈明亮了。

  快乐的世界苏醒过来了。

  今天是中秋节,也是我从江苏回到上海的日子,一大早我就坐上了长途公交车回上海了。

  因为起得太早,我到车上就有点昏昏欲睡了,回上海的人还不少,我没有抢到座位只好坐在车中间的硬板凳上了,过了一会我便抱着背包睡着了。

  醒来时,路程才过了四分之一,我又焦急又兴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我醒来后就坐在车边看手机,边向标牌望,“离开上海 1100 千米”,我就这样坐了 5 个小时的车回到了这熟悉的地方。

  一下车,阳光便刺了我的眼,撒在我身上好暖,连吹来的风都是暖的,不像江苏阳光尽管有,但也好像只很吝啬的只放出一点温暖,风吹在身上凉凉的,让人心中不免有些许寒意。

  到上海后我给老妈打了个电话,她说要来接我,我只好百般推脱说不用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不会弄丢的,她仍不放心说要去公交车站接我,我听她的语气我就知道我们俩分别一个月后她想见我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我只好答应了,我坐上公交车回家了,没过多久她又打来电话问我到哪了,我说快了快了,马上就到了,你见了我可不要哭啊。

  公交车到了站,没多远我就看见她在望着那来来往往的公交车寻找我,下了车我便直奔她的方向向她挥手,她看见我后眼睛里急切担心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她的高兴、兴奋的神情。

  我看见她这样就冲上去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她抱在一起的时候我闻到了那种从小到大一直陪伴着我的熟悉的安心的味道,我当时真想抱着她永不分开。

  但毕竟是公共场所,不久我们便分开了。

  她的怀抱是温暖的,但是我知道我终有一天要离开她去闯出我自己的一片天。

  之后我坐上车回到了家,看着那幢熟悉的房子,闻着门口那熟悉的桂花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暖意,一进门就发现那桌我最喜欢吃的菜,闻着味道就知道是妈妈烧的,一切都和一个月前一样没有变化。

  我是一条航行在海上的小船,虽经历无数风浪,但家和妈妈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