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的乘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分数的乘法》是二期课改教材中六年级第一学期《分数的运算》一节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之后,分数的除法之前的一节内容,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法的基础。但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教材中没有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内容作过详细介绍,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内容,以便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再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观察、归纳得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公办中学的一个普通班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确定及其依据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结合这样的要求,我对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探究,探寻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并利用法则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理解。
虽然教无定法,但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键是要得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法和让学生自主操作和探究的学法进行本节的教学。
三、教学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双基落实知识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探索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出示图片),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即神舟五号飞上了太空,今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又实现了两人多天的飞行梦想。这是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此时提出问题)神五当时在太空飞行的时间是21小时,而神六在太空飞行的时间是神五飞行时间的倍,你能计算出神六在太空飞行的时间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够很快列出算式,那么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乘法》
(说明这里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
为了探索分数的意义和法则,让我们先探索的意义,并观察它的结果。
教学准备:给每个同学准备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3张,表格一张,颜料笔,直尺
教学流程:
引导
操作填表
观察
归纳
“数→形→数”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引导学生探究的意义
(1)先画出,
如图,取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将一边5等分,
取其中4份,涂上黄色。
(2)黄色部分是原正方形的,将“”看成一个总体,再在正方形的另一边3等分,取其中的2份,涂上绿色,显然黄绿色部分就表示
(3)为了求出紫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故考虑延长横向的分割线(启发学生回答)。再从整体观察,正方形被分成了15等份,黄绿色部分占了其中8份,所以结果应是
2.操作填表
采用上述方法,让学生通过绘图计算、,并口述求解过程,(让每一位同学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究中寻找最后的结果),并填好表格。
3.观察
列式
结果
4.归纳:的分析过程和结论,探索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法则,这里,我主要是先让学生表述它的意义和法则,接着老师归纳总结,然后让学生看课本。特别强调用字母表示时分母不能为零,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看书的习惯。
(二)以知识为载体,落实双基。
例题1计算:
(1)(2)
解(1)(2)
说明:选这样的例题主要是给学生讲清通解和优解的问题。即直接应用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然后再把积进行约分,这是通解,对于(2)若先约分再计算则是优解。接着布置4道练习题,有目的的请对于同一道题而采用通解和优解的同学到黑板板演,进而强调先约分的优越性。
练习1:计算: (3)(4)
接着进行变式训练,即把例1中第1小题改成,和问学生该如何计算?
设计说明:这样提出问题,使环节与环节的联系比较自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由学生猜测,讨论并验证从而总结得出整数乘以分数的法则。即把整数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从而化为分数乘以分数,针对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本节课这个地方我主要还是面向全体学生,即要求学生做题时把整数写成分母是 1的分数,等学生熟练后,再不做这样的统一要求,对于出现带分数的乘法,则应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然后安排一组小练习,练习的内容就是上面的三个例题的类型,先出口算题,即让学生把每题的答案直接写在本上,对于个别学生则放宽要求,可以打草稿,然后根据学生做题的具体情况,如果还有学生有困难,则把口算题中的数据改动一下,作为抢答题,再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2题是笔算分必做和选做。选做题主要是照顾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我只报答案,如果学生有困难,课下在单独解决。目的是产生脚印,起到巩固的作用。最后进行统计,归纳有目的的进行个别题的讲解。
练习:
计算:
选做:
口算:
(2)然后把开头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思考:展示图片:这是一架美国最新研制的超音速飞机,它的飞行速度是万千米/小时,而我国最近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飞行速度是它的倍,你能计算出神舟六号在太空的飞行速度吗?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2
一天晚上七点多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我一进去,就直奔文具专柜,兴冲冲地挑选着文具盒。
这时,我突然发现好多文具盒的价格都带有小数,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学过的小数点搬家。正想着,思维却被妈妈的一句话打断了:“你,你跑那么快干嘛?累,累死我了!”啊,我竟然把妈妈给忘了!怪不得她气喘吁吁的,原来在追我呀!
“哦,抱歉妈妈!”我不好意思地说。“没事,你挑好没?”妈妈缓了过来,问道。“还没,不过,妈妈,我能考你一个数学问题吗?”“当然”。我问道:“请问,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得到的数是它的多少倍?”“哈哈,这可难不倒我!”妈妈得意地说,“当然是十倍啦!”“向左移动一位呢?”“是它的十分之一。”“向右移动3位!”“1000倍!”我连环“发炮”,妈妈也不乱阵脚。
“唉,好了好了,妈妈你来出题。”我有些泄气地说。“好。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什么?”妈妈问。“哇,简单!是十分位!”我兴奋地答道。“第二位?”“百分位!”“第三位?”“呃,千分位!”就这样,我和妈妈一问一答,开心极了。
玩了好大一会儿,我有些累了,无意识的低头看了一下表。妈呀,都8点多了!我和妈妈急匆匆地挑了一个文具盒,又去买了一些其它东西,便赶忙回家了。
尽管回去已经很晚了,但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看来,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学数学呀!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3
今天,表姑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切开西瓜,红红的`瓜瓤露了出来,一看就觉得很好吃的样子,我赶紧催促妈妈切开品尝一下。妈妈边说别着急,边切开了西瓜,我赶紧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啊,好甜啊~~~~”就狼吞虎咽的吃了2块,觉得还不过瘾,就又吃了3块,哥哥呢,一口气就吃了6块。吃完西瓜,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哥哥抹了抹嘴问:“咱俩谁吃得多呢?”我说:“我一共吃了5块,你吃了6块,当然你吃得多啦!”哥哥用称赞的眼神看着我,我俩都笑了。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4
今天天气很闷热,好像有一场大暴雨即将到来。正无聊的我突然看到几只蚂蚁,脑袋里瞬间出现一个奇妙的想法:用胶水将蚂蚁困住,蚂蚁们会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摆脱困境呢?
兴致勃勃的我,拿出胶水往门外跑,在屋檐下我发现了蚂蚁大军。我用一根小木棒小心地将它们分开,快速地用胶水将五六只蚂蚁围住。不一会儿被分出的蚂蚁开始从新排队,却发现自己的伙伴被一种不明力量困住,顿时都停下脚步,仿佛期待着伙伴们归队。
被困的蚂蚁在里面急得团团转,不停地寻找出路,它们把每一处胶都碰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可趁之机,只好抱着最后的希望不停地挥动触角向外面的伙伴发出求救信号。外面的.蚂蚁试着碰一下胶水,发现这东西粘糊糊的,根本进不去。于是它们不停地碰一下离开,又换下一只碰一下离开。我实在看不出它们想干什么?突然天空打起了响雷,我只好放弃了观察,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发现胶上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沙子路,原来它们昨天那样一个接一个地碰是在用沙铺路啊!
多么聪明可爱的小生灵啊!为了救出自己的同伴不辞辛苦地运沙子铺路。正是它们团结一心,才会有如此庞大的力量。我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的。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5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既然如此,那么,数学教师能否布置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之类的“数学生活”手记呢?
让学生把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事例、感受或自己的独特想法记录下来,让他们体验到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并且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则,那样的教学必然是呆板而肤浅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这些数学题材哪里来呢?通过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教师则对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炼,就可以成为通俗易懂而又鲜活的例题,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数学思想家”。
通常我感到语文老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作文,和学生的情感沟通是比较多的,那么数学老师如何实现和学生的沟通呢?我觉得除了找学生谈心,找家长了解情况之外,通过文字沟通也许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哪个同学有难题?哪个同学跟不上?哪个同学最近有心事?抑或老师哪里讲得不清楚?……都可以从日记中反馈得到并及时处理解决。
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学要因人而异,这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因人而异是很难的,讲快了,学习底子差的同学跟不上,讲慢了,思维快的同学“吃不饱”。怎么办?通过让学生写数学生活日记,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每次搜索一道趣味题、思考题做做,给老师批改,我想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数学生活日记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还可以鼓励学生读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然后写下读后感等等都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这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6
时间过得多快啊!啊,马上我们复习单元第六条、第七条统计单位、数学广角通过复习本单元的,我更巩固这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我一周的练习,在错误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包含在代码和原则,我没有填满。应填写平均和号码。第二个问题是统计数字,国画,韩国画,我所有的绘画。第三个问题是求平均,这组数字甚至,我没有发现中间的两个数字,找到另一个中间的数字。
这个星期,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也巩固了上周的知识。
今天,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公式,之后,随着学生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把单词“教导”数学公式。
主题如下:“ x()+()=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开始考虑它。上帝啊,这个问题太复杂的权利,光这么久号码是看到人晕眩,如果一个尝试,这是到什么时候?我是不是错了! ! ! !是坐以待毙,或者伪造前方吗?我环顾了一下四周,不料,都在忙,我就五年级数学周记不坐在那边?我的头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我先用复杂的方法来裂纹。所以,我开始仔细地考虑,什么号码,请好好等于一“1”吗?“啊!”我所知道的就是“9 ",9 9不就等于81吗?最后是“1”。那么简单!这是我的聪明的人。它终于让我想起来了,我兴奋地快要哭了,以下是…我性格开朗,灵感,是音乐GuangBoCao颠覆的想法,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的心就像一个沙漠,有什么也不记得了。“唉!煮熟的天鹅,飞走了。“我长叹一声悲伤。我可以带一个,位置,如果我抓破头打断,或理由不出头绪。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我决定把比较危机。在去请教别人。我来到这个闻名ShaoYueHui那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也正在讨论的问题和他人。我去了他和他们一起讨论了起来。ShaoYueHui似乎缺乏信心,低声地说:“我想第一个括号内填入1,第二个括号中以1 - 贫寒人的长子,必做的吗?“我拍了拍他的头,大叫:“对啊!我感到困惑呀”!但我冷静地想了想,这是如此的小托架、不能填写像很多编号喜欢糖葫芦。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但该怎么算?我们困惑和吗?
经过近一又吵架了是激烈的辩论,我们终于明白,其实是那么简单五年级数学周记的题目就是我们自己制造复杂。1除以等于超过8 - 9。这不仅仅是剩下的第二年学到师了吗?但只是转移。现在,每个人都看到,谜底是×8 + 9 = 1。我的心像拨开云雾见春天的到来。放学后,老师告诉我们又来了,我想GeFeng纹丝,英雄所见略同!
数学有惊人的味道有苦,感到失望,兴奋,那里就有欢乐。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7
今天,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垂直与平行,平行的意思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的意思是如果两条线相交成直角,我们称它为垂直。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 垂直于平行的例子。我们每一天走的马路两侧是平行的,如果它们不是平行的话,两条马路就会相交在一起,不能通行了。建造房屋的时候,砖块需要平行的叠上去,如果不是平行的叠砖块,就建不成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就算建成也会很快倒塌。
生活中除了很多平行的现象,垂直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上课用的课桌,坐的椅子,四边都是垂直的。我们看的电视,用的电脑四边也是垂直 的……
看来垂直和平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些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数学现象。
三年级数学周记 篇8
12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放学回来,妈妈问我:“有一本书厚约7毫米,五本这么厚的`书加起来,共约几毫米?”我沉思了片刻,想了想说:“5×7=35(毫米) 答:共约35毫米。”妈妈笑着说:“我的宝贝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