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经典教育小故事(汇编5篇)

时间:2023-10-24 08:40:18 综合范文

  【简介】本文是热心会员“n6”分享的经典教育小故事(汇编5篇),以供借鉴。

经典教育小故事

经典教育小故事 篇1

  四块糖的故事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教育让王友明白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可见,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经常问自己:‚要是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我现在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里会感觉好受一些呢?‛这样,孩子往往会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产生宽容的品格。

经典教育小故事 篇2

  背着爱人游泳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这所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经典教育小故事 篇3

  故事三:《安的种子》

  这是一个影响了千万人的禅意故事,有幸看到它的大人——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经典教育小故事 篇4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祖国、爱人民、爱职业、爱学生等,是师德的组成部分,爱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需要。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说不定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我班有个名叫罗娟的学生,上课不专心,课间动不动就欺负同学。教育谈话无数次,而他总管不住双手。后来找家长谈话,也无济于事。家长也对他的女儿失去了希望。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罗娟在上课时居然在课本上画画,尽管她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她负责班级的班报,一连两个星期下来,班报焕然一新,我当着她的面向她的父母报喜,并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打那以后,罗娟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后来,我又她他参加学校橱窗设计,看到老师如此器重,罗娟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由此看来,只要给“问题”学生多一点的关注,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同时,后进生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转化一名后进生比做好几名先进生的工作都重要,因为优秀的学生不需要班主任做更多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的教育,甚至可以做班主任的坚实后盾。而成功地转化了后进生,可以带动整个班集体的进行,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

  做一个宽容的班主任

  汪志毅 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长期和学生相处,他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施加着影响。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他们、信任他们,与他们平等对话,伴他们成长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而要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相互悦纳,我觉得教育者的宽容是核心。懂得“宽容之法”的班主任,拥有人道主义者的情怀,自然而然会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一、允许学生的失误

  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难免没有失误。对待学生的失误,班主任要不急不躁,要有宽容的心态,不横加指责、不随意批评。更多的时候,是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误的原因,蹲下身子引导学生以后怎样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允许学生一次失误,学生就多了一次健康成长的机会。毕竟失误并不意味着失败,给学生重新再来的机会,也许收获到的是意外的惊喜。某班布置教室,班主任把写好的条幅交给班干部张贴。结果,因为一个班干部的粗心大意,条幅贴得歪歪扭扭,宣传栏的边框也没有贴好。在班主任的面前,那个班干部很不好意思。班主任并没有责怪这个学生,而是主动地把没有贴好条幅的撕下,并重新书写了一份。事后,他还安慰了这个学生。自从这件事后,班主任发现这个班干部工作主动性更强了,经常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献策。可以这样说,正是班主任宽容点燃了学生工作的热情。当然,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是一味地迁就,要有原则和理性的分析。对待不涉及道德品质的过错,不宜采用惩罚的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二、 接纳学生的缺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我教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修正缺点,完善自己。《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待学生,班主任应该用爱的情怀,接纳的姿态来帮助他们。爱一个人,就要爱他身上的一切,当然也包括他身上的缺点。我想,一个宽容的班主任就应该这样爱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经常“制造麻烦”的学生。某班有一个男生,上课爱讲话,不守纪律,经常惹老师生气。每次当班主任找到他谈话后,他总表示改正缺点,可是不久故态复萌,很让班主任伤脑筋。在对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好动,自制力弱,在心理上极度自。了解到这一点,班主任并没有排斥和放弃他,而是指导他学会自制,让他达成一些小目标并在情感上鼓励他。正是班主任的宽容和大爱让这个孩子一步一步走出了阴影,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节,他还用卡片给老师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三、倾听学生的意见

  中学阶段,随着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上慢慢地成熟,性格上更有主见了,独立性也强了,看待问题也形成了自己的的观点和看法。这时,班主任在工作中一些做法也便成了学生讨论的话题。有什么说什么,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是当代学生的一个特点,班主任工作中听到“刺耳”的声音的也多了。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建议,心地接受学生的意见,反思自己的工作,可以用真诚换得真心,用宽容得信任。某班主任在一次与学生的交谈中,无意中听到了学生关于自己的评价:有不少学生说班主任做事不公允,偏心于成绩好的。得到这个信息后,班主任马上找到当事人进行深入地了解。原因是班主任经常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在生活中嘘寒问暖,表扬多的也是那些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结果忽视了后进生这一群体。在事后,班主任进行了反思,调整了育人策略,和后进生做朋友,用更多的时间关注全体学生。这件事的处理及时解决了一次师生的“信任危机”,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生重新树立起了开明公正的形象。

  四、 关注学生的成功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给予的评价非常重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只是两眼盯着学生的成绩,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功,哪怕对他们一点点进步的肯定和欣赏,都能激起学生心中幸福的涟漪。如果说,一个班主任只以成绩论“成败”,那么他在抛弃所谓的“差学生”的同时,也会被大家所抛弃。每天用分数来说教的班主任,只会陷入斤斤计较的怪圈,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苛求。其实,学生在某次比赛中参与和获奖在班集体中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此时,班主任的评价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因为这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重视和关怀,更能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时会成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回忆。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班主任既是宽厚的长者,又是知心的朋友和“阳光使者”。

  五、保护学生的权利

“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学生的人格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对学生人格的保护是班主任做到尊重学生权利的核心,也是能与学生和谐相处重要基础。在与学生交往中,班主任应淡化教育者的角色,以宽容平等的心对待学生,切实保护学生的权利。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申辩的自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甚至用“用色眼镜”看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某班一个学生没有经过班主任同意,擅自换了床铺。这个时候,班主任不能以为学生挑战在自己的的权威,结果大光其火,甚至强制命令学生调回床位,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在了解中,班主任发现学生调床位只是为了和同村的一个学生处在同一寝室更方便,更有安全感。班主任不仅没有责怪这个学生,还给其他有这种意愿的学生一起调整了床铺。这种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做法,深受大家欢迎。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知情权也应该得到保护。以法治班,民主管理。重大的事情

  要及时公开,做到相互监督。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永远扮演的是一个公开公正、平等宽容的形象。

经典教育小故事 篇5

【有黑点的珍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

  人们往往坚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有的东西,但他们是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虽然他们还在永远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处搜寻。

  想追求完美无缺的事物,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愿望落空也是经常发生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相比较而存在,即便是的,也不等于是最完美的。

  提示:高标准自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凡事宜从实际出发。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