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 篇1
①抓住立意。
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 , 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 , 看到试题后 , 认真阅读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 , 再看题肢的设问 , 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当然 , 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 , 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
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 如 “范围关键词” :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 :表明……、说明 " …·、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
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 , 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 , 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④不得已 , 猜。
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 , 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 可 用猜测法。
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 , 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
先用 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 , 如果能排除两个 , 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 , 再随意选其中一项 , 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 50%, 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 50% 的得分机遇。
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放弃
高中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 篇2
一、提取表格信息要注意“五审”
1、注意看表头,也就是表的标题,它主要说明表的中心意思。看它可以让我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够集中精力,有的放矢。
2、表格的横轴与纵轴,对其中的一些标志性的时间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比如1978、1992、1997、2002等。
3、注意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上升或下降说明什么问题,是否正常。比如,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4、特别注意表格的注解,注解往往是补充的说明,甚至是解题的题眼,千万不能忽视。
5、注意多个表格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二、高中政治有关表格解答题常见问题
1、没有找全题眼,漏了某些“数据”,“注解”。2、没有认真注意表格的对比关系。
另外还有一些常规要注意的就是注意题目的设问,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生搬硬套。一般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是需要经常考虑的角度。同样的材料,问法不一样,答案就不一样。
高中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 篇3
一、解题套路与技巧
(一)审准设问
审准设问是解答好主观题最关键的一步。
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而要审准设问,必须审准三个要素:
1、知识限定。
即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课本知识范围。
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
因此,学生必须打好基础,处理好宏观体系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2、题型。
综观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以把政治主观题归纳为五种题型,而每一种试题都有其基本的答题模式。
简述如下:
(1)反映现象类(多见于图表形式的试题中):反映的现象=时间+图表主题+反映的事件。
(2)体现类:观点+材料+尾巴(这就体现了这一点)。
(3)原因(意义)类:观点+分析原因(一般可以从现状、危害或作用、意义方面分析)。
(4)措施类:观点+具体的解决措施。
(5)认识(辨析)类:一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背景限定。
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象限定。
如:体现类试题,它限定从何处去找体现的道理;原因(意义)类试题,限定回答什么的原因(意义);措施类试题,限定回答解决什么问题的措施;认识(辨析)类试题,限定对什么进行认识(辨析)。
另一种是主体限定,即有的设问明确限定从某一主体(如国家、企业、消费者、党、公民等)的角度回答。
这两种限定若未审准,可能导致作答徒劳无功。
(二)审清材料
高考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而且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在逐年增大。
因此,能否审清材料,提取出材料有效信息,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解答好主观题的重要一环。
要做好这一环节,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归纳中心,明主题。
尽量用最简短的语句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明确材料围绕的主题。
2、划分层次,找联系。
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归纳出层意,并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3、抓住关键,理要点。
挖掘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设问中所限定的课本知识进行推理,梳理出答题要点。
(三)组织答案
组织出的答案,是学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
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规范作答。
1、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
2、观点要表达准确,分析要全面到位,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
3、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书写要工整、文字要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