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3-12-30 12:49:52 教案大全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补充及第8、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

  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

(1)小括号;

(2)乘或除;

(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02=52

  +202=8

  90-3035=400

  90-3035=100

  建议学生

(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

(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

(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

(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边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

  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

  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

  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

  边长边长=面积 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反过来说大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块数=小面积。

  学生列式解答该题。

  3、书上第9题,学生读题,说说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

  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学生提的问题是否都合适。)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及符号的确定.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2.三分钟小测试

  计算下列各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答案):

  (1)32-(-2)2;(2)-32-(-2)2;(3) 32-22;(4)32×(-2)2;

  (5)32÷(-2)2;(6)-22+(-3)2;(7)-22-(-3)2;(8)-22×(-3)2;

  (9)-22÷(-3)2;(10)-(-3)2·(-2)3;(11)(-2)4÷(-1);

  二、讲授新课

  例1 当a=-3,b=-5,c=4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2; (2)a2-b2+c2;

  (3)(-a+b-c)2; (4) a2+2ab+b2.

  解:(1) (a+b)2

  =(-3-5)2 (省略加号,是代数和)

  =(-8)2=64; (注意符号)

  (2) a2-b2+c2

  =(-3)2-(-5)2+42 (让学生读一读)

  =9-25+16 (注意-(-5)2的符号)

  =0;

  (3) (-a+b-c)2

  =[-(-3)+(-5)-4]2 (注意符号)

  =(3-5-4)2=36;

  (4)a2+2ab+b2

  =(-3)2+2(-3)(-5)+(-5)2

  =9+30+25=64.

  分析:此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可以先做小括号内的,

  =1。02+6。25-12=-4。73.

  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乘除运算在一起时,统一化成乘法往往可以约分而使运算简化;遇到带分数通分时,可以写

  例4 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2,试求 x2-(a+b+cd)x+(a+b)1995+(-cd)1995值。

  :由题意,得a+b=0,cd=1,|x|=2,x=2或-2.

  所以 x2-(a+b+cd)x+(a+b)1995+(-cd)1995

  =x2-x-1.

  当x=2时,原式=x2-x-1=4-2-1=1;

  当x=-2时,原式=x2-x-1=4-(-2)-1=5.

  三、课堂练习

  1.当a=-6,b=-4,c=10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其中a是有理数,a≠0):

  (1)a2+1>0; (2)1-a2<0;

  四、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a3-b3与(a-b)·(a2+ab+b2)的值:

  2.当a=-5。4,b=6,c=48,d=-1。2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3.计算:

  4.按要求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2)-64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的平方的差.

  5*.如果|ab-2|+(b-1)2=0,试求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课前三分钟小测试中的题目,运算步骤不太多,着重考查学生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三分钟内正确做完15题可算达标,否则在课后宜补充这一类训练.

  2.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第1题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a+b)2=a2+2ab+b2,(a-b)2=a2-2ab+b2,使学生做题目的过程变成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先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请化成小数。

  1又1/252又2/73/817/20

  1又5/124又3/43又7/9

  2、口算

  +1又3/101又3/4-+1/43又3/5-

  1又1/2--7/+1/31/3-

  (1)指名口答

  (2)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的一般考虑方法。

  二、组织练习,强化技能

  1、比较训练。

  小组竞赛:用不同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0又3/4-(3又9/20+)+(-1又2/3)

  (1)分小组进行练习,两组统一策划能够小数完成,另两组统一分成分数完成,看哪一组做得即对又快。

  (2)质疑:为什么第一题中有两个分数,但却统一成小数做比较容易;而第二题中有两个小数,却只能统一成分数后进行计算?

  2、进一步练习:你西黄怎样做就怎样做。

  2又1/6+-1又8/98-(3又2/25+)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评改。

  3、谈话小结,强调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

  4、简便计算。

  (1)教师说明第一次竞赛的不合理性,导出自由竞赛。

  (2)自由竞赛:完成下面题目,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9/16+-(+1又3/7)

  4又9/10-1又8/25-又7/12+(+2又5/12)

  教学过程

  备 注

  A、学生自由完成。

  B、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有不同做法同学可自由板演。

  C、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请学生说明理由。

  (3)质疑:通过以上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要注意观察数据特征,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三、应用练习,形成应用意识。

  谈话导入应用练习。

  解方程:

  2又2/15+X=X-=3又11/20X++5又1/2=1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评改)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有了什么新的知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课堂作业

  1、解方程。

  X+=3又1/-X=2又4/9

  X-(1又2/3+5)=5/12

  2、应用题

  (1)糖厂第一天生产红塘28又3/5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生产吨。两天工生产多少吨?

  (2)一个工程队修筑一条1千米长的公路,第一周修了4又1/3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千米,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学生根据数据特点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这方面还十分的欠缺。所以,今后还要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式题,课本第 38- 39 页的例 1 - 3 ,练习十 1-4题。

  一、复习

  1、口算:

  + 10- × ÷ 6

  1÷4 ÷ - 8 0÷

   × × + 5÷15

  二、新授

(一)、1、 教学例1,讲解“级”的含义。

  2、做一做 第 37 页

  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

  教师讲评。

(二)、教学例3,讲解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

  5×〔(+)÷〕

  三、全课总结(略)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练习十1、2题个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十 4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 3

⑴与的和乘以,积是多少 ?

⑵除以的商,加上与的积,和是多少?

⑶1减去的差,除以与2的积,商是多少?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复习

  1、板书:(1)150- (2)(240+120)(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一)》。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3新课

  教学例1。

  板书:100-(32+)。提问:

  “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带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4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

  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

  “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加了小括号和不括号的位置不同。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之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然后再计算。

  5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一)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6

  课题名称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同级混合运算

  重点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掌握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同级运算的两步式算式的运算顺序的脱式计算”和“初步体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懂得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最简单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乱的问题。

  教学方法

  利用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发现、讨论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映东风小学图书馆的动画,吸引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学生设问题。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②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口述,板书:53-24=29(人),29+38=67(人)

  学生口述,板书:53-24+38=67(人)

  这一种综合算式是怎么想的呢?可以这样列式吗?

  (2)认识混合运算

  请学生观察左边的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求出中午剩下的人数,再去加下午来的人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减法,一个加法;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既含有减法又含有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3)学习书写规范,应用运算规则。

  示范:刚才这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

  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边说明边板书)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和上面对齐,再写出得数(板书)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谈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小结

  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样的收获?

  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除加混合运算教案 篇7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式题,课本第 38- 39 页的例 1 - 3 。练习十 1-4题。

  一、复习

  1、口算:

  + 10- × ÷ 6

  1÷4 ÷ - 8 0÷

   × × + 5÷15

  二、新授

  (一)、教学例1,讲解“级”的含义。

  书本第 37 页

  3、做一做 第 37 页

  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

  教师讲评。

  (三)、教学例3,讲解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

  5×〔(+)÷〕

  三、全课总结(略)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练习十1、2题个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十 4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 3

  ⑴与的和乘以,积是多少 ?

  ⑵除以的商,加上与的积,和是多少?

  ⑶1减去的差,除以与2的积,商是多少?

  数学教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