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精品3篇

时间:2023-10-09 06:17:59 综合范文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篇1

  202年半年来,市在省委的统筹领导下,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聚力推进、保质提速,三农发展势头良好。

  一、提振县域产业,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推进。推进吨特仑苏核心工厂和处万头牧场建设,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逐年提高。一口猪公司成功晋级龙头企业,米业等家公司晋级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家。

  三是赋予产业增收动能。开展农产品+天猫等网络平台活动,累计销售额突破万元,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量同比增长%。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县大银鱼养殖面积扩大到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产量力争实现万吨,同比增长%。

  二、改善农村环境,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是重点任务提速推进。抢抓疫情后施工黄金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座,乡转运站座,村分拣中心座建设农村室内厕所户、菜园革命示范村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处。

  二是规划编制有序实施。编制市民居设计图集,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村庄规划的村个。

  三是四季会战持续攻坚。压茬推进四季行动,以村屯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秋收后环境整治、探索形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万吨,绿化村屯万亩。

  三、促进乡风文明,基层宣传阵地持续发力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某某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网络主题活动。

  二是文化四季风吹进农家院。组织开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乐会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余场次。

  三是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围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帮扶脱贫攻坚四个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全市家文明单位共投入资金万元,援建项目个,帮助农民万余人。

  四、补齐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投入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硬化农村公路。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均已实现客车通达;改造危房户。

  二是乡村公共社会事业有效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楼房化,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物理等实验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三是乡村各项服务不断完善。开展农技推广线上培训期,受益农民万人次。建成个综合文化站,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文体活动广场。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篇2

  202年半年来,市在省委的统筹领导下,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聚力推进、保质提速,三农发展势头良好。

  一、提振县域产业,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推进。推进吨特仑苏核心工厂和处万头牧场建设,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逐年提高。一口猪公司成功晋级龙头企业,米业等家公司晋级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家。

  三是赋予产业增收动能。开展农产品+天猫等网络平台活动,累计销售额突破万元,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量同比增长%。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县大银鱼养殖面积扩大到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产量力争实现万吨,同比增长%。

  二、改善农村环境,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是重点任务提速推进。抢抓疫情后施工黄金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座,乡转运站座,村分拣中心座建设农村室内厕所户、菜园革命示范村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处。

  二是规划编制有序实施。编制市民居设计图集,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村庄规划的村个。

  三是四季会战持续攻坚。压茬推进四季行动,以村屯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秋收后环境整治、探索形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万吨,绿化村屯万亩。

  三、促进乡风文明,基层宣传阵地持续发力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某某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网络主题活动。

  二是文化四季风吹进农家院。组织开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乐会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余场次。

  三是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围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帮扶脱贫攻坚四个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全市家文明单位共投入资金万元,援建项目个,帮助农民万余人。

  四、补齐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投入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硬化农村公路。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均已实现客车通达;改造危房户。

  二是乡村公共社会事业有效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楼房化,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物理等实验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三是乡村各项服务不断完善。开展农技推广线上培训期,受益农民万人次。建成个综合文化站,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文体活动广场。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篇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协调推进,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情况

  村现有脱贫户263户957人,20年脱贫不稳定户20户50人,边缘易致贫户7户23人,20年10月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已全部消除风险,现有脱贫户均稳定脱贫,无返贫风险和新增贫困人口。20年脱贫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脱贫户在校学生195人,均按照控辍保学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全面监控,目前村内在校生无人辍学。脱贫户中现有劳动力人口744人,其中稳定务工599人,从事务农及其他经营性活动115人,30人待业(在家带孩子),就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7套、宜居农房改造153套,全村农户均有安全稳固住房。

  二、产业发展情况

  村现有农业合作社5个,均在村内建立并有效运转,效益良好,共解决本村60人有效务工。村现引进倘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昆明金水优农牧业有限公司、云南金獐子养殖有限公司,共投入1500余万元建立养殖基地;引进美地峻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村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万,其中光伏收益17万、村集体收益2万、榨油产收益万,相较2019年提高万元。

  三、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村已建立垃圾集中处理体制,对各小组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村内已配备垃圾池8个,标准化垃圾桶46个,垃圾箱5个,确保村内垃圾能够有效处理;实现人畜分离的共125户,全村农户共657户,达全村占比的19%目前村内畜禽粪回收利用率达到20%;村内共10个公厕,无害化处理户厕25户;庭院内内无畜禽养殖的农户达200户左右,占全村比例的%;通过村内持续整治和宣传,当前本村庭院干净整洁的农户已超过全村农户的80%。村内种有苹果、李子、桃、梨、车厘子等果树,种有竹子、松树等绿化树,村庄绿化效果明显提升,村内公共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四、乡风文明保障情况

  村已建立小组活动室5个,所有场所均对村民开放,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并派有专人定期清扫;村委会设立农家书屋1间,现有书籍1000余册,均向村民开放使用村已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站一个,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场、篮球场等设施。制定了农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包括公共场地使用、电子阅览室使用、图书借阅等方面。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详细、成熟的红白事管理制度,落实度达100%。将符合标准的群众已全部申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众249户327人已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入保率达100%。村现有残疾人87人,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精神病人均已被纳入残疾人补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保障率达100%。家庭困难、身患残疾的学生2人,已通过发放补助、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了帮扶,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五、社会治理情况

  村设立党总支部1个,下设3个党支部,支部内制定了党员先锋责任制,设立了党员先锋责任岗,制定“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定点联系帮扶困难群众,组织阵地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带头发挥作用明显。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各个小组内粘贴,并安排村民小组长在各组做好宣传,知晓率达100%。设立了党务、村务、财务、其它事项、长期事项公示栏,在各小组活动室也均设立了公示栏,公示公开制度健全,村上的所有决策事项均按照工作要求及时进行公示公开,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接受村民的监督,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开展。凡属党务、村务中的“三中一大”事项,村支两委100%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保障决策民主性和准确性。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村将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坚持“点线面结合,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以农旅结合发展为主线,全面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万亩小杂粮产业发展项目,对景区内7000亩土地进行深耕,新建农耕道路10公里,设置70个地膜回收池,科学地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对红土地百花菜籽油厂及红土金荞加工厂进行体质增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建成红土地特色良种繁育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中心,预计投入资金万元。

  二是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建设锦绣园、老龙树、红土大观、乐谱凹、螺蛳湾5个观景平台,景点配备统一样式的垃圾箱58个,在观景平台周围3米范围内恢复种植常年青绿植,套种季节性花卉,复绿面积3060㎡;各景点及进入景区的道路口设置统一样式的标识标牌(含景点标识、路线标识等)共10块;在上花石头、落霞沟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洗手台4个,建设文化宣传长廊1003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吸引力,同时促进旅游业带动当地服务业、农业融合发展,实现红土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和智慧化,项目预计投入资金万元。

  三是实施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在全村新建卫生公厕7个,每个30平方米;安装路灯260盏;安装大型垃圾收储箱52个。通过开展人居环境建设,补齐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提升村的公共服务水平,项目预计投入资金万元。

  四是实施三个小组污水处理项目,新建管网m,检查井675座,氧化塘1740平米,对污水管道进行建设,增加给排水管网建设,对农户生活用水进行收集,建设氧化塘等处理设施,以提高村庄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项目预计投入资金万元。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