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篇1
一个学期将要过去,本学期本人能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已节课,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能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状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新课程的体会。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是主角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理解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忙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到达目标的途径;明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潜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识字量超多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潜力效果能够大大增加。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角,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资料中去体验、感悟,把自己的主角定位成学习的主人。
3、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构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潜力的培养一向受到忽视。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两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资料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老师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培养。
4、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资料。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来选取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
本学期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有一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应加以克服。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篇2
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读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网”等6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③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音及多形式地读以读准字词;
②利用课件、表演、朗读以及联系生活,理解词句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及气候特点。
四、教学方法: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电脑课件辅助教学,我选择了阅读法、表演法、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资源: 课件
六、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我知道咱班学生最爱猜谜语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
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捉虫忙,低飞雨,高飞晴,天气预报它最行。(谜底:蜻蜓)指生说。
2、师:对,是蜻蜓。出示蜻蜓图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蜻蜓”。)
3、你能跟蜻蜓打打招呼吗?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蜻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朋友,逐个出示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图和带拼音的字。谁想来读一读。指生读,小组读,各种方式读。正音。
2、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六种小动物一起来聚会,你能全部读出 来吗?各种方式读。
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去掉图片你还认识他们吗?
4、去掉拼音读。拼音宝宝累了,回家休息了,谁还认识他们? 开火车读,齐读。
5、游戏:找朋友。
6、你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呢?总结识字方法!
7、小结识字方法后,出示“识字加油站”————萤火虫,蚊子,蜗牛,蜜蜂。练习读,指名读,跟读。
8、仔细看看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虫子旁的字,都是小虫子。
9、师引出形声字,并总结形声字的特点。
(三)看图学文,感悟朗读。
1、刚刚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美丽的夏天来了,它们可快乐了,看看图,看看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2、出示书上图片,指名学生说一说。
3、老师要把图片放大了,逐句出示图片和句子。并随机解决疑问,指导朗读。
★学习展,什么样的动作叫展翅?做做动作。表演:伸出胳膊做个展翅的动作。
★看图理解花间是什么地方?(花丛中)
“蝴蝶花间捉迷藏”是怎么一回事呢?(“蝴蝶捉迷藏”是因为蝴蝶在花间一会飞一会落,落的时候翅膀和花的颜色差不多,几乎看不见。它时隐时现,好像在捉迷藏。)蝴蝶多开心呀让我们也开开心心地读一读。★见过宫殿吗?图片出示解释,“宫殿”指的是蚯蚓的什么?
(因为蚯蚓在地下松土,掏了个洞,像是自己的家,家很多就说成“宫殿”。)
★学习“运”,你有好办法记住他吗?老师有个字谜给大家猜:白云跟着走。食粮是什么?(粮食,这里把粮食写成食粮是为了使儿歌读起来更好听,更顺口。)
★学习“网”出示图片,师解释网字的来历:
“网”这个字和网的形状很像。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那么打球的网就叫(),捕鱼的网叫
()。各种网还真多,蜘蛛结网忙就是蜘蛛忙着(结网),他忙着结网干什么呢?(捕捉虫子)大家一起读读这一句,读出蜘蛛忙着结网的样子。
3、齐读儿歌。师:看来小动物们的生活还真是有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儿歌,读出小动物们有趣的生活,快乐的心情。(学生打节奏读儿歌)
4、出示整篇课文。
板书:识字四。生跟着一起写,齐读。
指生读课文。开火车读。小组读。
5、去掉拼音读。
6、师出示动物名称,生接下去读。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7、仿写句子
小动物们的生活这么有趣,我们也来编编儿歌吧。小兔树下吃萝卜,蜜蜂
,小鱼
,青蛙。
(四)写字
1、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小蚂蚁最勤劳,老师最喜欢小蚂蚁了。我们一起来写出他的名字。
2、观察“虫”和“蚂”两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三个同学写的“蚂”,大家看看哪个最漂亮,其它两个问题在哪?
4、练写。
5、展示
(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小动物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 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课下我们还可以观察这些小动物,或 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教学设计
芝田镇益家窝小学
魏利锋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篇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甲班的语文教学。整个班学生表现较好,有不少学生聪明,且基础不错,班级学风优良,学生态度积极。但也有几位成绩偏差,习惯差、马虎懒散。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提前备好课,在备课之前总是先熟悉教材教参,参考各种版本的教学设计,有时还从网上下载一些好的教学设计,综合思考之后再动笔。
2、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前我会重新熟悉一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程序清楚,教学重难点突出,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游戏、表演、分角色朗读、赛读、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教学媒体如挂图、生字卡、电脑等,并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注意体现分层教学,对课后及练习册的练习作必要的讲解分析,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并能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针对孩子作业情况进行集体订正和个别订正,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和指导,有些学困生的作业甚至要订正好几次才行。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对优等生我经常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多写多积累,不断提高要求;对学困生则不离不弃,不歧视差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予以鼓励,加强辅导力度,努力提高班级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大奖励力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成绩、朗读背诵课文等等各方面,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并以加分、减分、发小贴画、小星星、当小老师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6、适当开展读书、讲故事、朗读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逐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能在课上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且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交际。
7、指导学生多积累、多背诵。
8、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9、搞好学习互助小组,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自己结对子,互帮互学,互相监督,以好帮差,以差促好,以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科成绩。
10、培养学生写话能力。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写话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鼓励学生经常动笔,遇到有意义的事情就指导学生写,放大假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两篇日记,返校后进行批改,发现写得好的日记及时予以表扬,并打出来发送到网上,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11、做好其他辅助教学的工作。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堂表演,抽空制作有关课文的动物头饰及教具,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表演能力。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平衡,有些孩子基础太差,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认真写好反思,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我仍担任一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认真扎实地对待教学,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感悟,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时俱进。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依然像以前一样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备好课,上好课。平时,我坚持自己独立备课,因此在课前的准备是很充分的。课堂上,我着力抓好课堂常规。并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条理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已经学会带着问题认真地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学会了针对文本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课余,我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吸收一些适用的方法,更新一些教学理念,从而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二、积极开展语文活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平时,我尽量让学生多识字,除了课内识字外,我还鼓励学生在课外识字,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比如通过读课外书,同学朋友的名字,学校各处的名称以及大街上的广告牌,家里的报纸、包装袋、超市的货柜都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识字的好地方。低年级的词语教学是巩固识字、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词语是否正确地认读,而对词语的积累重视不够,本学期我注重了这一点。课堂上,我借助图片或客观事物,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轻松理解词语服务。有时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指导学生反复运用词语,如“连连看”让学生对一些反义词、近义词,使学生思维更敏捷,词语得到有效巩固。围绕课文教学,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词语积累范围,经过一系列的词语积累练习后,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语库,从而提高学生课堂表达能力。
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本着“扎实打基础,认真来学习”的原则,除上好语文课以外,我还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坚持早读课引读生字笔顺训练,培养学生识记生字以及正确书写的能力。二是开放式作业,促进学生观察、思考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三、 加强希望生转化工作,缩短学生差距。
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总之,本学期师在生共同努力下,学生有了很大进步。很多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并积累了那么多语文知识,每个的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内心感到非常充实、安慰。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篇5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知道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能理解“掰、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4、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要目标明确,要一心一意。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难点
知道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
3、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动词的特点
(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
(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7、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三、研读重点段
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
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四、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
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你怎么跟他说?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
桃树底下
(扔
摘 捧)西瓜地
扔(摘 抱)回家路上
扔(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