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储粮工作总结 篇1
安全储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粮仓装粮前或日常检查,应检查仓顶有无漏水,仓房墙壁、地面有无裂缝,地面有无沉降,门窗有无损坏,扶梯等附属设施是否完好;应检查钢板仓防锈漆是否剥落,检查螺栓、垫片等是否松动,检查与土建相连的支座部位有无异常,地面有无沉降。如有异常,须进行有效处置。
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中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
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领导。保卫人员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
因未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将对发生事故的班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罚款金额的两倍进行处罚,对责任人将从重处理,报告人不承担责任。
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
书面报告: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保卫科室,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单位各班组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和各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也应同时报告保卫科室进行登记备案。
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能自己联系解决的自己联系解决,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扶余市大三家子粮库
2023年储粮工作总结 篇2
为进一步提高储备粮(油)仓储管理水平,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实现“制度先进、管理科学、操作精细、成本最低”的工作目标,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现将公司储备库仓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储备粮油管理制度
(一)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落实安全储粮责任制,切实做到管理严格、储存安全、调度灵活、适时轮换。
(二)严格手续、健全制度,真正把“一符、三专、四落实”落到实处。
(三)储备粮油要按规定的储存年限和审批程序做到适时轮换,确保粮质新鲜,并及时补齐库存。
(四)严格执行储备粮油保密制度。
二、粮油出入库制度
(一)及时做好粮油出入库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严格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出入库粮油都必须做到定等准确、质价相符。
(三)出入库的粮油其水分杂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四)出入库的粮油必须进行检斤和验质,司磅员、保管员要各负其责。
(五)所有出入库粮油必须有凭有据,及时登记帐目,做到帐实相符。
(六)短斤的粮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如实上报,不得弄虚作假。
三、岗位责任制度
(一)保管员职责
1、认真执行粮油保管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粮油接收、保管工作,确保库存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2、认真学习《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努力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储粮和仓储管理水平。
3、粮油入库前,做好仓库、器材、用具的准备,铺垫防潮及空仓消毒工作。
4、严格出入库手续,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按规定建帐立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做好粮油出入库检斤工作,出清一仓,及时盘存,核算损溢,超耗自负。
5、做好粮油入库现场质量监督,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并及时反映,确保入库粮油质量符合要求。
6、粮油出入库期间,维护好粮油轮换现场秩序,预先布置有关安全储粮的设施,每天业务终了后,要打扫场地,清理设备,关闭电源,做到粮油归仓,用品摆放有序,保持现场卫生。并根据装卸数量和工作质量开具作业完工单。
7、保持仓内外环境整洁,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粮面平整无异物,密闭压盖整齐美观。
8、严格按《粮食储藏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粮情检查,做好分析和记载,规范填写工作日志。
9、积极参与科学储粮,适时开展隔热密闭、通风降温等工作,提高科学储粮效果,确保库存粮食温度达标,延缓粮油品质陈化现象。
10、保持所管仓库仓储设施、设备、器材和有关财产的完好无损;保管器材做到无短少、无损坏、不外借;粮油出入库前,按要求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11、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生产隐患,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二)检验员职责
1、熟练掌握国家粮油质量标准、粮油检化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准确检测粮油质量和各项品质控制指标。
2、及时准确地做好粮油出入库的质量检验工作对粮油质量和品质变化情况的检测结果负责。
3、依据出入库粮油质量和品质的检测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书面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4、健全和完善粮油质量和品质控制指标检测结果的管理档案,及时存档备查。
四、粮情检查制度
(一)严格执行粮情检查制度,做到检查项目不遗漏,检查时间不间断。
(二)要准确、完整、详细记载检查结果,认真做好粮情分析。
(三)对查出的问题要如实反映,及时处理,坚持重大事故上报制度。
(四)每周召开一次粮情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粮情分析会,并对仓库进行“四无”鉴定和签字,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安排工作。
(五)坚持领导“月进仓”制度,对粮油安危做到心中有数。
(六)仓储报表准确、及时,资料要整理归档。
2023年储粮工作总结 篇3
--- 论及实操考试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今年夏季,xx直属库在xx辖区与企业合作设点收购小麦,在xx站本人负责与其他同事住点收购,按照直属库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把关,不畏酷暑,克服困难,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收购任务,取得了合作收购,互惠双赢的良好成绩。
针对本辖区xxx库、xx公司两承储企业的具体情况,督促仓储企业领导、保管员坚持查仓制度,做好规范化管理,确保政策性粮食质量良好,存储安全,提高管理意识,全面管理内容,生产中严格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让企业领导和保管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在xxx库完成了5000吨移库小麦的接收、储存工作 对各级领导的检查、取样事项,都能积极配合、认真对待,保证了本辖区监管工作的顺利验收。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范文写作比如在xxx库中央储备粮的精
2 --- 下的企业竞争力。增设粮油下游产业项目,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增加经济引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储粮粮油公司大豆压榨项目应势而生,而我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就有幸来到这里,并成为新项目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荣幸。目前,大豆压榨项目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消防,保温也都基本完工。而项目之初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工人们承受着高温天气的热气流,震耳欲聋的噪音,他们全然不觉,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公司的领导们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殚精竭虑,身先士卒,为工程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站在施工的现场,一位像被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工人师傅笑盈盈地说“这是个最重要的工厂”。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伟大与平凡的联系。这段时间的历练,已经使我的人生有了莫大的收获:我学会了怎样去收发检查设备,学会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相应的管线
4 ---
至今我已经实习了将近三个月,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是比大学更为直接且成熟的老师,教导着大学生不断进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显现出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子到肩负重大责任,(转载于: 在点 网:中储粮个人工作总结)光荣使命的中储粮的一员,经过了复杂但又自然的心路历程,XX内心有很多体会。
一、工作方面
1、勤俭节约的作风
首先是一个勤字,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一直是粮食人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我在这里学到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大家几乎每天都提前早早的来到单位,检查情况,准备新的一天的工作。职责所在,尽心尽力,而不是得过且过,和尚撞钟。卡槽管是我学习的第一项工作技能,碰上硬化了的槽管,手上明显费力不少,不一会儿手就酸了,可是为了节省,在不影响密封效果的前提下,大家还是宁愿多出些力,来节约
6 ---
4、实事求是的检查
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分公司内组织的检查,在第五组组长何科长的教导带领下,对嘉兴库及其直管库进行了检查,对数量,质量,安全以及直管库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检查。尽管是分公司的内部检查,大家都是相熟的老朋友,但对工作上的漏洞及不足之处,检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范文TOP100一一指出并作出相应的评分。公私不混,公平公正,相信在这种氛围之下浙江分公司会越做越好,再创辉煌。
二、思想方面
大学毕业之后,我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企业的一员,使命发生了变化,需要从国家培养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人才向中储粮所需要的四类重点人才转型。首先在思想上要发生转变。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储粮担负着光荣而宏大的历史使命。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产粮大国,粮食储备数量大、品种多、储备期长,粮
8 --- 大的油罐面前,身为中储粮的一员,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那上面庄严不可侵犯的宣告正是要靠中储粮人用自己的工作去捍卫!
边防战士奉献青春守卫祖国的领土;我们用辛勤工作守卫祖国的粮食。居安思危,时刻不能麻痹大意。处于优越的环境之中,要更多的用知识去开展更高效的技术。做好做实高标准的本职工作。
这是一个中储粮人应有的思想,我要努力学习靠拢,并以之为荣,持之以恒。
三、发展方面
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是确保自身更好发展的有效方法。我为自己设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1、尽快掌握工作技能,胜任自己的岗位。
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勤学苦练,踏实仔细,作好记录,不懂就问,多向老员工学习请教。尽快独当一面,胜任自
10 ---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