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参阅。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8个字的书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让学生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要不怕困难,朝着目标努力,才能成功。
重难点、关键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4、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以下蜗牛吗?
2、大家说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吗?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它的故事就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板书课题:蜗牛搬家)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要想了解蜗牛的这段经历,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快读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金光闪闪的星星,想得到吗?这可不容易!只有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才行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第一颗星开始!
(1)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圆圈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出示字词。
woquanqingting
蜗牛蜷曲蜻蜓
tanglangbengque
螳螂甭提喜鹊
youyuyanhama
忧郁燕子蛤蟆
qiunen
小山丘细皮嫩肉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乡得到第一颗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相互正音。注意蜻、蜓、螳、甭是后鼻音;燕子蛤蟆中,子和蟆在词中都读轻声。
②去掉拼音读词。
③齐读生字词。
(3)小结:小朋友们多不简单哪!只一会儿工夫,就顺利地得到了第一颗星,夸夸自己吧!
2、现在我们要乘胜去争取第二颗星。
(1)请小朋友们再来自由轻声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表上序号。
(2)指名汇报读的结果。
(3)大家真不简单,这么多的长句子都读通顺了。你瞧,第二颗星也来表扬我们了!
3、一鼓作气争取第三颗星。
(1)请小朋友再来轻声读课文,要把它读流利。
(2)通过小组复赛、同学互相挑战等不同的形式把课文读流利。
(3)小朋友们多了不起,通过努力拥有了三颗金灿灿的星星,真是学习的小主人!
4、质疑解释。
(1)小朋友们,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小组合作解疑。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蜗牛愿意搬家吗?为什么?
2、从哪些词句看出蜗牛愿意搬家?
3、蜗牛很想搬家,但最后为什么没有搬成?
4、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1)创设情境:蜗牛非常想搬家,但没有搬成,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续编故事。蜗牛的家后来搬成了吗?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巩固会认字读音。
二、记忆字形。
1、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本课的会认字?
2、独立思考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巩固要写的8个字的读音、字形。
2、知道书写。
(1)自主观察8个字的特点。
(2)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全班交流。
(3)范写死丘两个字。
(4)学生临写。
(5)知道评议。
(6)再次练写。
四、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
2.学生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
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小组合作识字:如、以。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4.“提醒专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难点。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发音难点和形近字的区分。同学间互相提醒,达到互助学习。
5.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6.逐段指名读或齐读来再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并在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呢?读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吗?请你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读文:这篇课文应找几位小朋友来读,为什么?(请六名同学来逐自然段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
2.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发对小松鼠的兴趣。)
3.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小松鼠多高兴啊,怎样才会把小松鼠的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4.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自由练读,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饱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读读2、3自然段,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树的关系。
6.可是如果没有了松树,森林,松鼠们会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这些,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来读这样的几句话。
7.学生自由读、同桌配合读、师生评价读。
8.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你大声读读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树迎着蒙蒙细雨挺拔的生长着,那么将来,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描绘未来的松树林美景。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读一读,演一演
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茂盛葱郁的松树林,森林妈妈有了小松鼠这样的爱家小卫士,未来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1.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准备表演。
2.表演课本剧。(可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建立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学生个性化,也避免了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讲解。)
五、巩固识字
1.比一比谁的'果子摘得多?(让学生自主识字,鼓励个性化识记方法。)
2.给生字找朋友。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形,记字音,鼓励个性化识字和创新。)
六、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意、总”两个字中“心字底”的写法。
2.范写“以”、“主”、“总”。
3.学生评老师,引导学生评价老师范写的字。
4.生练写,生生互评,评选“写字王”。
(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1个新部首,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准备:字卡、图画和歌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蜻蜓和蚂蚁》,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课文,多读两遍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 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 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3、烂:(1)松软。烂泥、肉烂了(2)腐烂(3)破碎(4)头绪乱烂糊、烂漫、烂醉如泥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6、脸:(1)头的前部(2)某些物体的前部(3)情面(4)表情扩词:脸蛋、脸皮、脸色、脸面、脸盆、门脸
7、软:左右结构(1)与硬相对。(2)柔和(3)软弱(4)容易被感动扩词:软骨、柔软、软风、心软、软和、软绵绵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字卡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蜻蜓、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字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看谁读得最准确。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一)读第一自然段
1、看来大家复习的很好。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什么季节?(夏天),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悠闲、开心等)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就是这幅图,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了什么?(蜻蜓在夏天逛来逛去、唱着、玩着)。你能说出几个类似“逛来逛去”的词语。(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3、转瞬之间,冬天到了,转瞬快还是慢,(快)怎么读?语速快一些,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转瞬之间,冬天来到了,冬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这一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寒冷)什么是荒凉?人烟少,比较冷清。(出示第二幅图)人烟少,天上下着雪花,风呼呼地吹。
3、此时蜻蜓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痛苦)表情如何?愁眉苦脸
4、你在什么时候愁眉苦脸?(举例说明)那蜻蜓为什么愁眉苦脸呢?(阳光——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再读第四句话。
5、此时它还有一个动作,嘀嘀咕咕。表现一下,再读最后一句,它是跟别人说话吗?低声地自言自语,它嘀咕些什么?(自己想象说)
6、再读这句话,把这句放到这段中再读这段话。
过渡:正当它愁眉苦脸的时候,它遇见谁了?(蚂蚁)
(三)自己默读3---7自然段。回答两个问题:(1)、蜻蜓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1、他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爬)平时大家看见蜻蜓都是飞的?那么文中用“爬”字,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很困难,非常可怜。)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哀求、恳求。)再读一遍。
2、蚂蚁是怎样回答的?“朋友-----------道理吗?”
(1)、小蚂蚁给小蜻蜓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当小蜻蜓逛来逛去时,小蚂蚁干什么?(劳动),冬天小蜻蜓愁眉苦脸的时候,小蚂蚁呢(安乐)。
(2)、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型连起来说一说吗?
因为蜻蜓夏天逛来逛去,所以冬天愁眉苦脸。
因为蚂蚁夏天劳动,所以冬天安乐。
小蚂蚁在夏天都干什么?(劳动。贮存粮食,准备东西)这就是付出劳动。
冬天才能怎样?(享受快乐,幸福生活)这就是他所得到的回报。
比较蜻蜓和蚂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3)、作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蜻蜓知道这个道理吗?知道。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1、“哪有时间劳动呀?”读出后悔之意。
2、最后一段“明年辛勤的劳动。”准备冬天的东西。
(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蜻蜓以后会怎么做?
三、总结
同学们,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会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夏天 逛来逛去 劳动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反问句
冬天 愁眉苦脸 安乐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板书设计:
陀螺
毫无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胜心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 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反思: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