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2篇】

时间:2023-10-07 12:17:34 综合范文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篇1

  摘要: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判断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主要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否有效。如果一堂课达到了以上几方面的要求,那就是高效课堂。对小学语文来说,高效课堂应该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首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枯燥。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扮演的只是听众的角色。再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少采用自主探究等教学方式,课堂只是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使学习缺乏主动性。鉴于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构建高效课堂很有必要,具体策略如下。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落实高效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要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方法,培养什么情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协调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应摒弃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只重视成绩的陈旧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教师首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内容等,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就每一堂课而言,要综合本堂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得。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可以开门见山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同时,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内容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位置、作用,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使教学活动具有目的性,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2、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枯燥无味、沉闷单调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打造具有趣味性、主动性、积极性的新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思维模式的跳跃性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材施教。语文是一门以文字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通过语境、语感、语速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思想,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怀。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通过多种手段,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情境教学法是常见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情境教学法分为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创设生活情境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直观形象,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快速吸收、内化。另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对难以理解的知识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拉近学生和新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转变师生角色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师生间互动少,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认真听讲,教学效率低。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新课程标准,转变师生角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前,教师应合理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记录下有疑问的地方,在课堂教学时有目的地听讲,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听课效率。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使各小组的实力相当。在竞赛时,各小组势均力敌,体现了教育的公正公平。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争执不下的难点问题,教师应及时归纳总结,详细讲解,释难答疑。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内化知识,促进有效教学。综上所述,教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转变师生角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和方法,获得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高效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于兵.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

  [2]李慧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教育教学论坛.2014.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篇2

  一、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中所提出问题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科学的、有层次的、富有一定艺术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课堂的营造。课堂提问对促进初中阶段语文的发展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点:第一,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沟通,如果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教材讲解,只会使得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提问,能够吸引学生对教材的注意力,而科学的提问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解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更能够激发出对文章的探索欲望。第三,课堂提问能够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课堂提问进行督促,往往会在课堂学习的十五分钟之后逐渐丧失对文章的注意力,学习效率逐渐变低。而课堂提问则是督促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教师在提问之前都会用一句过渡的话告知学生自己将要进行提问,学生往往在听到这句话的同时,瞬间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即将提出的问题上。第四,课堂提问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复习课程的总体内容,对整个课程的重点、难点再次进行归纳,加深记忆。第五,课堂提问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够实时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来调整自身的授课内容,这样的互动问答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仔细推敲问题,吸引学生兴趣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如果问题内容没有仔细推敲,没有紧密结合课程知识的重点,不仅会浪费课程时间,还会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反感,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打击。所以,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精心的准备,深刻剖析课文知识,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1)所提问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提的问题只有符合学生的口味,他们才会对其产生相应的兴趣。初中语文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如亲情伦理、故事小说、自然科学等,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巧妙地提问,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爱。

  (2)所提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在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过简单,不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就会导致学生思考问题过于机械化,无法达到提问的目的;而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就会增加,这就阻碍了课程的进展。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这些问题与教材的紧密度,力求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所提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千篇一律,同样也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法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对于学生而言,日复一日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不仅会对语文学科产生排斥心理,也会阻碍发散性思维的养成。

  2.因人而异,所提问题要有层次

  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成绩也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提出的问题有层次、有区别,这样既不会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感到无趣,也不会让成绩欠佳的学生感到自卑。

  3.抓准时机,在恰当的时候提问

  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提问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但提问也讲究时机,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好的开头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课导入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疑惑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提问,然后与学生共同解决难题。这样的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难点的记忆和理解,对于学习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在课外创新活动的时候也要适时提问,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想要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简单随意地提问是达不到效果的,需要教师能够抓住课堂教学的节奏,运筹帷幄,精心准备好问题,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逐步加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意提问的方式,旨在引导启发

  课堂提问旨在启发引导学生,教师要注意自己提问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合理。不能采用针对性提问,更不能戴有色眼镜提问学生。要在提问以后留点时间供学生思考,如果让学生立即作答,学生往往会应付了事,达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当问题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时候,教师在提问题时还可以先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答出问题以后信心会提高许多,也会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提问的时候切忌怒发冲冠或咄咄逼人,这样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相反,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问题氛围,要鼓励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当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完善提问技巧,巧设问题,把握好提问时机,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利用提问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努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