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是实验者在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完整真实地记录、描述某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是整个实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下是:
一、标题
实验报告的标题即实验名称,是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前者如《验证欧姆定律》《“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实验报告》等,后者如《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文教学新思路―“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大豆化学品质检验―蛋白质测定》等。教学中运用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实验报告往往以“实验报告”或“--课程实验报告”等作标题,而将“实验名称”作为内容中的一项。
二、署名和日期
教学中运用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注明实验者的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合作者、日期、地点、实验条件等信息。
三、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要达到的目的。
2. 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介绍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原理、方法等。
3. 实验操作步骤:详细、清晰地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要确保其他人能够按照这些步骤进行实验。
4. 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包括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等。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验证或支持实验目的。
6. 结果与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其意义和可能的原因,指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7. 结论:总结实验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强调实验的意义和贡献。
8. 参考文献:列出在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统一的格式排列。
四、写作要求
1.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2. 实验报告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规范性,要求内容真实、准确、客观、论证严密、充分。
3. 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和排版,确保整体一致性和易读性。
4. 实验报告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科研态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遵循以上写作格式和要求,可以撰写出一份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论证严密、语言简洁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