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为了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专人,于3月18日至3月21日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合作社发展状况
截至今年三月底,我镇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共有15家,主要涉及优质稻、杨梅、中药材、蔬菜、畜禽等骨干产业。有社员286人,带动农户1375多户。其中农民社员268人,占社员总数的%,非农民社员18人。合作社平均社员19人,其中xxxx专业合作社有社员83人,是全镇社员最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合作社规章建设
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均结合实际制定了章程和制度,如财务管理与监督、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社员产品销售、开支审批、财产物资管理、学习培训等。章程制度规范全面的合作社占90%,章程内容完善,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的合作社占60%,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并认真执行的合作社占40%。
(三)合作社资金规模
截至今年三月底,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规模总计5000万元,主要来源于会员出资和社会各界支持。其中,个人出资占比70%,企业出资占比30%。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发展缓慢
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热情。一些地方虽有产业基础,但缺乏引导和组织,没有得到发展。
(二)扶持政策滞后
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
(三)内部运作和管理不规范
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组织松散,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入会、退会没有严格的手续;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会员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低,互助合作的宗旨体现不充分;三是合作社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专项经费,活动开展举步维艰和合作社自身发展任其自生自灭。四是品牌意识较弱,工商注册的少。五是行政色彩较浓。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但有好大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依托政府或部门兴办,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门的领导担任会长或社长。
四、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需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组织领导,提高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完善扶持政策
需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解决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专业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
(三)规范运作和管理
需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运作,提高会员的积极参与度和民主管理程度,充分体现互助合作的宗旨。同时,也需要加强专业管理人才和专项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合作社的持续发展。
(四)强化品牌意识
需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规范运作和管理,强化品牌意识,以推动我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