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全市实际,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打造劳模先进工作团队,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市企业和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盐城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创新情况专题调研。
调研主要采取预先填写调查表格、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共收集101家企业填写的调查表和汇报材料,进行了标准统计及数理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
1、全市各级劳模及先进工作者情况:从1950年全国开始评选劳动模范以来,我市现有各级劳动模范3657人。其中全国劳模6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0人(享受省级劳模待遇),省部级劳模1220人,市级劳模2250人。其中职工劳模1132人(含退休劳模);农业劳模332人;企业改制的下岗劳模35人。
2、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情况: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各级劳模参与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活动,旨在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共创建了10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和意义
1、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使职工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3、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推动职工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深度融合。
4、推动全市企业和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对我市企业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议和展望
1、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和指导:我市应加强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和指导,提升工作室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2、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和成果:我市应积极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和成果,让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受益。
3、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宣传和推广:我市应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我市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积极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和成果,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指导,让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