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1
端午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特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之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学校还利用周一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各年级分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一)开展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过爱国端午。
三年级组利用阅读课、主题班队会用赛事会、点评会、咏诗会等不同形式的开展了诵读活动。通过开展“屈原诗歌颂”、“我心中的屈原”、“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等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爱心端午。
二年级小同学成立爱心志愿者,在端午假期,走进空巢老人家中,为空巢老人、身边的.好人送粽子、送温暖。还有的同学把身边进城务工叔叔家的小伙伴接到自己家中,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开开心心过端午。
(三)开展了节日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过文化端午。
一年级的小同学在端午假期,和家长一起亲手制作香包,有的和小伙伴一起开展动手制作纸粽子比赛活动,还有的和家人一起上山采艾叶,和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在传统活动中,和家人一起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四年级的同学,纷纷办起了端午节的节日小报,收假后,在班级阵地中予以展出,赢得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过文明端午。
五、六年级同学开展过文明端午活动,在走访亲朋好友时,小手拉大手,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出门游玩时,能够主动捡拾垃圾、纸屑,和家人一起遵守交通规则,乘车主动让座,纷纷加入到文明交通、文明劝导活动中来,过文明端午节。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们也在动口、动手等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的从传统节庆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2
6月18日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小结如下: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LED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6月11日,班主任布置学生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6月15日班会上进行交流学习。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政教处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分年级开展专题活动:初三年以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一二年开展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在班会上进行吟唱,共同纪念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题活动之后,有的.班级布置了假期亲子活动,让学生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3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大豫初中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又闻粽香”,我们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下列活动:
(一)走进端午
1、围绕“又闻粽香”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国旗下讲话,同时宣布“又闻粽香”系列活动开始。
2、各班出好一期“又闻粽香”专题黑板报。
3、学校团总支利用课间操时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介绍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过端午系列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
4、校广播播放《龙船调》歌曲让学生欣赏。
(二)感知端午
1、开展了一次主题征文活动。要求初一初二每班2篇于6月5日之前上交团总支参加评比。
2、要求初一初二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队员利用端午假期走访自己周围的居民,探究端午习俗并完成“又闻粽香”的小报。要求初一初二每班上交2份6月5日前交团总支进行评比)
3、各班组织一次主题为“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
(三)品味端午
1、要求学生向自己的奶奶。妈妈学包粽子。品粽子,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同时在美术课上,让美术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和活动主题特开设一节学包粽子过端午的手工活动课。
2、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进朋友间的感情。学生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对端午节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4
又是端午飘香季,为传承传统节庆文化,增近邻里感情,让辖区特殊群体居民感受温暖。振华社区“端午飘粽香,浓浓邻里情”包粽子活动在楼院里开始了。
6月22日一早,社区工作人员早早的精心准备了所有活动需要的材料,在桌上整齐的摆放着粽叶、糯米、蜜枣、马莲。12名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始了包粽子活动。楼院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去年社区端午节活动,我学会了包粽子,今年我也要献献爱心,给需要的老人送温暖,看看,我又学会了包三角粽子了”社区工作人员孙怡雪高兴的说。“每年的端午节活动,大家在一起包粽子,聊聊天,我们的爱心粽子真是融入了我们小区所有居民的爱心。”82岁的徐奶奶和87岁的丛奶奶也要献爱心,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她们娴熟的包着粽子,让旁边的年轻阿姨们都惊叹。大家有说有笑,很快各种形状漂亮的粽子在志愿者手中诞生了。近3个小时,大家包了近一千个粽子。下一步社区将包好的粽子煮好后送给辖区低保户、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家庭。
包粽子、吃粽子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社区组织包粽子,使更多的居民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体现了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振华社区每年都通过各种节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将群众性文化生活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体味美好生活,进一步增进了邻里之情,也让特殊群体真真切切感受了到节日的温馨和社区的浓浓关爱。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5
端午节来临之际,望丰社区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于6月8日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以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早上9:30,社区副主任张文君带领社区志愿者们为辖区残疾人、特困户李红川家庭赠送了端午慰问物质及他们急需的物品——多功能康复床,用浓浓的端午情温暖了他们的心。下午14:30结合端午节“悬艾叶菖蒲、洒扫庭院”的民俗习惯,积极调动辖区居民齐动员,挂艾草、清洁美化我们的家园,广大居民群众喜笑颜开争“做文明有礼武汉人”,为深化社区文明创建贡献了正能量。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6
6月xx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在龙湖天城小区大门口人头攒动。凤岗街道长富社区在这里隆重举办迎“我们的节日―端午”邻里节活动,社区广大居民踊跃参加。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粽子比赛、博饼、有奖竞猜迷语、法律咨询等。20多位社区包粽子能手应邀参加比赛活动。取前10名,分成一、二、三等奖项。当领队发出比赛口令后,各位选手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各位大妈包粽子技能都很闲熟,都表现的很出色。通过角逐,最后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经过1小时的努力,大家共包出粽子300多个。社区将粽子赠送给每位困难家庭,慰问困难户,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通过举办端午邻里节活动,传承我国民间习俗传统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节日气氛,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了解和友谊,促进社区邻里和谐。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7
话端午诵经典、感恩教育、讲述端午节故事……端午节前夕,茅箭区各学校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
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校园广播、宣传专栏、黑板报和手抄报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明白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佩香囊等是端午节的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等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
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举行传统节日知识竞赛,开展讲故事、读诗歌、诵经典、做手工、包粽子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缅怀诗人屈原爱国忧民、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为国捐躯的精神,掀起爱祖国、爱生活、爱学习的热潮。
组织端午节感恩教育。倡导学生在端午节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挂艾蒿,体验劳动的乐趣。教育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鼓励学生做一件贴心的事儿,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亲戚长辈表达爱心,感恩他们的养育关爱。
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节日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疾病预防、交通等安全教育,丰富学生的节假日防溺水,防踩踏,防雷击、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等知识,让学生过平安快乐端午节。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8
为推进文明城市工作扎实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宝林小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宝林中心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庆祝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乐于参与的主动性,利用晨会向每一个学生讲解了端午节的知识;开展了“健康安全过端午”端午主题班会班队会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班级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有的班级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充分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同时学校还利用今年端午与六、一儿童节临近的契机,开展了“XX小学X年第四届校园艺术节暨庆六一、迎端午文艺汇演活动”,汇演活动中一年级二班的《中国功夫》与六、二班的七律小诗《端午》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本次宝林小学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9
6月9日,我校剧场举行了“动手包粽子,品味传统端午节”的亲子活动。德育处、办公室和社工一起策划、筹备,与20户家长义工家庭一起包粽子、做寿司、做沙拉等美味,等待美味出炉期间,社工准备了端午节有奖问答跟孩子一起玩,活动还邀请了部分家长委员一起品尝美味。
活动分为放学前家长准备食材、放学后亲子制作美味、大家齐分享、共度传统佳节三个环节,家长义工们有的从上午就开始忙着采购准备,整个活动都是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参加活动的家长都对此次活动表示满意,觉得既可以欢庆端午,吃到自己和孩子制作的美味,又可以加深与其他家长的交流,感受到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支持与关怀。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为了让幼儿对端午节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班在此次端午节到来之际开展了,粽子分享及手工制作“粽子”的活动,首先我们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型是否相同,再打开粽子品尝味道,让小朋友们自己发现、总结,原来粽子不仅外观多种多样,味道也有所不同,不仅有肉馅、花生馅、豆沙馅,现在还增加了紫薯、水果味的粽子。品尝完粽子后就是手工折纸”包粽子“,通过小朋友自己动手包粽子后,对粽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知道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同时激发幼儿从小的爱国热情!
端午节活动简报 篇11
我校积极落实XX市教育局20xx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要求,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在我校学生中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自办“端午节节日小报”的活动中认知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我校把学生自办“端午节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要根据我校自身情况,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细化主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活动方案一经公布,活动负责人高校长及时召开了班主任会,落实了此项活动。每班按小组活动,确立创办主题后,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
发动学生收集活动的相关资料,可参照节日资料、参与活动情况、自我感受表达等板块并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来组织小报内容。在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发动学生通过校刊校报、手抄报、网页等创造性采编各具特色的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还分别到社区、到图书室、在网上等多种渠道进行收集工作。
因此,不仅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中国传统的节日,从而深刻认识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掌握了更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这次活动各班共上交小报作品近30多幅,每一张小报都体现了队员们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活动的氛围,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