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热心网友“futaotansong”分享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6篇,供大家品鉴。
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 篇1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2春日
朱熹〔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3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知时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 篇2
1、春天在哪里,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是,看那粉红的桃花,嫩绿的小草,春天已经从那里走过。不止是那里,全都是春天的景色。漫山遍野,全都是。
2、我们一路跟随绿色,一起去找春天。而蒙山,就好像是春天的萌芽,悄悄诞生了。
3、温和轻柔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笑脸,梳理着我们的头发,摆弄着我们的衣裙,一路上我们感觉舒服极了。
4、盼望着,盼望着,冬去春来。我们跟老师去古林公园踏青。
5、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踏青。在路上,春风习习,我感到春天的温暖。
6、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在柔和的春风中,让我们去踏青。
7、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从春风中成长;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小花争奇斗艳地区一体化开放;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小树苗在春雨的滋润下欢快地跳舞。春天,我们去踏青。
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 篇3
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二、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四、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五、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六、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金·王庭筠《谒金门》
七、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八、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十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十二、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清明二首》
十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十四、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十五、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十六、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陈亮《南歌子》
十七、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十八、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十九、东风轻扇春寒。——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二十、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二十一、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二十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十三、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二十四、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二十五、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十七、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二十八、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二十九、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三十、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三十一、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三十二、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三十三、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周邦彦《蝶恋花》
三十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三十五、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三十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三十七、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三十八、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三十九、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杨凌《句》
四十、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四十一、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四十二、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四十三、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四十四、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陆游《豆叶黄》
四十五、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四十六、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 篇4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国:指京城长安。
②感时:感叹时事。
③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④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⑤烽火:这里指战争。
⑥抵:值。
⑦短:短少。
⑧浑:简直。
⑨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译文】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赏析】
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 篇5
1、绿暗红嫣浑可事。——出自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2、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出自于:白居易《青门柳》
3、天将离恨恼疏狂。——出自于: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4、更谁情浅似春风。——出自于: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5、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出自于: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6、秀麦连冈桑叶贱。——出自于: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7、春衫着破谁针线。——出自于: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8、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出自于: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9、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出自于:杜甫《曲江对雨》
10、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出自于:雍陶《天津桥望春》
描写春天的诗句欣赏 篇6
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