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散文 篇1
君子兰开花了散文
今天去办护照,顺便去儿子公司的办公室 看看。办公室较为宽敞,可谓是窗明几净。一盆君子兰特别的养眼。这是一株垂笑君子兰,娇艳的花朵,极为醒目。放在花架上,背景是一对条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配搭极为雅致。花叶呈扇形,对称并立,若鲲鹏展翅,似孔雀开屏。剑叶奇美,脉纹清晰,色泽油绿光亮。花序为伞状,娇艳的花瓣透着橘黄,基部略显乳白,细细的花丝上端是嫩黄的花蕊。看去飘逸而高雅,风姿绰约,分外妖娆。君子兰可谓万花丛中的奇葩。其植株文雅俊秀,有谦谦有礼的君子之风,其花如兰,故而得名。其可美化居室,陶冶情操,故是人们喜爱的室内观赏植物。君子兰据说可寿逾百年,其珍品价值极高,有一株叫“希望”的君子兰,传闻标价为人民币7777万元。有一段时间,炒作出了许多天价君子兰。现在人们都回归理性了,不再趋之若鹜。
娇艳无比的花朵,碧绿光亮的叶片,端庄典雅的形态,若玉姬娇女般的风姿,着实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陌上花开散文 篇2
关于词牌名散文诗组章
月下笛
攀爬月色的,那缕笛音,种下了千百年相思情节
击痛过梧桐夜雨,击痛过海天狂澜
于小桥流水下蜿蜒,与孔雀南飞,和玄
于小轩窗中张望,明月,蓝天
入地,上天
堵不住,火焰般的眉眼…
红窗影
烛影长明,点燃了谁的愁眠?
辗转反侧,心跳,被小鹿撞颤
清泪沉重,触痛过谁的情缘?
细数东吴万里船,两相迷蒙,仅剩,茫茫云烟
柳含烟
柳条披拂,几缕烟,正是初春好江南
红船举杯邀明月,月影婆娑话流年
莺飞草长,日火江花,最是一年想思时
道不尽,叙不完,理还乱
云鬓乱
云鬓乱,乱了芳心,一只风筝在云天
冷雨打萍,眺望前路,长漫漫
那年鸳鸯枕眠,温情瞬间不见
何日再现桃红,重温往日缠绵
拂霓裳
霓裳翩然,红袖生风,为谁情动?
细扮夜妆,为谁扑粉,为谁点红?
眉眼中流盼的波光,难撑起,伤感的沉重
栓在月亮上的故事,波及天涯,时圆时缺,电击心扉,很痛
相思,浮着雨打的幽怨,泛红
不到仲秋明月日,哪来几缕桂花香?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清泪一滴
清泪一滴,为谁弹,柳笛声声,亦哀怨
遥想当年,东风徐,燕啼叫来百花开,怎不泪潸潸
世间谁怜相思苦,痛到深处苦自咽
谁言相思最怯懦,情浓亦可击破天
水仙子
婀娜翩翩,凌波起舞
情挚袖香,飞蛑流盼
是凡间美女上了天,还是天上仙子下了凡?
款款示清秀,绵柔惹波澜
一轮皓月本当空,瞬间印进云水间
秋波媚
电里电外,秋波媚眼
一个凝眸,一股闪电
一折秋波,一簇火焰
望不穿的深潭,挡不住的心颤
动了谁的心扉?状不可言
陌上花开散文 篇3
木棉花开优美散文
早春二月,冷暖交替变换,让你搞不明白是有几分留恋,抑或仅仅是藕断丝连才如此地难以辨别,让你知道原来季节有时也如人的心情一般纠结不清,踌躇难以决断。有时,甚至连自己都困惑,为什么这冬与春的界限就这么地不明显,为什么就不能像纸与墨一般地黑白分明,为什么就不能像对与错一般地泾渭分明,让人能够分辨清楚,从容面对。也好在每天出门之时,不必去纠结是要多穿件衣服还是少穿一点为好,不用掰着手指去计算是冬还是春。
红土高原还沉醉于自己的梦中不愿醒来,也许在做着一个足以让人笑出声来的美梦吧。一眼望去,久违的绿色还不见踪迹,唯有木棉苍劲孤零的枝干突兀地装点着这片原野。整整一个冬天,除了可以扫净春秋记忆的寒风不知疲倦地呜咽,就连铺满大地的阳光都没有了往日的温度。不过,也许红土地也听到了春天的呼唤,木棉也听到了迎春鞭炮的欢唱,在这季节更替的当儿,如繁星般的花苞已急不可耐地冒出枝头。远观,那墨绿的颜色和灰褐色的枝干没多大区别。近看,搜寻春天的目光还是发现了它孕育到突兀的整个过程,也期待那热辣红艳的木棉花能唱响春天的赞歌。
木棉花开,一朵、两朵,红如朝阳,红如晚霞,红得纯粹,红得彻底。木棉花开,千朵,万朵,红如篝火,红如岩浆,一树火红,激情绽放。这样的时节,红土高原的原野,配上几株怒放的木棉错落布局,像极了纯色的木版画,线条刚毅而简洁,虽然色调单一,但掩盖不了那份乡野的纯真,抹杀不了那份初春写就的诗意,这或许就是自己喜欢到原野搜寻春天的所有理由吧!
对木棉一直情有独钟,也许是老家附近就有几棵,每年它们都会将春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自己。对木棉一直有难以割舍的情怀,也许是它装点了故乡的村寨,也许是它充盈了儿时贫乏的餐桌。如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儿时木棉花开的季节,每天放学,小伙伴总是站在高大的木棉树下,抬头期待木棉花儿的随风飘落。每次看到花儿掉落,大家都会判断花儿飘落的位置,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将过去,将它抢在手中,然后把红色的花瓣撕去,抽掉雌蕊,再拉去黑色的花蕊,仅留下花萼与雄蕊花丝,再接着期待另一朵花儿的飘落。回家后,用热水焯一下,再泡个二、三天,每天换一次水,去除其涩味,再佐以韭菜或是土豆泥炒一下,即是一盘美味的菜肴。
当然,放学后与小伙伴抢的木棉花数量并不够摆上餐桌,只是那样的童乐让自己无法忘怀,觉得是珍藏记忆中的`一个经典。更多时候,我们姐弟都会起个大早,在夜的黑还未散去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到木棉树下去捡。被夜风吹落的花儿自是不少,但也不能赖床,否则就只能看到勤快邻居的脚印,空手而归了。
木棉花开,木棉花红,也想问问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仅仅是为了传达春的讯息,送走严寒吗?肯定不是,它一定是想与彝家少女五彩的衣裳来个比较,作个PK;与红河之水比比颜色,比比纯度;与天空的彩云,与城市的霓虹争个高下。难道它只是为了诉说自己的热情,表达内心涌动的激情吗?肯定不是,它一定聆听了彝家酒歌的激情而获得灵感,旁观了彝家待客的热情而想要效仿,不甘置身于如今彝家火热的生活氛围之外,想要用一腔热情融入这块神奇的红土地,融入彝家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木棉花红,我想它一定被彝族火把节的篝火所感染,被彝家儿女信奉的图腾所指引,所以才在彝乡的村寨开得如此热辣,在彝乡的原野开得如此火红。
经历了漫长的寒冬,沉寂的生命如喷发的岩浆,在春的脚步声中喷涌而出。在多少花朵仍未孕育,绿叶逐渐冒尖的早春,木棉却早已登枝绽放,急不可耐地用生命的红色装点春的原野。它等不及绿叶的装饰,也等不及春寒的退却,只想把生命的颜色和春天的步伐一起,在第一时间尽情展示。不几天,那如火如霞的红似点燃了的巨大火炬,一簇簇燃放在高原的红土地上,如彝家的篝火照亮了火把节的夜空。那一朵朵绽放在枝头的红色花蕾将早春的冷清一扫而空,也将冬日的余寒驱除殆尽。每次看到木棉绽放,内心都会涌起别样的情怀,因为它承载了自己多少美好的记忆!
喜欢木棉,因它不惧早春的余寒而绽放;喜欢木棉,因它用火一样的颜色装点春的原野;喜欢木棉,因它不需绿叶的陪衬,只将激情尽情演绎;喜欢木棉,因它似火把节的篝火,将彝家人的心里照亮;喜欢木棉,因它火一样的热情永远和彝家人对生活的激情一样热烈。
陌上花开散文 篇4
《苦楝花开》高中阅读练习附答案
⑴初夏的一个雨后的早晨,空气湿润而清新。公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每棵树的枝叶都长得葱葱郁郁的,我和女儿一边散着步一边欣赏着两旁的树木。忽然间,我看到远处的一棵树上闪动着紫的光彩。走近一看,方才知道它是一棵苦楝树。这棵苦楝树上开满了花,一束束,一丛丛的。风儿吹动,一阵阵略带点苦涩的清香扑鼻而来。
⑵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紫色的花了。
⑶小时候老家农村的树木很多,每一种树也都是会开花的,其中就有开紫花的苦楝树。苦楝树是不用栽的,房前屋后、河埂土坡,随处可见,可以这么说吧,只要有鸟飞过的地方,就会有苦楝树的影子。
⑷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家房子东侧的空地上也冒出了四棵苦楝树。在我的眼里,它们就象征着父亲、母亲、妹妹和我四个人。我细心地呵护着它们,还用碎砖在它们根部的四周堆了一圈矮矮的墙,防止哪家的狗不小心把它们撞倒了。
⑸四棵苦楝树长得很快。两年后,也就是我十岁那年初夏,它们开出了紫盈盈的花。可此时,我已没有了欣赏花的心情,因为此时父亲遭人陷害而失去了工作,他一气之下外出闯荡,把我和年仅六岁的妹妹丢在了家里,把家庭的重担丢给了母亲。很快苦楝花谢了,结出了青青的果子。终日食不甘味的我摘了一颗,咬了一口,很苦很涩,就像我当时的心情一样。
⑹父亲离开后,娘儿三个的生活迅速变得窘迫起来。记得那时农村开始通电,当周围人家都已经装上电灯的时候,我家还点着煤油罩灯。也记得那时我们最怕下雨,因为一下雨,我家里也会下雨,不得不锅碗瓢盆齐上阵,“叮叮咚咚”彻夜响个不停。
⑺有人劝母亲把苦楝树砍掉,说这是不祥之物。少不更事的我根本不知道“不祥之物”是什么意思,嚷着不让母亲砍。母亲心疼我,终究没有砍树。于是四棵苦楝树被保留了下来,它重复着花开花落,同时也见证了我们一家的苦涩岁月。
⑻自父亲离家那年起,母亲几乎天天都起早贪黑。夏收、秋收两个时节是她最为辛苦的时候,每天她只能休息上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少。那时农民种地是很苦的,几乎都是靠镰刀、钉耙、铁锹、锄头等手工农具来完成。收割麦子时,有劳力的人家只需一两天就会完成,而母亲却要持续割上四五天,四五天的连续弯腰、挥臂,不知道母亲是怎样挨过去的?在等待脱粒的过程中,有时会遇上连续多天的阴雨,每次都会烂掉好多的麦子,焦急的.母亲无计可施,只能是暗地里抹眼泪。
⑼我从十岁那年开始也变得懂事起来。晚上放学回家,我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烧晚饭。于是我就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拎水,从码头边把装满水的水桶往家中拎,回到家时我的手臂已又酸又麻,裤子、鞋子都湿透了,再看水桶里,水已经剩下了一半不到。第一次烧火,灶膛里塞满了草,浓烟四起,我用嘴使劲地吹,“呼”的一声,火焰涌出了灶膛口,肆虐地扑向我的脸,霎时我的眉毛以及额头上的头发都焦了。第一次蒸蛋,把蛋盆放在饭锅里蒸,再次打开锅盖时,蛋盆已经倾覆在米饭上,米饭上黄澄澄一片。第一次撑船,那是去给在打谷场的母亲送晚饭,撑船时方觉篙子真粗真重,平常很灵巧的船此时也变得非常的笨拙。不停地在水里打着圈儿,我满脸是水,也不知是泪水、汗水,还是河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说得是一点都不错的。
⑽三年后,当苦楝花再次开放的时候,父亲回来了。看着满脸风霜的父亲,母亲、妹妹和我都开心极了,笑盈盈的脸就像那盛开的苦楝花。那年四棵苦楝树长得特别茂盛,枝叶都挨在了一起;那年苦楝树上的花也开得特别多,远远看去,就像是四朵硕大的紫云笼罩在上空。
⑾父亲回来后不久。他的问题也得到了澄清。又开始了原先的工作。再后来,我家另辟新地盖了新房。老宅地卖给了前后邻居,四棵苦楝树从此淡出了我的视野。
⑿苦楝花,一种紫盈盈的花。一种散发着淡淡苦涩味的花。
1.文章第⑴小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2.文章第⑺小节我为什么嚷着不让母亲砍掉“不祥之物”的苦楝树?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简要概括。(4分)
3.文章在材料组织方面采用了双线并行结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两条线索的内容。(6分)
4.结尾说苦楝花是“一种散发着淡淡苦涩味的花”,请探究这份“苦涩味”的丰富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描写公园里苦楝花开的美丽景象,引发作者思绪,为下文写儿时生活记忆作铺垫,(2分)同时照应题目(1分),并与文章结尾呼应。(1分)
2、①我认为苦楝树象征着父亲、母亲、妹妹和我四个人,是亲情的见证;②苦楝树青涩的果子和我当时苦涩的心情很相似;③少不更事的我不认为苦楝树是“不祥之物”;④苦楝树与我们一起走过那段艰难时光,是我家的苦涩岁月的见证者。
3、一条线写老家东侧空地上四棵苦楝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险被砍掉——枝繁叶茂的生长过程;(3分)另一条线续写一家人相依为命——父亲遭人陷害而离家闯荡——母亲独自支撑家庭——我年少懂事,帮母亲做家务——父亲回家,问题澄清,一家人和美生活的曲折经历。(3分)
4、①苦楝树的花和果子有略带苦涩的味道;②父亲遭人陷害失去工作,不得不离家外出闯荡经历的苦涩;③母亲独自支撑家庭、含辛茹苦抚养子女的辛苦;④我年纪轻轻就要承担生活压力的艰辛苦楚;(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
陌上花开散文 篇5
事迹细则制度报告我社会主义履职反问句谚语
自我评价评价议程:祝酒词求职信调研报告仿写建议书了语法李商隐!鄂教版开学第一课举报信论文流程;人生批复自荐书。
陌上花开散文 篇6
静待花开散文
四月的天气,在某一片鸟语花香中,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干涩的风烦躁了一拨人,而我恰巧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妈妈打来电话,说我家屋背后的阴沟坝上长了一棵兰草花,花开得很香。听得出来,妈妈的语气里满是惊奇和欢喜......
那棵兰草花,我已记不得是何时从山上带回的。年少的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几个大龄伙伴上山掏掏鸟蛋,下河抓抓鱼虾,就是被他们吆喝来,吆喝去,我还是感到其乐无穷。这棵兰草花便是他们挑来拣去最后打算丢弃的,我却偷偷把它捡回来了。确实是偷偷拿的.,一是怕他们笑话我捡了他们不要的东西,那时虽然年纪小,但自尊心已学会了作怪;二是怕父母发现,骂我整天到处乱疯,一点女孩子样都没有。于是我先一个人回到家,探探下地干活的父母有没有回来。一看家里大门紧闭,我这才放心地把兰草花给接了回来,却也不敢把它种在显眼的地方。思来想去,我把它带到了屋后的阴沟坝上,坝上丝毛草倒是很多,这与兰草花的叶子在外形上看起来很像。突然,我灵机一动,拔起一株丝毛草,把兰草花种在了本不属于它的位置上,与其说是种,还不如说是插的。简单地把丝毛草根上的泥土抖下来,?g了?g,又埋在兰草花的根上,就这样,我把它安好了家。松了一口气,可我的热情也顺着这口气通到了心底,这以后,我也没再管过它。
开花了,它开花了。我有些激动,更有些感动。多久了,我没再看过它一眼,任其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跋涉、成长!可它呢,没有记仇我的忽视和冷漠,依然在这花开的季节,落我一身清香。我不知道,如果我在家,是不是有勇气拨开那一丛杂草,一睹它的芳华。
有人说,“不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选择了我”,这或许就是它的生存法则吧。苦难是一剂调料,张扬是一种态度,而静静等来的花开必定是生活的另一种境界,它终究也容不得一丝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