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合集6篇

时间:2023-11-02 13:18:04 综合范文

  【简介】下面是热心会员“lcu69744”收集的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合集6篇,供大家赏析。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1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女性占%。男女比例为:1,比20xx年的: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和%;未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和%;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高中及以上占%。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男性占%,女性比男性高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性的%。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和%。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和%,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和%。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和%。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个百分点。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2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女性占%。男女比例为:1,比XX年的: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和%;未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和%;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高中及以上占%。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男性占%,女性比男性高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性的%。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和%。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和%,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和%。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1、近九成以本地就业为主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和%。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个百分点。

  2、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占%;从事第二产业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年减少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超过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占%,是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多的行业;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再次是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各占%;随后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五个行业一共吸纳了%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

  3、近四成农民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

  从职业分布看,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的从事人员比重较低。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的人员比重,占%;服务业人员占%;个体经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占%;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占%;商业人员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私营企业主占%;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从事其他工作种类的人员占%。

  三、我市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和收入状况

  1、平均从业时间略增

  XX年我市农民工人均从业时间为1个月,比上年增加个月,其中本地务工、本地非农自营、本地非农务工和外出从业时间分别为个月、个月、个月和个月。调查显示,有%的农民在从事非农活动的同时兼顾自家的农业生产,务工务农两不误。

  2、非农收入显著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月均非农收入为2535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占%;601-800元的占%;801-1200元的占%;1201-1600元的占%;1601-2400元的占%,2400元以上的占4%。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7%,比上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呈现出收入大幅增长,低收入者比重减少的趋势。

  3、男女农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从性别看,XX年我市男性农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农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比上年的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龄组的农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从年龄组看,41-50周岁年龄组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823元;其次是31-40周岁年龄组,为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为2224元;最低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为2205元。70后、80后是月均收入的人群,他们从业多年,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收入水平。

  从收入涨幅看,涨幅最快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增长%;其次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增长%;第三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第四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增长幅度的高低正好与绝对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收入,增速最小。

  6、本地非农务工收入最低

  从就业方式看,本地非农务工、本地非农自营和外出从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和%,本地非农务工农民工收入最低,自营农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运输业收入,批发零售业增速最快

  从农民工从事的五大行业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居民服务业,月均收入水平分别为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为%、%、%、%和%。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3

  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工作强度增大,收入锐减,消费压低,还面临很多的罚款。昨日,南都传播研究院联合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郭巍青两位教授的研究团队共同发布《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收支状况》调查报告。研究于2009年7月起实施,对珠三角五市(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和珠海)的1500余农民工进行了调查。

  加了班白干活

  据调查,金融危机期间,农民工收入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平均收入下降,以及加班费下降(尤其是服务行业农民工)。同时,农民工的生活消费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农民工月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其他收入三项。调查者发现,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这三个指标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下降了,从2007年的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元/小时。调查者同时发现,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其中199人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

  存了钱也不多

  调查发现,2007-2008年,农民工的消费增长幅度较收入增长幅度要低。其消费支出增幅还不及广州市民的一半。据调查者比较,以家庭规模为3人计算,2007年佛山困难户的人均消费水平都比2008年的农民工高。调查数据还显示,在消费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超过半数的农民工仍有存款。但从存款额度看,超过一半人的存款不足元。

  调查还发现,2009年,农民工用于住房租金的支出比2008年平均下降了16%,其中东莞下降了45%。专家解释,除了租金下降因素,也可能农民工流失规模很大,家庭人员减少所致。

  罚款额小增幅高

  调查显示,在教育支出方面,农民工用于自身技能培训的费用只占到文化教育支出的10%,其余皆用于支付城市读书的子女的教学(如学杂费、赞助费)和生活费用。

  让调查者颇为震惊的数据是,农民工在证照和罚款两项的支出额很小,但增长幅度很高。被访者办理证照支出占支出比例的平均值,2009年比2008年增长68%,其中广州最高,为74%。被访者在缴纳各种罚款方面支出占其支出比例的平均值,2009年比2008年增长38%,仍然是广州最高,高达506%。居第二位的深圳则增长了131%。

  卷铺盖大搬家

  据悉,调查者为经历了企业倒闭和春节返乡之后仍然返回,或者依然留在珠三角工作的农民工。郭巍青介绍,2009年,受访者寄回和带回老家的实物现金值平均为2716元,是2008年现金值959元的三倍。调查者认为“这是一种‘大搬家’现象,说明当时很多人都有不再返回的打算。”证据是,被问及身边多少工友2009年春节后未再返回广东工作时,尽管%的受访者回答身边没有认识的工友离开,但另外一半的人回答为有,个别人甚至回答将近九成的工友都已离开不回。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4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女性占%。男女比例为:1,比XX年的: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和%;未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和%;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高中及以上占%。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男性占%,女性比男性高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性的%。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和%。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和%,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和%。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1、近九成以本地就业为主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和%。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个百分点。

  2、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占%;从事第二产业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年减少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超过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占%,是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多的行业;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再次是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各占%;随后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五个行业一共吸纳了%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

  3、近四成农民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

  从职业分布看,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的从事人员比重较低。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的人员比重最高,占%;服务业人员占%;个体经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占%;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占%;商业人员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私营企业主占%;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从事其他工作种类的人员占%。

  三、我市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和收入状况

  1、平均从业时间略增

  XX年我市农民工人均从业时间为1个月,比上年增加个月,其中本地务工、本地非农自营、本地非农务工和外出从业时间分别为个月、个月、个月和个月。调查显示,有%的农民在从事非农活动的同时兼顾自家的农业生产,务工务农两不误。

  2、非农收入显著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月均非农收入为2535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占%;601-800元的占%;801-1200元的占%;1201-1600元的占%;1601-2400元的占%,2400元以上的占4%。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7%,比上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呈现出收入大幅增长,低收入者比重减少的趋势。

  3、男女农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从性别看,XX年我市男性农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农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比上年的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龄组的农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从年龄组看,41-50周岁年龄组农民工月均收入最高,为2823元;其次是31-40周岁年龄组,为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为2224元;最低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为2205元。70后、80后是月均收入最高的人群,他们从业多年,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收入水平最高。

  从收入涨幅看,涨幅最快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增长%;其次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增长%;第三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第四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增长幅度的高低正好与绝对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最高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收入最高,增速最小。

  6、本地非农务工收入最低

  从就业方式看,本地非农务工、本地非农自营和外出从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和%,本地非农务工农民工收入最低,自营农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运输业收入最高,批发零售业增速最快

  从农民工从事的五大行业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居民服务业,月均收入水平分别为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为%、%、%、%和%。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5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 [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 %,女性占%。男女比例为 :1,比20xx年的: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表1:农民工性别分组情况表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和%;未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和%;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 %,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表2:农民工年龄情况表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高中及以上占%。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个百分点。

  表3: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情况表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男性占%,女性比男性高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表4: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情况表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性的%。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和%。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和%,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 %、%和%。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1、近九成以本地就业为主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和 %。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个百分点。

徐州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6

  **县调查反映返乡农民工创业呈现创业层次持续提升等新趋势但是仍面临创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

  近日,**县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显示,随着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外出务工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陆续返乡创业,呈现出返乡创业人数增加、创业形式多样化等新趋势,但是也面临创业资金不足融资难、补贴金额小申请手续繁琐门槛高等困难问题。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出现的新趋势

  一是返乡创业人员逐年增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普遍下行形势下,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据县人社局调查反映,该县长期在外务工人员11万人,20xx年1月份以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6000余人,返乡创业农民工810人,占同期返乡农民工的%,所占比例较往年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xx-2014年,全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分别为145人,240人和545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占创业人员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农民工返乡后,一部分人就地就业,一部分人凭借外出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开始自主创业,约占返乡人员的5%—10%左右,占城乡创业者的20%左右。

  二是返乡创业层次持续提升。据**县反映,返乡创业的形式由过去单纯的个体经营,逐步发展到以股份制经营为主、小微企业遍地开花的现代经营模式上来。曾在**从事汽车饰品销售的狮子楼办事处的42岁赵玉重,与3名同时务工的工友返乡后,合伙创办了投资100万元的山东**格林斯汽车饰品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汽车坐垫原材料加工和坐垫编织。冠县范寨乡返乡农民工范孟振20xx年创立“冠县国雅家具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高端红木文化品牌,现公司规模已达200万元。另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从事电商产业等第三产业增多。20xx年12月份,**首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即农村淘宝冠县服务中心正式启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正面向全县招募合伙人,截至目前报名参加的返乡创业人员已达到600余名。

  三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规划更加具体可行。据冠县桑阿镇副镇长姚理涛反映,目前80后农民工成为返乡创业的主力军,他们受教育程度基本都在初中以上,87%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均对自身创业有明确规划,并且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期间接触新鲜事物较多,对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了解更多,返乡创业的成功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