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4篇 课堂活动效果简单总结

时间:2024-02-25 10:48:2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4篇 课堂活动效果简单总结,欢迎参阅。

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4篇 课堂活动效果简单总结

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1

  上午进行了半日活动“蓝色小花”的教学,共分为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是语言活动——蓝色小花,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美丽的蓝色。

  纵观两个不同领域的活动,在执教过程中我觉得第一个活动孩子们更加喜欢。“蓝色小花”是根据赵冰波《流星花》改编的一个富有浓浓真情的故事,而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体会蓝小花这一角色的善良品格,萌发孩子对蓝色的喜爱之情,整个活动在讲讲说说中进行。从执教这个活动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都被故事中蓝小花的善良、美丽、勤劳、富有爱心深深打动着。一次次的聆听故事讲述,孩子们都沉浸在美丽的蓝色世界里。而且在教学中我还请孩子们学习了蓝小花和老星星的角色对话,并在孩子们的积极投入下进行了故事表演,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气氛非常活跃,同时教学效果也相当好。

  而第二个活动是美术活动,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蓝色的感受。活动中首先我请孩子们自由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过的蓝色,不一会儿,蓝蓝的天空、蓝色的'大海、蓝色的气球、蓝色的衣服、蓝色的汽车……孩子们脱口而出。于是乎孩子们便用自己蓝色的彩笔勾画出一个个美丽的蓝色世界。但是从孩子们的作品看,大家对蓝色也是拘泥在一定的范围内,作品画面不够大胆,想象的空间不够宽泛。

  但是,通过这样一个半日活动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两个不同领域的活动贯穿在一起比较有系统性,因为第二个活动是第一个活动的延伸。

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2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科的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了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科的教学内容,学生获得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一学期以来,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实际制定各项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难易结合,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得愉快、学得好。

  根据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科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授了:《走进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知识。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过多地在乎学生最后的“作品”、“成果”的质量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学生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我们要力求体现综合实践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伙伴、校外指导员等。只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基于以上理念,我们让学生按活动小组保存本小组活动所得的资料。比如学生活动的照片、搜集的资料、体验日记、作品、评价表等。由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等级评价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要注重过程,重视态度,特别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体验,力求体现评价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二、存在问题

  在本册教材中,有很多篇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联系,因此很难进行操作。如汽车展览、买卖汽车场等。由于我校是农村学校,学生的视野很狭窄。而且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调查的,但本村根本无这些地方提供,离本村很远的地方就有。因此,变得很不实际,很多活动都开展不了。

  三、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实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以及思维能力。

  20xx年x月x日

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3

  为了切实落实“大姚教学范示标杆教学”的核心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标杆教学课堂实践、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校结合中心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于3月x日至23日认真地组织了标杆教学课堂实践第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标明确

  本次标杆教学课堂实践活动切实落实大姚教学范示标杆教学的核心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自主、创新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使全校教师在不断地实践中尽快地成长,促使教师队伍逐步向“专业化”发展,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二、活动的具体情况

  1、3月x日至15日,对标杆教学课堂实践活动作宣传动员。2、3月x日,召开标杆教学课堂实践筹备会议,并组织学习《桂花中心完标杆教学课堂实践实施方案》,安排第一阶段工作。

  3、3月x日——3月x日,桂花中心完小全体教师参加第一阶段的标杆教学课堂实践活动,活动分为语文、数学四个教研组同时进行,有语文课12节、数学课12节。

  三、取得的成绩

  1、本次活动既加强了各位教师之间的交流,又为各位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习平台。

  2、本次活动按照活动计划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工作,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3、24位授课教师都精心准备,展示出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水平在逐日提高。

  4、课堂教学初步体现了标杆教学核心理念,对学生的关注逐渐转变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上。

  5、组织形式灵活,通过精心计划,评委分为四个组,每一节课语、数同时进行,缩短了周期。

  6、活动过程中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四、存在的不足

  1、课堂的时效性不强,学生还未真正达到教学或学习的目标。

  2、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面不够,而学生的参与面和展示面也不够广。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单一,语言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

  4、课堂当中,教学新理念的贯穿与体现不够深。

  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沟通还有待于加强。

  6、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有待于教师去挖掘,并充分发挥教学辅助手段的实效性。

  7、在标杆教学的实践中,标杆和类比的实效还不足以体现。

  五、改进措施

  1、加强各位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最终共同提高。

  2、学以致用,大胆地将大姚教学范示标杆教学的核心理念加以实践,并及时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素质得以提高。

  3、在活用教材上,多进行思考、多进行尝试,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4、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以激励学生学习。

  5、结合学生实际,多创设情境,激情、激趣,还原课堂本色。

  6、关注全体学生,亲近后进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7、搜集并大胆地运用教学辅助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认真钻研教材,树立标杆知识点,花足力气,下足功夫,让标杆深入学生内心,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六、标杆教学课堂实践操作中的建议和困惑:

  (一)、数学科目的建议

  1、导入揭题应简洁明了,紧密联系标杆题的内容进行导入。

  2、复习导入题型的设计要精选精练,力求切实高效。

  3、关于定理定义的学习可放在导入中学习新知识点后,再在学习标杆题。

  4、明确学习目标的时机与方式要灵活多样。

  5、高段学习要求的出示口述,可使课堂更自然流畅。

  6、对于各种名词可以不写出来,以便于流程的自然衔接。

  7、训练题型要精选,对比题少而精,能反映知识点。

  8、强化训练梯度宜小,以结合教学内容夯实基础为好。

  9、低段的学习要求范围不宜过大,应细化明了,简明扼要,易于学生接受。自学过程不宜长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的展示作为重点。

  (二)数学科目实践中的困惑:反思的完成过程不宜操作;全课小结的方式过于统一,多样化得不到体现。

  (三)语文科目的建议

  1、学习要求的设置应注重体现实效性,低段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行小步走、快节奏的方式;学习要求切忌大而繁杂,应进一步细化。

  2、学习要求的设计与明确可以不拘一格,在注重衔接过渡自然的基础上,学习要求也可适时穿插于教学各环节中,明确时大部分可用口述,便于指导学生展开自学。

  3、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面应扩大。

  4、课堂中的`标杆与类比应根据文章的特点设立,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标杆的确立应具有连续性。

  5、标杆知识点要讲透彻,巩固训练要及时,注意巩固效果的反馈。

  6、应着力于标杆文的树立以及标杆题的反复训练,真正发挥标杆的实效。

  (四)语文科目实践中的困惑:

  1、标杆段学习之后,类比是否只能放在学习要求(二)上完成,是否能够灵活处理,放在当堂训练中完成。

  2、学习目标的明确是否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调整,必要时是否可以不展示学习目标。

  3、学习要求(二)的表述是否能够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又便于教学过程的流畅和知识点的掌握。

课堂的活动总结范文4

  通过又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博爱小学”这块教育土壤的特质和优势,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始终关注“三性”,(学习的自主性、生活性和发展性),在课堂教学中倡简、务实、求真,让课堂回归本色,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补充、修正,提炼出博爱课堂百条建议若干条,努力创建带有博爱特色的课堂文化。在组长杭燕的带领下,顺利通过了区中期评估。现总结如下。

  一、以学促长,以思促改

  在这一学期内课题组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交互进行:一方面带领各成员重温了《新课程标准》,并学习了《基于生命——课堂生活重建探索》,通过认真学习并解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各成员也从自身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理论文章和专著,主动订阅了《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小学教学设计》等有关学科方面的杂志,平时自学研讨,作好摘记,写下心得体会,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课题组重视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王曦宁、顾娟、李霞、徐珍、李玲、余颉六位课题组成员在沙龙活动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好办法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激起了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深思“如何用理性的目光看待教育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教育教学的细节”。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保质保量的开好研究课

  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课题组各学科成员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深入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探讨教材内容的优化策略。课题组成员徐珍、沈琛老师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研讨主题在一年一度的常州小数年会上分别进行了六年级的“替换”、“假设”策略教学,充分展示了教学智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博得了各位专家和在座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课题组还组织成员通过对博爱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进行多角度解读和共同研究,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际联系起来思考,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提升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2、加强各年级课题研究氛围。

  学科组是课题研究的基层组织,加强学科组的学术研究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各学科组的课题研究做到了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做到个人钻研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积极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探索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3、完善管理、规范过程。

  为了避免研究过程空壳化,课题组对课题成员加强了管理力度,督促每个成

  员的职责、研究内容,明确课题目标,按课题组计划认真实施,课题组年青教师实施课题管理电子化,成为课题博客网站的充实者,做到起初有计划,期中有阶段,期末有总结,把研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按资料档案制度、阶段汇报制度严格实施到位。

  三、勤于总结,不断提高

  课题组成员不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研究课题,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索,而且在平时课堂中渗透,做有心人,收集整理教材中相关内容,将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更通过及时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体会,注重总结与提炼,写出了高质量的论文。丁雪的《交互电子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区优秀教育论文英语类二等奖,张丽的《数学课要“动起来”还要“静下去”》、陆欣的《从“预设成泡影”到“快乐并收获着”》获区优秀教育论文数学类二等奖、章婷兰的《为孩子的明天打开一扇窗户》获区优秀教育论文语文类三等奖,王婷的《合作学习在小学陶艺教学中的应用》、杨敏的《将综合材料融入陶艺创作》获区优秀教育论文美术类三等奖。

  回顾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有收获亦有不足,如所归纳的博爱课堂教学建议,有些还不够科学,有些缺乏创新,总体来说在系统性方面还有待加强,下学期我们将更加努力,促成课题研究不断深入,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更全面发展而尽我们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