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4-01-04 18:57:47 教案大全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农艺师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奇异的植物的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嚼、醉、蚌”等生字,会写“园、导”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植物奇异的地方各在哪里。

  【重点难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是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知道的奇异的东西有哪些呢?(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去植物园参观一下,看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奇异的东西。

  二、提出学习要求

  1.自由组合学习小组。

  2.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读通顺。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从文中画出“会认字”和“会写字”。

  3.同桌互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植物。

  4.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5.教师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卡片认读)。

  6.指导写好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上的范字,你认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

  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写好?

  (2)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参观完植物园后,能不能说说你的感想?

  3.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的?小组合作解疑。

  五、课后交流,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把你搜集到的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内展示,互相交流,选出最好的向全班展示。

  二、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异的植物。

  2.从文中找出这几种植物,理解“奇异”的意思。

  3.小组学习,思考: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来。

  (1)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说,选出说得最好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

  (2)师小结。

  4.引导学生理解:同学们见到这些植物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体会这些植物的“奇异”。

  5.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思考:同学们按照什么路线去参观的。

  6.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课堂拓展。

  课文是按同学们参观植物园时行走路线的顺序来写的。在习作中,同学们应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事物。

  三、指导朗读,积累词汇

  1.过渡:同学们见到不同的植物时感受是不一样的,课文分别用了什么词来描写的,请在文中找一找。

  2.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如理解“奇怪”“惊叫”“好奇”等词的意思以及语气的变化。

  3.自由说说你喜欢哪些词语,并记住了哪些词语。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参观完奇异的植物园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小组交流。

  2.自然界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还有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课后找找课外读物,认真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3.你还知道哪些奇异的植物?说给大家听。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2

  一、教学要求

  1、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2、能听清楚别人说的绕口令,并能进行评议。

  二、教材说明

  本课用图给我们展示了同学们相互说绕口令的有趣情境。告诉我们本课口语交际就是分小组互说互评绕口令。

  能快速说清楚绕口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老师和学生都准备一些绕口令,并背下来。

  (二)上课时,先请一个同学上台说绕口令,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评议。评议的重点是说得流利、口齿清楚。

  (三)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或自愿组合,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能快速地说清楚,听清楚,会评议。

  (四)分组说、听、评绕口令。

  (五)评选出绕口令说得最好的.同学给以表扬、奖励。

  四、资料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一种语言游戏。是将声母、韵母或者音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来。因为要说得快,读音容易发生错误,这样可以训练发音的准确和思维的敏捷。

  附:绕口令两则

  小花鼓 藤条和铜铃

  一面小花鼓, 高高山上一条藤,

  鼓上画老虎。 藤条上面挂铜铃。

  宝宝敲破鼓, 风吹藤动铜铃动,

  妈妈拿布补。 风停藤停铜铃停。

  不知是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3

  第七单元 字与拼音(三)ie , üe ,er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 üe 和特殊韵母er 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

  3、认识“写、学、耳”三个汉字的基础上,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 , ü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重点、难点:

  学会三个复韵母ie , üe ,er 和三个汉字。

  课前准备:

  字母卡和汉字卡,抄有音节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这儿有几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来,给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拼音字母b ,p ,m ,f ,d ,t ,n ,l ,j ,q ,x ,y ,w ,ai ,ei ,ui ,ao ,ou ,iu ,全班齐读。)

  2、导入:今天,老朋友还要介绍我们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1,说说图1上有什么?

  2、借助“叶”学习ie的发音。

  (范读,教发音口型,领读,练读,掌握的'发音。)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üe,er的发音。

  4、巩固ie , üe的发音,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5、让学生观察ie , üe ,er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6、学习汉字“写、学、耳”。

  (1)、小老师认读、领读汉字。

  (2)、学生借助拼音学习汉字,练习拼读音节。

  (x---iě---xiě x---ué---xué)

  7、小组内练习拼读以下音节:

  (má què zhuó mù niǎo xǐ què )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卡片认读ie , üe , er 。

  2、练习读er的四声。

  (ēr ér ěr èr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爱家乡的感情。

  3、积累语言并且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教学步骤:

  1、和学生谈话,导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和风景。

  板书课题: 海滨小城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海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城?

  (1——3写了海滨;4——6写了小城)

  3、提问:从整体上讲,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整洁……)

  4、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海滨小城的美丽的?请你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句子划下来,然后读一读,试着读己的'感受。

  5、学习“海滨”这部分:

  (1)学生汇报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教师相机帮助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2)理解:浩瀚 指导朗读: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板书:大海浩瀚天蔚蓝

  (3)理解:镀 换词理解例如:涂 染 图片帮助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人们高兴的心情。板书:贝壳多彩 沙滩

  船队归来 喧闹

  6、教师“海滨”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从大海、天空、云朵、帆船、海鸥、贝壳以及船队的归来感受到了海滨景色的美丽,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是抓住了什么描写这些景物的?(颜色)

  7、小练习: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大海 ( )的天空 ( )的云朵

  ( )的帆船 ( )的军舰 ( )的朝阳

  ( )的鱼 ( )的虾和蟹 ( )的海螺

  8、能不能把这些短语带到文中去读,读出海滨色彩斑斓的美。

  9、学习小城这部分:课文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庭院 花园 街道)

  学生汇报感受深的句子,教师相机帮助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10、出示图片,认识榕树、椰子树、芭蕉树、凤凰树,想象小城被红云笼罩的景象。体会“热闹”(花朵争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板书:庭院树木

  11、想象填充句子:

  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文字投影:

  每逢休息的时候,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教师:这座小城充满了浓浓的祥和的气氛,人们生活在这里真是感到舒适和幸福。(出示图片,感受小城人情的美)

  12、朗读(4——6)自然段,感受小城景美人更美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3、体会故事中人性的善良,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感受人性的善良、坚强。

  教学难点 感受人性的善良、坚强。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行书字帖

  教学过程 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课题,激情导入:

  1、读过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2、带着问题来读课文,要做到正确、通顺。

  二、读课文,划出生字,扫除生字障碍。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同学们,在一个特殊的病房里,发生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病房里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呢?

  2、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四、提出问题

  读课文,你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这是间特殊的病房?特殊在哪里?

  五、合作解决

  1、在文中找出依据,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交流。

  2、在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己的体会。

  六、深入体会

  1、你如果是吉姆:当你身处特殊病房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你清楚地知道窗外是什么,为什么会为病中的大卫描述那么美好的景象?你是怎么想的?当你看到窗外的景象时,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大卫:当你身处特殊病房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受,在病房里你会想什么?

  七、作业

  写一,可以是从得到的体会,也可以是同学之间发生的感人的小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练习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随机指导

  2、小组练习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指导课后习题

  1、指导学生结合课后的讨论交流写片段

  2、汇报交流,并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6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环境 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四)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xx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三、教学结束: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活人一定要活出尊严,就像老师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年轻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

  读前设问: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

  四、集体汇报交流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明确: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

  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用一些有关“尊严”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先让学生准确理解“尊严”这个词,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重要的是能通过本篇课文学会怎样去做人。

  教案示例一

  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活人一定要活出尊严,就像老师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年轻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

  读前设问: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

  四、集体汇报交流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明确: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

  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用一些有关“尊严”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先让学生准确理解“尊严”这个词,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重要的是能通过本篇课文学会怎样去做人。

  教案示例二

  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精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有一位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

  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自学课文和小组讨论情况,适当给予点拨、诱导。

  (四)集体汇报交流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

  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名人的成长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故事?查阅资料后写出来。

  2.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