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狐狸和乌鸦》后记9篇

时间:2023-11-01 08:01:17 综合范文

  【导语】以下是热心会员“qx0476”收集的《狐狸和乌鸦》后记9篇,以供借鉴。

《狐狸和乌鸦》后记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1

  自从被狐狸骗走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时,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说:“乌鸦大姐,近来可好呀?我当时不应该骗你那块已到嘴的肉,可那也是迫不得已的,因为那时候我饿坏了。

  乌鸦很恨狐狸,暗自想: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因为我已有过一次教训了。

  狐狸没有骗成,就随手用石头扔向乌鸦。还好乌鸦机灵,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难。这下乌鸦可气极了,但一句话也不说。狐狸饿得越来越急。

  狐狸在原地走了几圈,脑子一转,想出了一条妙计。它说:“乌鸦大姐,你也太不讲道理了吧,这块肉应该是我的,因为在寻找食物的时候是我先发现的,我想去拿,你却飞来把肉给抢走了。我叫你,你就是听不见。”

  乌鸦心想:你别骗我了,我是不会相信的,你别费这份心了。

  狐狸见这方法也不好,就又说:“乌鸦大姐,听说有人在背后骂你会被别人给吃了。”

  乌鸦气极了,说:“谁敢吃我,我一定要先吃了他。”话还没说完,肉已被狐狸叼走了。

  乌鸦眼泪直往下流,痛苦极了。

  乌鸦又失去了一块肉,再次上当受骗。◆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2

  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1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十五

  教材说明:

  本文通过讲述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的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2、朗读课义,能照老师的样子,读出狐狸说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抬导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狐狸说的三次话及乌鸦受骗上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丑,叫声难听,但喜欢听奉承话的乌鸦。一只好吃懒做,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让我们未看一看…

  板书课题   5 狐狸和乌鸦

  二、学习课文:

  第一段:

  ①指名读,思考:狐狸和乌鸦往在哪?

  乌鸦:住在 大树上面的窝里。

  孤狸:住在 大树底下的洞里。

  ②指导朗读:这一段要用叙述的语气。

  第二段:

  ①齐读,思考:这“段上要写了准,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乌鸦给它的孩找到一片肉,非常高兴,〕

  ②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乌鸦为孩了找食的动词:

  飞 找  叼 站

  想一想,飞已这儿个次能个能颠倒?为例么?

  ③乌鸦只找到一片肉,可它为什么高兴呢?

  (它非常辛苦地哺育它自己的孩子,尽管只是一小片肉,也是它辛苦找来的.,所以很高兴。)

  ④指导朗读:这一段要读快一些,读出高兴劲儿来。

  第三段:

  想一想: 当乌鸦找到食物时,狐狸也出来找食,她看见了什么?它心纵会怎么想呢;

  诣名读,思考:狐狸那么想吃到那片肉,干脆人跟乌鸦要,行不行?(鸟鸦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一定不给)

  那狐狸去硬抢乌鸦嘴里的肉,行不行?

  (树高,狐狸不会爬树,乌鸦又不会给,就抢不到肉了。)

  那么,狐狸要想得到肉,乌鸦又不会给,想去抢又够不着,

  它会怎么办呢?

  (想办法骗到手。)

  第四——七段:

  狐狸既不能去向乌鸦要,又不能去硬抢,可它又很想吃那片肉,于是它想出了个办法——让乌鸦开口说话?这样,那片肉就会……那狐狸到底是怎样把肉片到手的呢?

  自由读,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说了些什么?用“~~”画出来。

  每一次乌鸦怎么表现的?用“…”画出来。

  集体讨论:

  第一次——狐狸的话是随口说的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想了想”——狐狸在暗暗打主意(怎么才能得到肉〕

  狐狸这么热情的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狐狸这么热情的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假惺惺地表示亲热、讨好,用假装尊敬地问候语气。

  乌鸦这时什么表现?说明什么?

  “不作声”头脑清醒,保持警惕。

  第二次——狐狸看到乌鸦不作声,又说明了什么?它真的关心乌鸦的孩子吗?

  那它为什么要这样问候呢:

  关心乌鸦的孩子,是为了讨好乌鸦,让它放松警惕开口说话。

  想一想,狐狸的话该怎么读?

  要用亲近、关心的语气和感情来读。

  乌鸦的反应与第一次一样吗?为什么会有变化?

  听到狐狸问候色的孩子,觉得挺顺耳,心里有所动,觉得狐狸

  还不算坏,但又怕张嘴掉了肉。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狐狸看到乌鸦看了它一眼,心里怎样想?

  知道乌鸦喜欢听奉承话,心想:有门儿,还得好好夸夸它。

  狐观夸乌鸦“羽毛漂亮,嗓子好”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狐狸是故意奉承,就是想让乌鸦开口,好得到那片肉。

  想一想,狐狸这次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读出赞美的语气,再说麻雀的话是要用瞧不起、奚落的语气。

  乌鸦还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谁如此称赞它,这时它有什么反应?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结果怎样?

  心里一高兴,真的唱起歌来,结果,肉掉下来,狐狸叼走了。

  想一想,乌鸦的叫声怎么读?

  “哇……”的一声,声音适当放低,拉长。

  听老师范读后练习,再分角色朗读。

  小结课文内容: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乌鸦明明知道狐狸假意问候它,讨好它,是为了得到它嘴里的肉如果它飞回窝就不会丢掉那片肉,但它还想听狐狸的奉承话,所以上了当。

  2、你学完这个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平时个能光爱听别人的好话和夸奖。

  课后练习:

  1、造旬:

  一……就……

  教学方法:先在课文中找出联词。

  想一想什么时候用这个关联词?

  自己练习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乌鸦(   )给他的孩子找东西吃,它找到(   ),(  )回来,(  )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    )。狐狸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的肉,馋得(   )。笑着说:“(  〕。”它见乌鸦不作卢,又说:“(   )。”接着又说:“(       )。”

  3、给句子加标点符号,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乌鸦的嗓子好吗

  乌鸦的嗓子不好

  亲爱的乌鸦您唱几句吧

  4、读一读,写一写:

  乌鸦  做窝  狐狸  底下 山洞  一片肉

  旁边  一直 羽毛  漂亮  句子  差不多

  板书设计        狐狸     和    乌鸦

  第一次   您好,亲爱的乌鸦!     不作声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吗?       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   羽毛真漂斋嗓子真好     得意极了

  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自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隹字底,读准多音字“差”,读写“狐狸”等9个词语。

  2、会用“刚……就……”写句子,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受爱听奉承话会受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教学重点:

  学会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差”,能据词定音;理解“东西、亲爱”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得意、好看”的近义词;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教学难点:

  围绕狐狸怎样行骗,乌鸦怎样受骗这条主线,悟出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受骗上当的寓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看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课文:(10’)

  1、出示图片:说说你认识这两种动物吗?

  2、你知道狐狸是怎样的?乌鸦又是怎样的?

  3、看图说话:

  1)、狐狸住在什么地方?乌鸦呢?连起来说几句话。

  2)、有一天,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看图说说它怎么样?

  3)、看看狐狸的样子,说说它怎么样,想干什么?

  4)、看图连起来说一段话。

  5)、结合学习部分生字:如搀、肉、等。

  4、那么那片肉,最后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狐狸和乌鸦。

  5、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8’)

  1、先听录音读课文。

  2、自己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想想生字怎么记。

  2)、读通课文,想一想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4、学习多音字“差”,并选择读音。

  差多了(chàchāi)出差(chàchāi)

  5、讨论: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6、再自由读一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8’)

  1、自由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给这两句话换一种说法。

  2)、学习生字:窝。

  3、朗读这一节。

  四、学习第二节:(6’)

  1、有一天,乌鸦飞出去,它找到了什么,它会想什么?准备说话。

  2、读一读这一段课文,想一想用什么语气读。自由准备。

  3、指名朗读,并齐读这一节。

  4、学习生字:叼,给它换一个词。

  五、指导抄写生字:(8’)

  1、卡片读一读,说说注意点。

  2、抄写生字,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8节,感受乌鸦爱听奉承话上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5’)

  1、开火车读生字。

  2、朗读一二两节。说说这两节主要写什么?

  二、学习3节:(6’)

  1、乌鸦找到了一片肉可高兴了,这时狐狸看到了,看图说说它的馋样。学习生字“抬”

  2、找找文中是第几节,读一读,读出它的馋样。

  自由读,指名读,并齐读。

  3、狐狸它会想什么呢?

  三、学习4-8节:(25’)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用“——”划出狐狸说的话读一读。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怎样,用“~~”划出。

  2、交流:

  1)、出示狐狸说的话,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对它说的话你有什么看法?

  2)、指名说一说,从狐狸的神态、说的话等讨论。

  3)、乌鸦的羽毛漂亮吗?嗓子好听吗?狐狸为什么这么说?

  结合学习生字“羽、雀、嗓、句”。

  4)、怎样朗读这些话呢?自己先读一读,后指名读。

  5)、读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3、那么,乌鸦又是怎样受骗的?

  1)、乌鸦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2)、起初,乌鸦为什么不做声?这时,乌鸦可能想什么?

  3)、“看了一眼”说明什么?这第二次“不做声”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4)、乌鸦为什么会“得意极了唱起歌来“?

  5)、结合学习生字“极?

  6)、对于乌鸦这样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

  6)、朗读第七节。

  4、指导用“刚……就……”说话。

  1)、乌鸦刚一张嘴,肉就()。

  2)、那片肉刚(),就()。

  3)、()刚(),就()。

  5、那片肉最后怎样了?齐读第八节。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先自由读一读,后指名读。

  7、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四、指导抄写生字(4’)

  1、卡片读生字,并说说注意点。

  2、抄写生字,并评议。

  教后感:

  在朗读完第七节后,我让小朋友找自己的小伙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朗读这几节课文,读后又让小朋友说说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来初步感受听好话容易上当。用来代替说感受,这样学生兴趣较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理解寓意。

  2、展开相象,练习说话。

  3、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6’)

  1、开火车读生字,口头组词。

  2、完成课后题2,看偏旁写字。

  3、完成作业本题2,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

  1、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合作表演课文。

  2、比一比,请几组小朋友表演。

  3、说说乌鸦为什么会上当?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4、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爱听奉承话会受骗上当。

  6、完成课后题6,拼拼写写。

  7、齐读课文,完成课后题4,加标点。并读一读。

  三、想象说话:(12’)

  1、那么,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后,它会怎么对它的孩子说?

  2、又有一次,乌鸦又飞出去给它的孩子找吃的,它找到一条鱼,站在窝旁的树枝上。狐狸有又看见了,接着会发生什么事?

  3、先与小伙伴合作编故事。

  4、指名说一说。

  四、指导作业:(8’)

  1、读拼音写词语,完成作业本题3。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完成作业本题4。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4、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1)、先读一读例句,说说句式。

  2)、独立完成作业。

  3)、读一读,交流。

  五、机动: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

  狐狸和乌鸦

  想了想笑着不做声

  亲爱的您看了一眼不做声

  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得意极了唱起歌来

  爱听好话的人容易上当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种动物什么样?它们的特点。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自学

  回忆学习的步骤:(用投影列出)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鸦 洞 肉 站 流 亲 漂 麻 雀 极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肉 :第五笔是“撇”

  漂: 熟字“飘”去掉风字旁,换上三点水,就是漂亮的漂。

  流:左右结构,右边第四笔是点。

  亲:上下结构,下面是一横加一个小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用投影罗列出来)

  叼 漂亮 亲爱 流口水 不做声

  4、朗读

  (1)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全班评议。

  (4)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及( )( )

  ( )( )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朗读课文,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鸦

  洞 肉 站 流 亲 漂 麻 雀 极

  第 1 2 页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5

  去年夏天,我读了《乌鸦和狐狸》这本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则故事讲的是:有一只乌鸦住在树上,而一只狐狸住在树洞里,有一天,乌鸦找到了一块肉,狐狸想吃,便夸乌鸦美,唱歌好听,让乌鸦唱歌,乌鸦刚张口唱,肉就掉了。狡猾的狐狸立刻叼回了家,乌鸦后悔极了,但一切都晚了。人们都嘲笑乌鸦的愚蠢,却不知我们有些时候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记得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类似的问题,有一天,在学校里我的邻桌他要抄我的作业,我不让他抄,我就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他一脸委屈的样子向我求情:“崔景涵,你最好了,我让你玩儿东西。”我有点儿心动了,我让他抄了一会儿。到了第二天。我要他兑现承诺,他却嬉皮笑脸的.说:“那是骗你的啦!”那时候我才知道,我上当了,以后我再也不让他抄作业了。

  记得还有一次我的同学焦子涵,她带了一杯饮料,任怡凝想喝。便去给焦子涵求情,焦子涵摇摇头无奈的说:“我妈妈不让别人喝,没有办法。”任怡凝说,她要告诉老师,焦子涵说:“反正我刚刚看见老师走了,最后一堂课是副课,老师不管。”她又说明天给她一元钱,焦子涵才极不情愿的给她了。到了第二天,任怡凝一分也没带,焦子涵气愤的说,以后再也不听她的了。

  这两个故事,让我真正明白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而《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光听好话,要不然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6

  自从乌鸦被骗走了肉后,乌鸦的后代都提高了警觉心,还编了一句话:勾了肉的乌鸦,不理饥饿的.狐狸。或找几个保镖,跟狐狸干一场。

  有一次,小乌鸦从猎人那里偷到了一块极品的上等肉。正在树上歇息睡了一天的觉,饥肠辘辘的小狐狸从洞里一下子钻了出来揽食。小狐狸一下子就被小乌鸦嘴里的肉给深深地吸引了,可谓“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嘴边”。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假惺惺地跟乌鸦打招呼:“嗨,小乌鸦!”乌鸦明知是计,不理狐狸。狐狸见一计不成,于是又生一计,破口大骂:“你个乌鸦,傻大个儿,叫得比猪还难听,长得比猪还难看,一天只知道为民报忧,受人排斥,连你的祖先也那么笨,还不快滚!”乌鸦听后,慢条斯理地把肉放在枝丫上,然后说:“呸!一会儿假惺惺的问好,一会又大骂我,你想怎么样?”

  狐狸见有一件不成,正准备临阵脱逃,但又抵挡不住那美肉的诱惑,就装作可怜地说:“你有所不知,当初我爸骗走你那块肉,是为了养活我们兄弟俩,现在他们都去世了,只能靠我这个哥哥来养活两口人了。”狐狸从眼角里挤出两滴眼泪。乌鸦说:“我可怜你,你后退五步,我就给你肉。”

  “一、二、三、啊……”狐狸坠入水中,由此身亡。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7

  假期我读了《克雷洛夫寓言》,我觉得其中的《狐狸与乌鸦》这则寓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则寓言主要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乌鸦妈妈有了小宝宝,为了不让小宝宝挨饿,乌鸦天天不辞辛劳的出去找吃的。一天,乌鸦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到了一块奶酪,它叼着奶酪落到一棵树上休息,心想这下宝宝可以吃个够了。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下走过,奶酪的香味引起了狐狸的注意,狐狸心想要是能吃到奶酪该多好啊,于是狐狸想了个办法,它柔和的对乌鸦说:你是多么美丽,羽毛是那样的黑亮,嘴巴那样小巧,只要你开口唱支歌,你的歌声一定像天使一样动听,唱吧,美丽的天使。乌鸦不理它,狐狸还在继续鼓舞它,最后,乌鸦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它就开始呱,呱的唱起了歌,奶酪从乌鸦的嘴里掉了下来,狐狸往前一跳,一口接住了奶酪,跑的无影无踪了,这时,乌鸦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

  这个寓言讲述了面对狡猾的敌人,乌鸦放松了警惕,被狐狸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所以才使得狐狸的奸计得逞。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用头脑去认真思考,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甜言蜜语或者是阿谀奉承时,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甜蜜和假象所迷惑,一定要看到事情背后隐藏的本质。特别是当我们在学习当中,在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后,别人在你面前说了好听的话,自己就很高兴,不知道怎么好了。很容易就放松下来,这样学习就会慢慢落后了。

  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吧,今后不要犯乌鸦犯的错误了。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8

  《乌鸦和狐狸》是一则寓言故事,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描写了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了乌鸦叼在嘴里的一片肉,揭示了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学生对这样的课文很感兴趣。

  课文的亮点在于狐狸和乌鸦的对话。把对话读好了,读出感情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就随之了然于胸了。

  我整堂课都围绕着狐狸“狡猾”和乌鸦“爱听奉承话”这个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这一教学中心。

  课文的结尾处:“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课文没有写乌鸦被骗了肉后是怎样的,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乌鸦被骗后,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下次又遇到这样的事情,它会怎么做呢?请你续编这个故事。” 引导学想象,有的学生说虽然乌鸦明白了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但下次又受骗上当了;有的说乌鸦吸取了教训,认真分析,不轻易上当了。这样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思考时、表达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是“练兵场”,然而课外也不可忽视。

  课余,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其他一些童话小故事,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即使一遍不懂,多读,总有“读透”的一天。我告诉学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会读,会说,会用,便是“读书”的精华所在。

《狐狸和乌鸦》后记 篇9

  一天下午,乌鸦出去玩的时候捡到一块肉,它刚要吃掉肉的时候,突然一只狐狸从草丛里窜出来,它看见乌鸦嘴里的那块肉馋的直流口水。他说:“乌鸦,你是那么美丽,你的歌声是那么清脆,你就唱一句吧!”乌鸦说:“好吧。“乌鸦唱了一句,肉掉了下去,肉和狐狸都不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多动脑筋,不要上了坏人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