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驻村帮扶简报7篇,供大家参考。
驻村帮扶简报1
近年来,徽县始终坚持把强化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要求,保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标准不变”工作态势,统筹各方资源、选优配强力量、狠抓任务落实,全面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总体要求,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基础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统筹各单位干部资源和工作实际,重点从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派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乡村振兴最前沿开展工作,夯实帮扶力量。
徽县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轮训”的原则,对全县驻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并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全县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比赛活动,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同时,全面压实县乡村主体责任,推行“一季度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提醒”制度。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方式,深入各乡镇开展全覆盖督查检查,对发现问题当场交办、限期整改,确保全面落实帮扶责任。
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目标,徽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苗木、订单辣椒、生姜、食用菌、中蜂养殖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扎实开展“五大革命”,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据悉,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共化解矛盾纠纷170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386件,协调投入帮扶资金438万元,引入社会力量捐助帮扶资金3.74万元。
驻村帮扶简报2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便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财税金融学院、城乡建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学院6部门14人赴武宁县杨洲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活动,为结对帮扶户送去了关怀和温暖。
在驻村第一书记黄亮和工作队员刘康、吕恺帆的带领下,大家走访慰问了结对帮扶户,对帮扶对象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改善情况,询问他们在医疗、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耐心讲解乡村振兴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为帮扶对象理清思路,共同谋划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鼓励大家要坚定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困难,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多想办法,广开门路,积极寻找生活的新起点,争取早日发家致富。受到帮扶慰问的'困难家庭深受感动,并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面对人生,不辜负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
随后,大家一起看望慰问了村“两委”班子并送去了文件盒、打印纸等办公用品,对长期坚守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与问候,希望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继续俯下身子,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此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杨洲村结对帮扶户的距离,加深了与结对帮扶对象的感情,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在自己最大能力范围内帮助帮扶对象,为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驻村帮扶简报3
x月xx日下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由分管负责同志带队,组织党员义工开展扶贫济困日慰问活动。
慰问组到xx社区慰问我局结对帮扶的3户困难群众,详细了解每户困难群众的家庭近况、身体状况、实际困难及结对帮扶的落实效果,传达了党和政府加大民生投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决心,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坚信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
最后,慰问组向困难户送上慰问品,结对家庭纷纷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长期以来的关怀。
驻村帮扶简报4
为打造独具简阳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4月中下旬,以“‘樱’为有你,桃李协议”为主题的首届樱桃采摘节在平泉街道协议村顺利举办。现场布置有乡村集市、亲子活动、餐饮娱乐、观光打卡等活动区域,各类活动形式多样,群众参与面广泛。期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相互协作,共同管理,活动现场人气火爆、井然有序,展示了现代农村的良好形象,周边的老百姓通过出售土特产、特色种养殖产品、开展樱桃采摘游活动、办农家饭店等增加了收入,提高了村民服务意识和创业热情,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协议村始终坚持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秉承“一山一品、四季见花、月月品果”的理念,着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现有樱桃园区种植面积近200亩,主要有红妃、水晶、长寿、黑珍珠、朱砂红5个品种,年产量近2万斤,年产值超20万。此外,还建有朱家湾林盘、樱花、蓝花楹特色苗木区、多肉园等农业观光旅游基地,配套有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观光、休闲服务,专用停车位,日接待能力可达上千人。
通过樱桃节等特色鲜明的活动,为协议村农旅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把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优化了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绿色品牌,为今后都市农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驻村帮扶简报5
端正态度、明晰思路,用心做好帮扶工作。传达好党和国家的声音,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紧密联系服务好群众,何家沟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将“四不摘”原则落到实处,按照驻村帮扶工作要求,联系村情实际,制定全年帮扶计划,结合户情,为村中“边缘户、监测户”制定“一户一策”,按照要求时时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切实解决,真正用心做好帮扶工作。
设身处地、同心共情,用情做好帮扶工作。怀为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忧。何家沟帮扶工作队先后联系帮扶单位,为全村群众捐赠价值12900元米、油,帮助群众温暖过年;筹集资金1754元,购买架子车、镰刀、铁锹等农具,为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便利;落实帮扶资金15000元购买中药五味子种苗,推进村产业发展。坚持从群众立场出发,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强化本领、联系实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何家沟帮扶工作队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坚持对农村的各项业务工作的学习和了解,及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开展宣讲,帮助群众办理低保、临时救助,指导村民享受惠农政策,主动与群众交心,主动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驻村帮扶简报6
10月17日是全国第xx个扶贫日,也是第xx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邱晨阳,区社会事业局局长蔡胜华一行,来到我区挂点村xx村xxx厂,了解产业扶贫进展情况。
对糖厂前期建设情况,邱晨阳给予充分肯定。邱晨阳要求,扶贫工作是当前头等政治任务,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第一书记要与村两委班子形成合力,将糖厂扶贫产业做成、做实,壮大xx村集体经济,走产业脱贫之路,进一步保障贫困户能长期收益,稳定脱贫。对于糖厂配套设施建设、生产注意事项、销售等情况,邱晨阳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随后,邱晨阳来到结对帮扶对象家中,与贫困户拉家常,亲切询问了解他最近的生活、健康情况。鼓励他要坚定生活信心,勇敢面对困难,依靠当前政府的好政策,多想办法,积极寻找生活的新起点,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日”当天,我区结对帮扶干部也纷纷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每户贫困家庭送上牛奶、油、水果、米等生活用品。详细了解他们身体情况、生产生活状况、子女教育、就业及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驻村帮扶简报7
白水县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石,围绕队伍建设、责任落实、效能提升,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奋力跑好驻村帮扶接力赛,全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队伍建设,当好驻村帮扶“排头兵”,为乡村振兴添动力。一是配强干部。坚持“两优先、三必须”原则选派中省市县第一书记59名、驻村工作队员118名,剩余“非重点村”选派驻村工作队长65名、驻村干部242名,实行动态管理,今年以来,调整第一书记5人、驻村工作队员7人。二是建强机制。制定《白水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管理规定》,实行“日签到、周例会、月汇报”和驻村管理职责、任务、问题整改、月报告“四张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生活补助、体检慰问等保障措施,激励干部驻村驻心、真帮实扶。三是增强能力。编印发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指导手册》《乡村振兴应知应会100问》500余份,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研讨、外出学习、观摩评比、知识测试50余场,引导驻村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水平。
抓责任落实,守好驻村帮扶“责任田”,为乡村振兴聚合力。一是领导包联。32名县级领导干部成立8个帮扶团包联全县8个镇(街道),开展“六个一”活动,每月至少到联系镇村开展调研指导一次,协调解决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题。二是部门包抓。充分发挥部门资源优势,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制定乡村振兴部门帮扶计划,落实帮扶任务捆绑、跟踪管理捆绑、待遇保障捆绑、考核结果捆绑“四个捆绑”机制,助力帮扶村在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上理清思路、争取资金、细化措施。三是干部包户。部门镇办包户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扎实开展“六查六问”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变化等重要指标,摸清村情户情,及时排除隐患,宣传惠民政策,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50余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抓效能提升,织好驻村帮扶“督导网”,为乡村振兴激活力。一是清单交办。建立“季交办、月调度”工作机制,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印发驻村帮扶工作交办清单,细化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各镇(街道)每月召开驻村帮扶工作调度会,围绕交办任务、紧盯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狠抓落实。二是半年述评。组织各镇(街道)召开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座谈会,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并对包联单位及第一书记、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全面检验工作成效。三是专项督导。成立8个督查组,围绕“走读式”“两头跑”和出勤不出力、人在心不在等问题,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驻村干部进行督导检查10余次,通报批评驻村干部25人,倒逼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