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心得作文5篇,以供参阅。
心得作文1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梅湖会展中心参观森博会。场外彩旗飘扬,气氛热烈。会场分为A,B,C,D,E五个馆,包括展出竹木日用品,竹木家具,木雕,森林食品以及农林特产。
我在会场里转来转去,到处都是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有人在尽情地欣赏竹雕艺术,有人在品尝美味的食品,有人在拍照留念,有人在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森博会真热闹啊!
我最喜欢的是C馆的木雕。这些木雕多姿多彩,有忠义的关公,诗圣杜甫,还有老鹰斗老虎,大鹏展翅飞,鲤鱼跳龙门等等。它们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这些木雕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展翅高飞的大鹏。从远处看,这只大鹏正在展开巨大的翅膀飞向前方。走近看,这只大鹏好像在你四周盘旋。走近它的侧面,一只硕大的翅膀好像企图把你打得人仰马翻,走近它的前面,一个利喙对着你,还伸出大爪子,威武得很!观赏着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雕刻大师们的巧夺天工,情不自禁地感叹民间艺术的精美绝伦!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半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场馆。今天真快乐啊!
心得作文2
每一刻,每一秒,我都想追求最真实的自己。可现实,却磨灭了想法。
我不知道为何,每一个人总会对我误解,认为我对他们的某一个举动是不善的开始。
没有一个人,会站在我的角度来思考我的处境。
明明不想,可却总是被误解。
我最感谢的,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每一个愿站在我的角度来思考我的问题,会懂得,我每一个看似不善的举动下那最善的一面,这是我所祈求的。
我每一次,都被不善意的理解了,就这样每一个人认为我是一个不懂得去尊敬没有道德的一个人,我的身边,没有一个人愿以他们的想法来告诉我,希望我,或许,仅有一个,但也并不是。
没有了曾经,多有了疑虑。
如果我不再那样多忧,不在只懂得分析每一个人面部的表情以及动作的判断,这的确不太适合于我。
在茫茫的人海中,想找到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实属不易。
因为,某一个人,即使再苦,也有属于他们的依靠。
而我呢,即使再幸运,也找不到属于我的依靠。
我看到的,仅仅只是幻象,我看不到,更深的火渊,因此就在地与天之间,无所事事,整天徘徊。
跟每一个人,总有吵架或发生争执的时候,这些总可以去语言到,但其程度,深深的超出了我原所的判断。
以为,他们是我最亲的人,所以,绝不会弄僵,可事实上,在吵架与争执面前,任何的禁锢,或许,也只为看看罢了。
是我,太高估了我们的禁锢,还是我太低估了,争执所造成的不幸?
或许,这两者,真的只有,三思而行,对我来说,也不过只为看看罢了,可谓是“中看不中用”。
在某些时候,我会比较随意,即使在死与生之间,也是如此,想死,就安然而死,想活,那就奋力而行。
没错,这或许还算得上是优点,但在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预料,这也是缺点,矛盾!矛盾!
或许,仅仅因为这些根深蒂固的矛盾体构成了我,别人总以为狠了解我时,但我总出其不意,做一些他们永远与我无法联系上的事,可,具体原因,他与我真的都不了解,真正地了解我的东西,我想应该就只有我的心吧。
一个人,我想,最厉害的应不是猜透别人,而是猜透自己,所以,我并不厉害,但我却并不担忧,因为这种极富矛盾的性格,总会让我在种种磨难中,勉强的化险为夷,所以我并不喜欢,去想想某件事该怎样去解决,而是等上天或心来安排我,我从不相信,我就此会被命运所定格。
创意,是每个人都有的,可我的创意,的'确不太会被人所接受,我自认为,那其实挺不错的,甚至已经到了极好的地步,却,被不接受,或,委婉拒绝,而哀伤至此。每一个人总有自己独特的爱好,而我就连这个也是随心所欲的,觉得好就去行,觉得不好,那就放弃,或者,就中断。
没错,即使是我最爱的事情,也总会被随心所欲而终止上几个时针的划过,可我竟然觉得毫不在意,说实在的,那的确很好,但,确实有些过了。在某种程度上,我应还算是不愿被人所发现的人吧,那样不知怎么得了,就会觉得很尴尬,所以,就学会了用谎言的披衣伪装了自己,我无法确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我总是出其不意,来个措手不及。
周围的朋友,总说他们自己是双面派,但却从未注意到,我也是双面派,有时是积极情绪,有时又是消极情绪,在悲观与乐观之间漂浮不定。
有时在于朋友吵架时,我会觉得我们的友情已经划上了句号,可老天爷却却非常大度地眷顾了我,使得我们之间的友情上,画了N个逗号,情感自然也更好,也学会了理解与坦诚。在处人,交友,以及生活上,我想,这是我全部的自白了,以后的人生还很多,或许还有,不,应该是肯定,在那个时候,我希望,我还能像这样的记录下去。
我这样做,这样是在告诉你们,我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包容我。
心得作文3
虽然与学生接触有近两年的时间,但对学生的家庭还不够熟悉,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家访就显得尤为重要。想到这里,一种力量、一份责任、一股动力,弥漫在我的周围,心中有个强烈的愿望在呼唤我——倾情家访!
教师作为职业人,工作量很大,教学任务繁重;作为社会人,又有许多家务琐事,将两者安排妥当已经不容易,还要在休息时间去完成家访工作的确是对我们教师的一项考验。在加上学生家长大多白天上班,晚上才回家,太早太晚去家访都不太合适,这样我就将家访最佳时间定在双休日或者是下班后5:30-8:00。但我是“沙市一中人”,是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忠实的实践者,也是爱心的传播者。“沙市一中人”开展“课外访万家”,我得大胆开步!
在家访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有效果的是我布置学生完成的《家庭项目作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在这份《家庭项目作业》中,有以下六个方面内容1. 请你画出由学校出发到你家的最新最近最清晰的地图。并写出简洁的“家庭地图线路说明” ,要有小创意。 2.对自己在沙市一中近两年的学习做一个自我解剖。3.你的困惑是什么?4.家庭对你的学习,生活,成长,请做一个评价。5.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什么?6.老师到你家去家访,你有何感想?这样,我根据这份第一手原始的资料,选出最急需家访最可能取得效果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在学校的支持下,家长的期待中踏上了我的家访之路。
心得作文4
近日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颇有感触。
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读过她的论语心得,感觉孔子就像是邻家的长者,完全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运用生动地故事,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也喜欢这样的哲理故事,不仅喜欢读,而且喜欢应用于政治课一些哲学原理的讲解,她引用的故事之中,就有我曾经讲给学生听过的,但是她从另一种视角对故事进行了剖析,让我仿佛从自家的后院发现了一株珍稀植物一般惊喜。
在《心得》开篇于丹便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褪去加诸《论语》上的铅华,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这部传世之作的距离。细想一下,可不是嘛。经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华和赞誉,使得后人解读时无形中便处于或仰视或钻牛角尖的心态,无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话又怎么能无偏颇地思考呢?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在于丹看来,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她从宇宙观、心灵之道、处世之道、人格修养、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个方面,着眼于当下谈了自己的心得。
不过,既是“心得”,便是个人体会,一家之言,有人说好便有说非。虽有人指责于丹曲解先人著作,称其为“学术超女”,对现今的文化快餐现象甚为忧虑。但平心而论,能认认真真看下本书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难之时脑中闪现书中片语进而引导自身,惠及他人,实在于己与人是一次不小的收获。即便在一些人看来于丹的《心得》错误百出,却是瑕不掩瑜。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在其诘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准了唯一的释义,而在即便随时间流逝依然能为大众所接受的长久生命力,口口声声说要“传承”,却又束之高阁不容许不同之声的出现,才是对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种曲解。既然所有学术理论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为人所用,又何来俱是以何形式,中国不有句古话么:“真金不怕火来验。”
心得作文5
8月31这一天,第一次到深圳听课,之前,并没有与主讲老师预约任何事,也不甚明了周末两天里主要讲解的是哪一章节的内容。临到上课前才知道,这一次讲解的是“社会心理学”,由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小远主讲。
张教授在穿插中讲到了当代“心理咨询师”的使命,他说,当我们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应该首先对这个“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定位。他认为,心理咨询师已经不再是从前意义上的“心理医生”,所以,没有必要再把类似精神分裂症、烦躁症等变态心理的鉴定与疏导做为主攻方向,而应该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引导当事人更关注于自身的幸福感!
也就是说,当代心理咨询师的使命应该是帮助当事人寻找并确立自己的深层关系与深层需求,让生活中的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效率!
在“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里,张老师讲到了一个需要的层次理论,说:每个人的需求都有三个层次“表层(工具层)、中层(角色层)、深层(亲密层)”。表层指仅仅点头之交或者萍水相逢的层面;中层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工作伙伴、夫妻父母子女等等;而深层,则主要是指自己的信仰、追求,包括了终生的事业选择与理想追求,这个选择指能够做自己最喜欢、最乐意也最适合做的事、也既精神上的愉悦与富足。
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说他认为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存在于表层淡薄、中层拥挤、深层空虚。也就是原本可以点头之交即可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给提升到了中层,于是,导致了现代人有太多的角色需要转换,就似川剧中的“变脸”一般让人不堪重负。
课堂上,张教授举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叙述说,以前他居住的地方本属于吵杂且治安情况又非常恶劣的一个环境,真可谓蛇龙混杂,可是,他却在那儿生活得很开心、自在。后来,他把家搬到了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时尚的住宅小区,可是,心情却反而没有了从前那样愉悦。一时没能明白,后来想了想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先前住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于是,都属于表层关系。走到大街上,他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和小贩一角钱的争执而哪天就被宣传得沸沸扬扬,也不必在乎必须得于他们面前摆出怎样一副学究的模样,说得再通俗点,就是大热天的晚上只要穿着件短裤背心他就可以放心地在楼下散步。这种仅限于表层的关系让他能够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所以,他感受到了他现在生活的环境里所没有的开心与愉悦……
伴随着中层拥挤的状况出现的,却是深层的严重空虚。为了生计、为了利益,现代人已经没有几个能够真正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精神层面上的信仰与追求也已经在严重缺失。在张教授的理解中,这就是现代人心理不健康的真正原因。因此,他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一个明确的深层需求,这一层面的存在,就是健全心理的一个标志。
此外,老师同时还一再的强调:理论不等于真理!更不可以把心理学上的一些理论当成自己的座佑铭或是人生指南来遵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生活是两码事,切切不可混为一谈。
最后,老师还附带地说到:他们学院正把“人格心理学”当做一个重点课题来研究,“人格心理”已经被教育界越来越关注与重视。
听到了这儿,突然的,我就想到了黑格尔的那句名言“伟大的事业是由伟大的人格缔造的!”先哲们哲学的思想结晶,正越来越被日渐发展进步的社会所认可与追随,精神的世界里人们需求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实在是一件太令人兴奋与鼓舞的事!
两天来,我用心地啼听,尽自己最大努力地牢记,我状态异常兴奋地捕捉着老师的言语,心灵深处却也同时为自己这次出行的勇气暗暗喝彩!
不虚此行!获益良多!这就是我于这段文字结尾部分最想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