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1
读完《昆虫记》后,轻轻合上书,细细回味着书中的描写,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波澜。
《昆虫记》是一本描写昆虫生活习性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在法布尔的笔下,这些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也表现出它们独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门人充当着大门板和守门人的角色,同类来了就让开,异类来了就赶跑它;迷宫蛛的网像一个迷宫,昆虫掉进去就“走”不出来了;蝈蝈儿看起来好像是食素的,其实它们是一群“伪素食者”……这些小生灵在作者的笔下表现的活灵活现,像人一样有了灵性,会唱歌,会跳舞,有欢喜,有悲哀。
看完这本书后,我对这几句描写遂蜂“守门人”的话还记忆犹新:“也许三个月以前,那时它还很年轻的时候,它曾经为了自己和后代们在这里单枪匹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一直到现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没有停下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卫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卫大门,抵挡不速之客。”
看完这几句话以后,我被遂蜂“守门人”那对家里人深沉的母爱所震撼了。在它年轻的时候,它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卫这个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的许多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操碎了心,在儿女长大后虽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了,可是心中却仍然装满了沉甸甸的母爱,想要再做点什么。
我再将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一对比,才发现,原来昆虫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何我以前就没发现这一点,而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却发现了?后来我才知道,法布尔将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虫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发现了昆虫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因为《昆虫记》在科学和文学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称为“昆虫的史诗”。为何法布尔能够坚持一生都致力于昆虫研究呢?因为它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
《昆虫记》让我了解了昆虫,更让我了解了生命;《昆虫记》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却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2
风光旖旎,草木萋萋,自然之中生意盎然,数不尽昆虫崭露头角。荒石园中,生活着一位学者,与之相伴的,还有各式的昆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将各式的昆虫尽数记入《昆虫记》中。这本他沥尽心血的史诗之作,记载了多种昆虫的生活,真实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它们的本能:习性、繁衍和死亡。
在这里,昆虫都富有非凡的智慧,崇高的思想,高超的.技艺,它们为了食物果腹可弱肉强食,为了闲情雅志可怡然自得,为了家庭美满可奇招尽出。
蟹蛛是一位伟大且无私的母亲。母蛛把卵产进安乐窝后,不吃不喝,日夜坚守。当它感到袋子里的小生命已然醒转却因击不穿卵壁徒劳骚动时,它便会拖着无力的身躯,用全身气力,在袋壁上打开一个洞。随即,它安详逝去。
蟹蛛母爱无疆,坚定伟大的信念使其日夜照料卵中之子,得以孵化,以命换其安乐,令人心生敬意。
蟋蟀是一位闻名海外歌唱家。它从不诉苦,从不悲观。身携一把奇妙小提琴,它喜爱非常。它两手一挥,忘情地演奏出一首首交响曲,琴声悠远缠绵,令人心旷神怡,空明自在。
它不似其它昆虫,随遇而安。它会在广袤的草地上精心挑选属于自己的住址,以供长久居住。择好地形后,它自力更生,用勤劳的双手一点一点地挖掘肥沃的土壤,自制一道舒适的住所。
它闲云野鹤,乐观豁达,且又追求心适,生活精致,令人心生爱怜。
生活之中,民虫常伴我们左右。其之品性,足以令我们学习反思。蟹蛛母亲的爱细致入微,我们应当感念她的恩德。蟋蟀达观的品质深入人心,我们应当好生习之。
自然之奇,昆虫之繁,令人心叹。关爱生命,求真求实,热爱自然。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3
大家看过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吗?也许有很多人没看过,那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
法布尔是一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用了三十多年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昆虫,有螳螂,松毛虫,还有大家最熟悉的蝉。法布尔坚持的精神令我震惊,当春天来临时,他开始研究翩翩起舞的蝴蝶,当夏天来临时,他开始研究叫个不休的蝉,当秋天来临时,他开始研究开始产卵的蝗虫,当冬天来临时,他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虫子的幼虫……他前前后后研究了上百种昆虫,甚至上千种,他善于观察,把研究过的每一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记录了下来。
三十年,这快是所有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可是他能坚持下来,有恒心,就有成就,我平时没多少耐心,而法布尔恒心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不但有耐心,还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可我做任何事都太直接,粗心大意,有一句话叫“大意失了荆州”,指做事太大意,就成大错,所以我要学会有耐心,不能大意。
法布尔,你是我敬佩的人。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4
自从我读过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后,就深深地被它们震惊了。里面写到的昆虫的品种很多;会做“圆球”的蜣螂“音乐天才”蝉、凶残的黄蜂、“亮晶晶”的萤火虫等。
我最喜欢的就是甲虫,当我读到“但到了相当的高度,仍然难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不但球滚落下去,连自己也被拽下来……有时经过一二十次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虽然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一只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圆球,经过险陡的斜坡,攀登简直无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虫来说,却是多么大的挑战啊!有时,甚至可能将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学习的小甲虫呀!想起我以前玩电脑游戏,总是选“简单”这一级别,跟那只小甲虫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虫,都知“勤奋+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们呢?五年级的学生,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同学们刚开始是蛮起劲的,没过几分钟,就没耐心了。这些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也不是困难到极点。况且,也总有做出来的人,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们却做不出来呢?那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了,没有上进心,只会向简单的题目挑战,不敢向困难的题目挑战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题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战,那么,也就是永远的弱者。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5
读完《昆虫记》,我有很深的感触。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书里面的某些内容,而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在看《昆虫记》之前,我了解了一下法布尔的背景。法布尔勤奋刻苦,锐意进取,花了十二年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因为他没有抓住一生中出现的许多机遇去沽名钓誉,巧取功利,过上幻想之中的“好日子”,所以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是,法布尔并不后悔,而是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备,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不断获得新成果,把整个人都融入了大自然。最后写出了《昆虫记》这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
我敬佩法布尔,敬佩他的执着。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大自然,他花了28年的时间写下了10卷的《昆虫记》。有人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个奇迹,但我们可曾想过,这《昆虫记》的背后,有着法布尔的执着,这又何尝300不是一个奇迹呢?他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能让他过上好日子的机会,但他都一一避过了,这才导致了他一生贫困潦倒。因为法布尔根本不在乎这些,他的一生都放在了研究昆虫里,都在寻求真理里。这般的执着,古今中外,有真正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呢?
我敬佩法布尔,敬佩他的细致入微。法布尔的细心,从《昆虫记》的字里行间里便一展无遗。这本书对昆虫的描写,小到连虫子的某个动作都描写得惟妙惟肖。读着《昆虫记》:昆虫们排着队向你走来,勤劳的蜜蜂在采蜜,威武的螳螂在比武,可爱的蝈蝈在歌唱……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因为法布尔的细致入微而跃然纸上。读着这新奇、优美的文字,我不由得对法布尔肃然起敬。《昆虫记》真不愧是“讲昆虫故事的楷模”,法布尔真不愧是“昆虫界的荷马”。
《昆虫记》固然值得我们去阅读、了解,但是法布尔的执着、细心的品质却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啊!
微风掠过,品读着《昆虫记》,我仿佛看到了这位昆虫大师痴迷观察的身影……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6
我们常常会去崇拜一些伟大的人物,崇拜他们杰出的成就,向往他们辉煌的人生。认为他们都是无法比拟的天才,认为自己永远无法到达那种境界。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些伟人放在一起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共同的成功秘诀——坚持!
读《昆虫记》,读法布尔的简介,法布尔似乎没什么神奇的才能。更没有什么出众的智慧,在他的作品中,也似乎没有创造出什么深奥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研究方法。
但是,法布尔的伟大就在于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坚持,他穷极一生所做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去观察和研究昆虫的神秘世界,去了解探索丰富多彩的昆虫以及昆虫的种类和习性。
他从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成长,顺从着自己热爱生物世界的天性,慢慢放弃了数学等深奥时尚的学科,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昆虫的生活中来,他放弃世俗热闹的生活,隐居废弃的荒园,亲近大自然,展示着一种心灵的宁静。他并没有因为有了名气而改变生活方式,依然用80多年的时光坚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心中始终充满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赞美之心,用无尽的爱谱写出了一首昆虫学的史诗。
古人说过:“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法布尔正是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力量和追求。也许,对于法布尔而言,最重要的是对昆虫的研究,名利只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更将昆虫世界描绘的如此传神,大大激发了我们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探索。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7
《昆虫记》,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是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这本书,该书的作者法布尔是19世纪末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用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了昆虫世界,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笔记,详细、深刻地描绘了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最后编写成书。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让我敬佩。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在这本《昆虫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昆虫的大千世界,更应该领略到的是法布尔“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8
世界上第一本《昆虫记》出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那是一本集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昆虫百科全书。当时的《昆虫记》全书共十卷,长达二三百万字。在《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性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著作者本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这本书一出版就立即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被人们冠以“昆虫的史诗”之美称,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等桂冠,并因此书于19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我最欣赏的篇章是第二卷第五章的:绿色蝈蝈儿的故事。改篇章描述的是一种绿色的蝈蝈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写的细致生动,还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等的修辞手法。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绿色蝈蝈》。它是《昆虫记》中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内容。别人说:“课本上的内容精简易懂,让读者更能明白。与课本内容相比,则显得原文啰嗦复杂,内容较为枯燥。”可即使这样,我对原文的评价还是比对课文内容的评价更胜一筹。已做精简处理的改编文虽能更好地表现出绿色蝈蝈的“个性”可让读者从中体现出来的仍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文章。可原文不同,它虽然稍微啰嗦复杂,可它的形式像日记一样,读起来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当时那好奇的心……
《昆虫记》是一个奇迹,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9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昆虫记》。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他这个花费了将近20年时间写成的一本书。
在我没读《昆虫记》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被管虫会用及微小的圆球为宝宝制作美丽的衣服,是昆虫世界最聪明的裁缝。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
道松毛虫会一面探测,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探土的性质。
读了这本书,我从书中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昆虫常识和生活习惯:萤火虫____会发光的甲虫。有很多文人都写了诗来赞美引火虫,而只有法布尔为萤火虫短暂的生命而惋情。夏天生活在树上的蝉儿,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蚂蚁竟然是凶悍的掠者,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我不应该讨厌蝉始终在喋喋不休的唱歌,而应该庆祝蝉在经过四年黑暗的苦工,终于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美丽的翅膀,能在温暖的旭日光中沐浴,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又如此短暂。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会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王放慢方面具有才能。种.种其妙的现象都展现在我眼前,让我足不出户也能感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读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法布尔是一位有着惊人的耐心,细致观察力,刻苦钻研的人。与他相比我真是惭愧不已,我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会打退堂鼓的念头,对自己没有细心。有句名言说的非常棒,"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钻肯学,哪有闯不过去的江河。法布尔之所以令人佩服,就是他能透过困难看到胜利,透过失败看到成功。因此他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逃避,碰到失败也不会灰心。相反,我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情,但做起来却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捡查,特别是这次期末考试由于我的粗心,马虎在数学计算题上错了好多题,丢了不少分,是我懊悔不已。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我一定要像法布尔学习更要与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有法布尔探索大自然的学习精神。
《昆虫记》这本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无数的启发,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只要认真阅读,就能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更多。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10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平常很不起眼的昆虫在这本书里,在作者的描写下,都变得那么奇异,那么有趣。好像它们一个个排着队,在我眼前有序地做自我介绍,在表演着,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才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巨著,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与尊敬。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学习,坚持不懈地观察研究昆虫,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本书几乎介绍了所有的昆虫:圣甲虫、节腹泥蜂 、黄足飞蝗泥蜂、砂泥蜂、泥蜂、黑胡蜂、红蚂蚁……让我这个整天窝在家里看书的人大开眼界。
如萤火虫,作者是这样描述的:“萤火虫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静,没有一点儿刺激,就像星星的光华被这只小小的昆虫给收集起来了一样。让我们怀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无数萤火虫在那里睡眠。”我看了,觉得再平常不过的萤火虫是那样的可爱温柔,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如舍腰蜂,“幼小的舍腰蜂,是以各种各样的蜘蛛作为食物的。甚至,在同一巢穴中,其食品的形状各不相同,因为,舍腰蜂只要个头适中,什么样的蜘蛛,都可以充当食品,太大就装不到罐子里去了。在幼蜂的各种食品中,那种后背上有三个交叉着的白点的十字蜘蛛,是最为常见的美味佳肴。”我眼前仿佛看到了贪婪凶残的舍腰蜂,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可见,作者描写得多么生动啊!此外,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如“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一个枯枝更应该去财务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是用来作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用的。”这描写得多生动啊!此时,我觉得它们仿佛不是昆虫,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 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试问一下,哪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法布尔观察得真是太仔细了,太认真了。我想,这也许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读了《昆虫记》后,我感受很深。法布尔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虫世界,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让我佩服。而同他相比,我真是感到羞愧万分。平时我做数学题不仔细不专心,常常草草了事,也因此,经常与优擦肩而过。记得有一次,老师出了几个蛮难的数学题,让我们一定要完成。我看着那1,2,3,4,5,6,7,8,9,10组成的数字,一个头便两个大,仿佛它们都是“凶神恶煞”,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于是我就不专心起来,看看这,看看那,玩玩这个,摸摸那个,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扔在了一旁。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没完成数学作业。这时,我看到静静躺在书桌上的《昆虫记》,想到了法布尔一生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探索科学奥秘,观察发现一切昆虫,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都没有放弃。我现在只遇到了那么一丁点的小困难,又怎么能退缩呢?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玩具,伏在桌前,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做起题目来。说来也怪,现在觉得那些题目也没有那么“面目狰狞”了,所有题目都被我迎刃而解,很快我就完成了数学作业。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寻求真相的探索精神,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科学、不断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还一定要准确记述,观察仔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眼前的困难再大,只要有像法布尔一样的精神与毅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11
我读了《昆虫记》一书后,我知道了《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生活在一个农村家庭里,生活条件很差,但是他仍然生活的很快乐,因为他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玩耍,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法布尔七岁时就被父亲送入学堂,在外头野惯了的小法布尔一时难以收心,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成绩不好,但是小法布尔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别人花一分精力,他就花两分精力,他的成绩就慢慢追上来了。
三十一岁的时候,他担任了教学工作。有一天,他带着孩子们在外玩,看见了一个蜂窝,回想起他的童年,写出了《昆虫记》。
《昆虫记》分蜘蛛的故事、蟋蟀的故事、蝉的故事和松毛虫的故事。其中,蜘蛛的故事最为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详细描写了塔蓝图拉毒蛛、虎纹园蛛、狼蛛和蟹蛛等蜘蛛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比如蟹蛛捕食时,会用两只长长的脚一边转动猎物,一边用丝缠绕猎物,直到猎物不能动弹后,才用嘴上的吸管,吸取猎物的汁液。还有塔蓝图拉毒蛛,会编织一张大网,等猎物撞上来后,它就会先用它的毒牙毒晕猎物,然后慢慢地享用。
读了《昆虫记》一书后,不仅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自然界还有那么多的昆虫,而且,每种昆虫都有自己奇特的本领。还让我学习到了作者的热爱生活、勤于观察和不甘落后、刻苦钻研的精神。使我深受启发,我要学习法布尔的这些精神,努力学习,今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昆虫记》读书体会优秀 篇12
《昆虫记》可谓惊人巨著,它有生动风趣的语言,有恰如其分的“虫理”、有“昆虫界的史诗”之称,而这一切,无愧于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于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法布尔在粪金龟里的用心,他先给粪金龟安置了一个“家”,一个玻璃大缸内铺上一层沙土,上加横木,由于粪金龟怕光,法布尔只得换上软式拖鞋“突袭”粪金龟,一日里甚至要瞧上十来次,才能获取它最准确的筑“球”信息。他不惧麻烦,一次又一次深入探究昆虫的秘密,一步一脚印,最终了解了前因后果,他的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极只得我们学习。
再者,在他研究小阔条纹蝶的吸引时,他也煞费苦心,最终成功,他先时换了十来种物品,棉布、玻璃、沙子,一一实验,最终发现在多种的物品上留下的气味最多,他又一一将女囚关在钟形罩,衣柜、铁笼子里,摆上樟脑的一系列物品,最终发现了吸引到雄蝶的秘密——分泌物。法布尔一丝不苟,专心研究令人钦佩。
正是他的不苟,造就不凡,正是他的科学,创就了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