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工作方案3篇

时间:2024-03-10 14:15:0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3篇,欢迎参阅。

工作方案3篇

工作方案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构成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它具有广泛性、地域性、季节性、经济性、多样性等特点,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税收新的增长点。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旅游业营业税政策和征管对策,对加强地方税收的征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旅游业的定义和构成范围

  对旅游业的定义,具体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旅游业就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有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有关签证、中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此外也利用本商社的交通工具、住宿设施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这种见解事实上是将旅游业等同于旅行社业。另一种见解,美国旅游学家唐纳德。兰德伯在《旅游业》一书中认为:“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有关的行业。旅游关联到旅客、旅行方式、膳食供应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它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的、一个正在形成和正在统一的概念”。

  对于旅游业的构成,一般认为旅游业主要由旅行社部门、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等三个部分组成。在我国,人们通常将旅行社、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称为旅游的“三大支柱”。此外,从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特别是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角度去认识,旅游业除上述三个部分之外,还应包括以旅游景点为代表的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以及各级旅游管理组织。

  二、关于目前我国对旅游者的统计范围的技术性定义

  关于国际游客。为了统计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游客作了以下界定:国际游客(入境游客)指来我国探亲访友、观光、度假、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同时并规定,游客是出于上述目的离开常住国到我国内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关于国内旅游者,国家统计局作了规定,国家旅游局作出了修改和解释。国内游客是指任何一个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目前我国对上述游客及旅游收入的统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海关的入境统计、星级饭店和旅游景点及旅行社的接待统计,进行综合考虑测算,最后计算出区域旅游者的数量及旅游收入。如据桂林市统计局统计,xx年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1530。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51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402。04万人次,旅游收入58。38亿元;国际游客128。60万人次,旅游收入27。14亿元。

  三、我国现行营业税政策对旅游业征税之规定

  按照《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解释: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安排食宿、交通工具和提供导游等旅游服务的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以旅游业务的营业收入额作为计税营业额。但同时规定:“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旅游,在境外其旅游团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为了公平税负,在营业税实施细则中规定旅行社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的余额为应纳营业税的营业额,按照5%税率征收营业税。

  目前,旅游业税收收入主要包括旅游景区与旅行社的税收收入。旅行社涉及的税种主要有以下几种:(1)营业税及附加:计税营业额(以下简称营业额)为向旅游者收取的旅游费减去代旅游者支付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旅游业纳税人组织旅游者在境内或出境旅游,改由其他旅游单位或个人接团 的,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该接团单位或个人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2)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应税项目、代扣代缴导游个人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按现行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工作方案2

各部门、各单位:

  20xx年“五一节”即将来临,为做好“五一”假期校园安全工作,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汛期和“五一”假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x教办[20xx]x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五一”假期安全工作方案如下:

  一、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汛期安全工作形势,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把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把汛期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岗、齐抓共管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汛期安全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

  二、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组织人员对汛期安全和学校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督促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对校舍建筑隐患进行排查,尤其是加强对简易房(工棚)、在建工程、建筑物的避雷设施、防水设施、空调外机、玻璃幕墙、建筑外贴面、挡土墙、院墙等重点部位进行防汛检查。全面排查水、电,防雷设施,严防因设施缺陷引发安全事故。全面清理、疏通排水沟渠、主要出水口,做好防汛排水工作。对校园古、粗、枝叶繁茂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固,预防大风和雷击。【后勤处负责】

  (二)重点加班门卫值班、消防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状况和师生集中活动场所的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保卫处、后勤处负责】

  (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办公室防盗措施,离校时关好办公室门窗,贵重物品要重点防护,切实保管好本部门的财产。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在离校时切断所有电器的电源,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各部门、各单位负责】

  (四)教职工公寓区要注意防盗,锁好停放的车辆,有可疑人员在周边活动时,要及时向保卫处报案。保卫处24小时值班电话:xx(干部值班)、xx(视频监控总控室值班)、xx(南门值班)。【保卫处负责】

  三、强化师生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护、自救能力

  学生工作处要协调二级学院、团委,通过QQ群、微信群、主题班会、宣传栏等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雷击、防风暴、防火灾、应急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汛安全常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醒和教育广大师生员工提高防盗防骗意识,保管好贵重物品,识别和防范消费陷阱、电信和网络诈骗,注意外出时的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和谐的节日。

  四、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值班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掌握学校安全动态,对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请将本通知精神传达到至广大师生员工。

  党政办公室

  20xx年4月xx日

工作方案3

  为了切实做好省国土资源厅接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特制定以下处置集体上访事项工作方案。

  一、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预案

  1、对5人至20人以下到省国土资源厅上访的,由信访室负责人和其他成员接待,要求来访群众选出5名以下(包括5名)代表到指定场所接谈。接待中,接访人员须认真了解情况,听取反映,作好记录,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及劝返工作(如能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场书面答复),并及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了解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并督促其在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的期限内书面答复来访人。如来访人情绪激动、行为偏激的,信访室工作人员应先稳定来访人情绪,引导其到指定场所休息,并及时向组长、副组长汇报,由组长、副组长接待处理,并将接待情况及时向厅领导报告,请示处理意见。同时,向省信访局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2、对20人以上到省国土资源厅上访的,由信访室工作人员先行接待,要求来访群众选出5名以下(包括5名)代表到指定场所休息,并及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由组长或副组长及成员接待处理,认真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及劝返工作,并及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了解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并督促其在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的期限内书面答复来访人,同时向厅领导报告。如来访人情绪激动、行为偏激的,由组长或副组长将接待情况及时向厅领导报告,请示处理意见。同时,向省信访局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3、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在接到有关部门通报要求派员共同接待的,接到通知的人员应及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对20人以下的上访事项,由信访室负责人带队赴有关部门配合接待处理。接待情况应及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在领导提出处理意见后,及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通报接待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并督促其在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的期限内书面答复来访人;对20人以上的,由组长或副组长带队赴有关部门接待处理。接待完毕后及时向厅领导报告,请示处理意见,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通报接待情况,要求妥善处理。

  4、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接到国土资源部通知我省人员赴京上访的,接到通知的人员应及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由组长或副组长指示办理要求,及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了解情况,并将了解的情况报厅领导,请示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