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周至第九周,第十周进行实习中期总结;第二阶段是十一周至十八周,第十九周进行实习终期总结。每周去一天实习。
二、实习地点
第一阶段我在校内做小组工作,活动地点在社工实验室;第二阶段在锁金村街道锁五社区实习。
三、实习类型
本次实习为同步式实习,学生们的时间在课堂学习和现场实习间进行分配,每一阶段实习八周,每周去机构实习一天。
四、实习目的
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如何把所学理论服务有需要的人,这对我们来说几乎还是一个空白。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旨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地了解社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 大学生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认识与评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我国社会道德现状的总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会道德现状总体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诚信、公平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的表现也呈现出积极的一面,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一定的不足。
2.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通过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上网主要用于学习、娱乐和社交。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过度依赖网络,导致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岗位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大学生学习动机状况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5. 大学生恋爱观(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恋爱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恋爱持较为传统的态度。在恋爱行为上,大部分同学表示尊重对方,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过于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
6. 大学生消费观(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追求品质的趋势。但在消费行为上,部分同学仍存在盲目追求潮流、过度消费等问题。
7. 大学生课余生活内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丰富多样,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课余生活缺乏规划、沉迷于游戏等问题。
8. 大学生理想、信仰、信念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未来的理想、信仰和信念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但仍有部分同学对这些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
9. 大学生择校择业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择校择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一方面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能力和期望之间的差距。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观念持积极态度,但在具体行为上,仍存在部分同学对创新创业持有观望、恐惧的心态。
11. 大学生考研“热”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考研的热情较高,但考研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竞争激烈、复习压力大等。
12.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差异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独立性、自我意识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
13. 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气质个性影响的调查研究(农村与城市、富裕与贫困):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气质个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绝对。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现实,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