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1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今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2
朝代:清代
曹雪芹
原文: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3
朝代:宋代
刘克庄
原文: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4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3、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4、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5、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6、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7、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8、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9、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0、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11、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12、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13、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14、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15、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16、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7、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18、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19、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20、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21、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2、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23、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24、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25、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26、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27、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28、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29、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0、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元·李简《登岳》
31、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32、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33、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34、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35、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唐·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36、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元·王珩《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37、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38、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唐·李德裕《泰山石》
39、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唐·李白《题灵岩寺泉池》
40、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明·徐文通《岱宗》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5
跌落在指尖上
那么一只娇艳的蝴蝶
还带着花朵的芬芳
还有当初的羞涩和懵懂
它悲伤的告诉我说
它的整个生命只属于百花
百花心里永远只有蜜蜂
当它拥有蜜蜂的羽翼的时候
百花的心依旧眷恋着蜜蜂
我沉默着笑而不语
半抹残阳凝固了沧桑的年华
任你繁华三千又当应如何
根深蒂固的依恋已然深入骨髓
你抹不去也替代不了
一生只有陪衬的宿命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6
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
8、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4、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15、湿花春雨如珠泣。泣珠如雨春花湿。
1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8、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蒙蒙榆柳色。
19、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20、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2、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7
1、烽火城西白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2、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海阔凭雨跃 ,天高任鸟飞 。
6、海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7、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
8、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9、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长风破浪回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5、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6、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同此时!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5、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8
《登高》
朝代:唐代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⑴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赞美雨的现代诗句 篇9
1、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齐己《早梅》
2、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齐己《早梅》
3、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4、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5、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6、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李白《从军行》
7、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8、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9、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柳宗元《早梅》
10、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11、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何逊《咏早梅》
12、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1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14、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赵嘏《喜张沨及第》
15、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6、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17、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律然《落梅》
18、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律然《落梅》
19、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20、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与恭《思母》
21、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22、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3、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24、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5、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26、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27、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28、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刘克庄《落梅》
29、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30、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刘克庄《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