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安排
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 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 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实习,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
1. 大学生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认识与评价调查
2.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3.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4. 大学生学习动机状况调查
5. 大学生恋爱观(行为)调查
6. 大学生消费观(行为)调查
7. 大学生课余生活内容调查
8. 大学生理想、信仰、信念现状调查
9. 大学生择校择业情况调查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行为)调查
11. 大学生考研“热”调查
12.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差异性的调查
13. 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气质个性影响的调查研究(农村与城市、富裕与贫困)
14. 女生性在学校里表现总体优于男生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了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同时,实习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的重要性。实习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