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日记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秋高气爽的九月份快要过去了,但是中秋节才刚刚来到我们身边!每次中秋节到来之时,那预示着团圆的氛围,温馨的家庭温暖瞬间就能俘获人们的`心灵,有什么比家更能够让人向往的吗,中秋节我们庆祝的不是节日,而是那浓浓的团圆亲情。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节,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日记 篇2
深秋,天高云淡,收获浪漫的季节。路上的梧桐叶随风飘落飞舞,黄黄的,红红的,一叠叠的铺满一地,煞是好看;墙上的爬山虎却绿色喜人,郁郁葱葱;一丛丛路边的小草被微风吹的摇头晃脑,好不可爱!蔚蓝天空上,偶尔会发现一群群南归的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秋的讯息就这样来了
中秋来了,它给了我们一些难的的宁静,一些人情的思念,一些心灵的休憩、一些祝福的传递。。让我们不再感觉孤单和冷漠!
这个季节,我收获了亲情的抚慰,收获了友情的关怀,收获了懂我之人的深切爱意,收获了工作成绩的认可,收获了书香给我带来的快乐。我知足、我感谢、我开心。。
灿烂的一笑好吗?永远拂去深秋心灵深处的阴影,从此以后深秋的景色不再凄凉。今夜,我轻轻地弹奏一曲,在这柔和的月色中,在这淡淡的思念里,把月光的清冷揉进了这悠扬的曲调中,好一个花好月圆。
中秋节的日记 篇3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因为今天下了一整天的雨,所以我等了很长时间月亮也没出来。我就问妈妈:月亮为什么还不出来?妈妈说:今天下雨,月亮公公正和我们捉迷藏呢!我笑着点了点头。在没有月亮的情况下,我提议道:我们不如边吃月饼边在网上看月亮吧!好呀!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打开百度认真地查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我高兴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爸爸妈妈扑了过来,说:我们开始吃吧!于是,我拿来妈妈发的月饼选了起来。这些月饼有香芋馅的,紫薯馅的,牛肉馅的,抹茶馅的,蛋黄的和红豆馅的,我选了紫薯馅的,妈妈选了抹茶馅的,爸爸选了牛肉馅的。我们开始吃了!我把月饼分成八小块,妈妈分成了六块,可爸爸却分成了两块。我们欢声笑语地边吃边看。
夜色已经很深了,深夜也渐渐的浓了,皓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光,我们全家都流连忘返,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依然兴致勃勃地在院子里看着那轮明亮的月亮!
中秋节的日记 篇4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今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我和家人一起度过了这甜蜜的一天。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非常丰富,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广为流传。
赏月的时候到了。开始,月光朦胧,渐渐地,越来越亮,最后,整个月亮呈现在眼前,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发出凄凉的光,给我无尽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中秋节的日记 篇5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在农历十五日的节日除了中秋,还有元宵和现代人大多忽略的中元节!何以会如此呢,都选择在月圆之夜。我想这应该跟中国的历法息息相关,而历法又以开地宇宙日月星辰相关,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中秋节就有了一个很特殊的过节方式---赏月。天人合一,就此出来。
这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会有的过节方式:天人合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根塑源:先是河出图洛出书,伏羲制八卦,周文王推演八卦为为六十四卜。始有<<周易>>。以后的文化发展,都少不了周易的影子。周易当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个整体概念。所此影响,发展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有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对这种周易这种哲学的具体运用上,推生了独一无二的\中医,在起居生活上,又有了强调以天地人相互和谐的风水而表现在过节上,就有了中秋节。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说一到农历十五月圆之夜。表示这个月就快要过完了;而一到中秋节,则提醒人们这个年要到头了,流浪在外的人该准备回家了,先来一年当中的右中间八月十五做个小小思念,它是一年当中的一个插曲,一个思念的插曲。
提到中秋节,关于思念的诗从古至今相必太多了,以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又最为后人吟诵。人们可以在这样的节日歌以咏志或赌物思情,这都跟中国人的文化情情有跟。中国文化当中的整体观念,把人当成宇宙天地万物的一部分,比如佛家所强调的:同体大慈,同缘大悲。于是会把人物化也会把物人化。所以七月初七不单是看星星,更是看两个人一年一度的相聚。而冰凉的月宫,也是单单浩月一轮,她里面有我们美丽可爱的婵蛾姐姐,而姐姐也并不孤单,她有玉免为伴。基于这些,节日当中的一种人文情怀油然而生,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以至于中国文人被她的吸引,千年不衰。每每在该动笔的日子, 就会自然而发:天待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婵蛾该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国文化的这种连贯性,会让流恋其中的文化人或非文化人不那么感到孤单。每年中秋节,自己在思念亲朋,寄月托情时,思绪会不自觉的穿越时空,回想当年今夜苏东坡会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情,怎样的一种情怀,在思念他的弟弟。而今的我们,尽管物是人非,心情总会一样吧,于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一种穿越时空的神交,与古人如痴如醉的进行着,是那样的恬意与舒服。古人似乎就这样一直活在我们的身旁。
这就是中秋节的魅力,她函盖万千,她承前启后,是一年当中的一个小插曲。淡淡的思念,牵动着人们的神精,一直积蓄到年关,一种彻头彻尾的思念全面爆发,于是,只能是回家。
中秋节的日记 篇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于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后羿的人,一天他无意中得到了一种人吃了以后能飞上天的药。他将这药交给他的妻子嫦娥保管,一天后羿出去了,留下妻子一个人在家,他的哥哥来到嫦娥跟前逼她交出药来,可嫦娥不肯,无奈之下一口气吞下药,只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双脚离开了地面,从窗户飞出去了,就这样一直飘到了月亮上面。后羿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每年的八月十五他都会做嫦娥爱吃的月饼,放在桌子上用心等待着嫦娥。就这样年复一年八月十五这个特殊的日子被流传下来了
虽说只是一个传说,但同时也说明咱们的中秋节已经流传很久了,每个中秋节的晚上家人、朋友都要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饼,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尽可能的回家或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报平安。同时中秋节还有许多的习俗比如在我们青海那边妇女们都要在前一天做月饼,等到第二天晚上月亮还没升起的时候,把做好的月饼、买回来的苹果、梨之类的都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抬到院子里期待月亮的升起,这个叫做“献月亮”。这时村上的孩子们最高兴了,因为他们要去偷月饼和水果,假如谁家的被偷得多那么谁家的月饼就做得越好。
没和家人在一起过中秋已经好几年了,前几年是因为上高中补课等原因。而今年则是我迈入大学离家,暂时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回去是不可能的。所以跟舍友一起过第一个异乡中秋,用李白的诗句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节可以说太好了,他为那些独在异乡的游子们提供一种精神的寄托。盼望着,盼望着,中秋到来了,因为那是可以任意地放开思乡的情绪,即便是有泪从眼中流出来,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有人说你。
我眼中的中秋节就像是一张请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邀请你去参加亲人、朋友的聚餐。请柬的有效期是一辈子,永远不会作废。中秋节是一朵用亲情、友谊灌溉的常开不败的花朵。它将花的清香撒到大江南北,举国上下。中秋节又像是一江的春水,流过每个人的心田,滋润每个人的心灵。
中秋节既是甜蜜蜜的,又是酸滋滋的。说甜蜜蜜是因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饼;说是酸滋滋的是因为毕竟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是很孤单的。嘴里甜得很可心却有思乡的情绪在涌动。她让我更懂得亲情的珍贵,让我尝到了故乡的甜美及温暖。深刻地了解明明知道在身边却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发现它的重要。在萧瑟、冷清的中秋节点燃了一把温暖的火,去了秋的凉意。
中秋团圆节,我心中那颗故乡的圆月。用它微弱的月光照亮我异乡的路,给我力量去面对一切、勇敢地面对明天。
中秋节的日记 篇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日记 篇8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承了近千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世界人的心中,它的地位是母庸质疑的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人开始质疑,何为中秋?
爷爷奶奶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无聊至极的看着新闻联播。眼睛微闭,困倦之意不可抑制,脑袋向旁边斜去。那是什么?墙角有一些在略微泛辉,哦,是亲戚好友送来的月饼。
在原来,过节时是没有人锁门的,东家的月饼刚送来,西户的刚炸的油饼便迫不及待的送来尝尝鲜。而现在,在钢筋水泥筑建的深林里,大门紧锁,人心莫测。我们锁住的岂止是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了上千年,是否,也丢掉了一些东西?
“铃铃铃。”电话声响起,我急忙去接,下意识的说道:“快递请放在东门。”
“什么快递?”那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浑厚低沉,只有我知道,我期盼了多久。
“家里都还好吧,爷爷奶奶怎么样?”
“好,都很好。”我抽噎着答,妈妈自我小时候就……我和班里的同学一直不合群,仿佛,我不存在一般,我的话,从没有人听!爸爸在外地打工,我本以为家庭一切安好,直到爷爷晕倒在医院里……我才知道,我必须长大了。
挂了电话,再看那一箱箱外形及其华贵的“工艺品”,呵,不吃也罢。
就连几千年的文化,也在岁月的磨蚀下只剩下了躯壳了吗?
何为中秋?何为月饼?仅仅,是色香味吗?
在岁月的镰刀下,一切都会变得不重要,吗?
我的书还没背。
我也没有吃月饼。
中秋节的日记 篇9
在这天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还没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忙碌的人们又添了一个更加忙碌的任务,为亲朋好友送一份有意义的礼物。出入食品店。大盒小盒的月饼包装精美喜气洋洋,你的包装盒上印着“九福同居”,他的就写着“十全十美”。这边有“花好月圆”,那边就有“富贵满堂”。寻找中秋佳节的传统与诗意才是这个节目里最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传递的是问候,是祝福,这是浓浓的民俗文化。明晚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我们期待“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话里的传说,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即“嫦娥工程”将使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变成现实。
同学们:让我们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到来之际,真诚的告诉我们的家长:您的孩子已经长大,在老师的辛勤哺育下,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己的理想彼岸。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汇才中学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去攀登科学的高峰。最后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中秋节的日记 篇10
农历八月十五日就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在秋季的中旬,所以叫作“中秋”。
中秋节还未到,各家超市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各种各样的月饼请上了货架,众也争相去超市把一包包、一盒盒月饼买回来,仿佛在给中秋节开一个极大的欢迎仪式。
我们家的餐桌上也堆了许多月饼。我数了数,最起码有十种口味的月饼,而且同个口味的月饼还有好多个呢!五颜六色的月饼,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禁有些嘴馋,可是中秋还没有到呢!不能吃月饼,只能把口水往肚子里咽,最后还是没忍住,把手伸进了装月饼的袋子里。
刚从里面掏出一个小月饼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月饼,一边说:“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寄托思念。传说嫦娥吃了仙丹变成了神仙,飞上了月亮,后奕为了寄托自己对嫦娥的思念,发明了月饼。这个你知道吗?”
这我当然知道,说白了不就是只有中秋节才能吃月饼嘛!没办法,我只能等着中秋节的到来。
中秋节一到,我就立马把袋子里的月饼全倒出来。月饼的样式可真多啊!有苏式,有广式,有的大如足球,有的小如铜钱。月饼的馅儿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甜有咸,有荤有素。我把每一种月饼都切下一小块来品尝。我最喜欢的是广式的,咸蛋莲蓉馅儿的月饼,吃在嘴里甜中有咸,咸中有甜,糯糯的是莲蓉,面面的是咸蛋黄。
到了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吃过晚饭后的我们,喜欢坐在楼下公园里的小凉亭里赏月。
中秋的月亮显得大而明亮,月亮周围还有一圈淡淡的黄晕,把四周的云朵都照亮了,好似一个明晃晃的大玉盘,又好似一盏美丽的夜明灯。
月亮的中间有一个黑影,好像一个正在飞翔的仙女,在这个黑影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像一只兔子。这也许就是正在月宫里嬉戏玩耍的嫦娥和玉兔吧!
夜深了,我们回到家里,我躺在床上,心想:过中秋节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可以听得到那么可口的月饼,还可以看到那么漂亮的月亮……
中秋节的日记 篇11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人们和亲人无论相距多远,都会在中秋节这一天赶回家。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似乎也传递着家家户户幸福欢乐的景象,寄托着多年闯荡在外的人们的思乡情绪。
提到中秋,小孩子们一定最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了。每每临近中秋,就看到楼下的孩子们扎堆儿拿着早早准备好的月饼炫耀“你的是什么馅的?我的是玫瑰月饼!”“切!我妈新给我买的蓝莓果蓉的,是我最喜欢吃的!”“还有我的!是双黄五仁的!”……看着他们,我就想起儿时对着一盒月饼流口水的时候。
不觉间已经到了傍晚,孩子们已各自回家。飘着香味儿的月饼又将我的思绪召回餐桌。许多丰盛的饭菜,围绕着中间那盘月饼。我不禁感叹,中秋节的饭菜真是好!还有我的最爱,也是妈妈的独家绝活——清蒸碟鱼!色香味俱全的碟鱼和月饼的香味已经幽幽的钻进你的鼻孔,萦绕于房梁之上。我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窗台,直奔餐桌而去。
饱饱的吃了一顿后,一家人又围坐在一起看中秋晚会。我是坐不住的,看了一会儿,我便拿上一块自己爱吃的月饼走到阳台,还拉好窗帘,好像只有我一人享受这月夜似的。月亮在薄纱般的云朵里穿行,似乎还羞答答的不肯露面。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诗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又过了几分钟,似乎把我的耐心赚足了,月亮才款款的展现在我面前。浅黄色圆盘般的圆月,丝毫没有违和感的镶嵌在寂寞清冷的天空上。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而月亮,丝毫没有畏惧,还拼尽全力的照亮这个人间。她还和其他小星星一起,散发出并不明亮耀眼却温暖柔和的光芒。
此时,月亮还略显清冷的在天上高高悬挂着,楼对面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也不时流进我的耳朵。一切都那么平静,幸福,祥和。所谓团圆,只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便是莫大的欢乐了吧!“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便是中秋真正的含义吧!
中秋节的日记 篇12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中秋节。
黄昏的时候,我和妈妈坐在阳台上,看着黑夜慢慢占据整个天空。
我一边大嚼着美味的杏仁月饼,一边问妈妈有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说:“相传月亮上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嫦娥姑娘,因为吃了不老药而生到月亮上,嫦娥的丈夫后羿很伤心,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酒席,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百阅的习俗就在民间传开了。”听完妈妈叙述的故事后,我惊叹道:“好美!”妈妈笑了笑说:“月亮快要升起来了,我们出去赏月吧!”我高兴地答应了。
走在马路上的时候,妈妈忽然叫道:“月亮!”
我忙去看,看到了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从山后升起来了!她,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的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那一刹那,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变白了,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她圆的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光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我和妈妈看的出神,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一切……
中秋节的日记 篇13
中秋节到了,我无比兴奋!
早晨,我和家人早早的就起来了,我们一直从早上忙到中午。爸爸去买米、买菜,妈妈就开始做午餐;我和弟弟也没闲着,我洗衣服,他帮妈妈择菜……可真没闲上一会儿啊!
到了晚上,我没请了几个关系比较密切的叔叔阿姨们在家里一起吃饭,我们边吃边聊,忽然,袁叔叔说:“要不我们每人说一句七个字的话,话里面要有‘月’字。”话音刚落,爸爸就说:“中秋的月儿圆又圆”。又有人说:“一家赏月迎中秋”有的说:“赏月尝饼多愉快”还有的说:“家庭美满比月圆”……到我了,我不知道,于是脑筋一转,笑嘻嘻地对他们说:“这样多没意思啊!要不然来个有意思的——我们猜脑筋急转弯吧!”还没等他们同意,我已经跑回屋子,去拿我的那本脑筋急转弯了。我把那本脑筋急转弯拿了过来,和他们一起猜谜,我们边吃边猜,我们的笑声弥漫了整个屋子……
啊,这是多么有趣啊!我一定要好好积累关于中秋月圆的诗句,保证在明年中秋节了能答出来,我估计明年的中秋节一定会更热闹的!
中秋节的日记 篇14
男主持: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又合作专区—个聊歌王一歌王一高山流水I区岁月如歌房间,参加教师节中秋晚会。
女主持:又是丹桂飘香的季节,又是天高云淡的秋季,教师们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学子们开始了新的学年。带着秋的神韵向我们走来。难忘的学生时代,难忘的恩师!此时,无论你身在何方,身居何位,必须不会忘了教师栽培我们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吧在这欢乐的时刻,请让我们一齐祝福天下的教师,祝福他们节日欢乐,心想事成。
男主持:九月金秋,教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此刻的,将来的,所有的受崇敬与祝福都是他们的。
女主持:生命如歌,音律回旋跌荡,高时激昂奋发,感人。今日就让我们用音乐来感动这一切吧。岁月如歌房间庆祝教师节中秋晚会此刻开始。
结束语
女主持:朋友们,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我们岁月如歌房间庆祝教师节中秋晚会里每首歌都让我们无数次感动,晚会就要落下帷幕了。相逢是今日的歌,相知是明天的缘,今夜是一个精彩的开始!今夜星光灿烂,今夜无人入眠,感激嘉宾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感激大家的到来。多谢。
男主持:朋友们,时光是短暂的`,但对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是永远的,让我们记住今日,让我们期待明天。合作专区—个聊歌王一歌王一高山流水I区—岁月如歌房间为所有热爱艺术的朋友敞开大门!那里是音乐的殿堂,那里是歌声的海洋,让我们展开梦想的翅膀在歌声里尽情的翱翔!
女主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感激生活,我们用灼热的心跳去感受生活,我们用炽热的旋律去歌唱生活。
男主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感激生活,我们用歌声彼此温暖生命中每一个角落,我们用音乐拥抱灿烂完美的生活。
女主持:今夜我们欢歌笑语,今夜我们畅想未来。让我们在这自由的网络的空间里,擂响生命的寄予,迎着七彩的太阳纵情高歌。
男主持:朋友们,让我们一齐举杯起手中的美酒!祝所有的朋友欢乐永远!吉祥永远!让我们送出手中的鲜花,让我们互道珍重!明天阳光会更加灿烂。岁月如歌房间庆祝教师节中秋晚会到此结束,狂欢依旧,欢迎朋友们踊跃排麦,尽展您的风采。
中秋节的日记 篇15
xx学校于9月21日下午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班会。在这个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让学生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而且也使同学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很好“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去努力学习,用以报答父母恩情。
主题班会给同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这次庆中秋主题班会让我们今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中秋节的日记 篇16
今天,是中秋节。
早上,我去了老家,见到了我的大哥、二哥,我在那儿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还有踢足球、看电视等……我们还玩了一会儿电脑,在玩“英雄联盟”,那游戏可好玩了,就是——你来控制英雄,来攻击对方的“防御塔(有三个)、水晶召唤塔和水晶疏硫”,你必须一层一层的打,你如果把水晶召唤塔打爆了,你方就可以召唤超级士兵了,你只要干掉水晶召唤塔,你方就获胜了!这个游戏很像在三国时期打仗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过了很久,我要走了,要去外婆家吃团圆饭了,我走的时候,大哥和二哥送了很多东西给我。
到了外婆家,要吃饭了,其实我早已经被那香喷喷的饭菜给吸引了,菜多的不可计数,有:红烧鱼、红烧肉、虾、芥菜、鲫鱼……等,哎呀,还是别提了吧,因为,一提,我就会流口水呀,因为真是太丰盛了!
过了半晌,我们一家吃完了饭,看了一会儿电视,就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