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区地理位置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盆西平原、峨眉山、乐山、都江堰等地势地貌复杂多样。
二、实习的时间、任务、性质、目的及要完成的工作量等本次实习时间为2010年4月19日至2010年4月29日,由邹红、周丽老师指导,实习班级同学共同参与。实习任务为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培养和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三、队伍组成:指导教师及实习班级本次实习由邹红、周丽两位老师指导,实习班级同学共同参与。
四、实习目的及要求1. 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调整,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3.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4.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5.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五、正文
一、实习区地质概况峨眉山实习区位于四川省,属于扬子地台西南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地层、构造、矿产发肓概况复杂。
二、地层自新至老简要描述区内所出露的地层从新至老简要描述如下:
1. 燕山运动期:莫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2. 新构造期: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的现代地貌。
峨眉山的现代地貌,是新构造期地壳抬升与地表夷平两个相反方向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发育着峨眉大断层、观心坡断层、挖断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
三、实习目的及要求1. 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调整,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3.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4.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5.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四、实习总结峨眉山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邹老师和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都江堰、峨眉山、乐山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野外实习。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峨眉山的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水文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收获颇丰。同时,实习期间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地理方面知识的匮乏,对野外实习的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实践出真知,地理学专业更是如此,我们的实习也正是把我们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逐步成长。
五、参考文献《峨眉山实习报告》、《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